无线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24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1
本申请公开一种无线通信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电路板具有第一馈电端口;散热件,散热件设置于壳体内,散热件与电路板电连接,散热件的边缘与壳体之间具有净空区域;天线,天线设置于净空区域,且天线位于散热件背离电路板的一侧,天线包括辐射体和接地体,辐射体与接地体连接,辐射体设有第二馈电端口,第二馈电端口与第一馈电端口电连接,接地体与散热件电连接,在垂直于电路板的方向上,天线的正投影位于散热件的正投影之外。该方案能够解决目前无线通信设备的散热性能与无线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无线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无线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无线AP等多种设备,以无线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为例,无线AP主要包括吸顶式和入墙式,吸顶式无线AP一般安装在天花板上,如企业、酒店、商场等营造美观大方的环境;入墙式无线AP主要用来替代房间内的有线网络面板,实现诸如酒店、宿舍、家庭、办公场所等不方便大面积施工的无线覆盖区域的覆盖,而入墙式无线AP设备受空间尺寸的限制,其散热与天线设计无法兼顾一直是设备的痛点。
[0003]目前,随着Wi

Fi6的逐渐普及,无线AP的功耗提升导致入墙式无线AP的散热问题愈发严峻,同时多天线系统对设备空间的要求较高,为了满足使用要求,每个天线需要有一定尺寸的净空区域,这导致入墙式无线AP设备的散热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因此,如何在入墙式无线AP设备的有限空间内兼顾散热性能和无线性能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能够解决目前无线通信设备的散热性能与无线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0007]壳体;
[0008]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馈电端口;
[0009]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散热件的边缘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净空区域;
[0010]天线,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净空区域,且所述天线位于所述散热件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天线包括辐射体和接地体,所述辐射体与所述接地体连接,所述辐射体设有第二馈电端口,所述第二馈电端口与所述第一馈电端口电连接,所述接地体与所述散热件电连接,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方向上,所述天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散热件的正投影之外。
[00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净空区域设置天线,即将天线和散热件采用集成式设计,从而避免二者为实现较好的性能而采用分体式设置导致各自占用的空间较大,无法满足小空间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避免采用分体式设置时影响散热件的散热性能或天线的无线性能;天线包括辐射体和接地体,通过第一馈电端口与第二馈电端口电连接,以使辐射体与电路板电连接,从而为天线进行馈电,进而使辐射体将电磁波通过净空区域向无线通信设备的壳体外传播,与此同时,在垂直于电路板的方向上,天线的正投影位于散热件的正投影之外,即设置于散热件上的天线延伸至散热件之外,以减小散热件对天线造成干扰,从而使天线获得较好的辐射全向性能。另外,接地体与散热件电连接,将散热件作为天线的参考地,从而减少天线与其他结构之间的电磁干扰。由此可知,通过将天线和散热件叠加设置,以减
小二者共同占用的空间,满足小空间的需求,并且,在确保散热件的散热性能的基础上,将散热件作为天线的参考地,从而提高天线的无线性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目前无线通信设备的散热性能与无线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至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无线通信设备在不同视角下的剖视图;
[0013]图4至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局部结构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00

壳体;
[0016]200

电路板;
[0017]300

散热件;
[0018]400

天线、410

辐射体、411

第一辐射部、412

第二辐射部、413

第三辐射部、420接地体、430

阻抗调节枝节、431

第一调节部、432

第二调节部、440

第一天线、450

第二天线、460

第三天线、470

第四天线;
[0019]500

同轴线;
[0020]600

连接件;
[0021]700

屏蔽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其包括壳体100、电路板200、散热件300和天线400。可选地,这里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无线AP。
[0026]壳体100为无线通信设备的基础构件,能够为无线通信设备的其它结构提供安装基础。可选地,壳体100可以为嵌入式86盒,以便于无线通信设备能够适用于较多的使用场景,同时方便无线通信设备的产品定位,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0027]电路板200设置于壳体100内,电路板200具有第一馈电端口,可选地,第一馈电端口可以为接触弹片、SMA接口或I

PEX接口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0028]散热件300设置于壳体100内,可选地,散热件300可以为钣金结构,例如:可以由铝合金、铜等金属材料制成,从而提高散热件300的散热效率,使设置于电路板200上的热源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多地被散出。散热件300与电路板200电连接,可选地,散热件300与电路板200之间可以通过弹片等结构电连接,这里不作具体限制。散热件300的边缘与壳体100之间具有净空区域。
[0029]天线400设置于净空区域,从而确保天线400能够有效的辐射电磁波,且天线400位于散热件300背离电路板200的一侧,以防止电路板200等结构影响天线400的辐射性能。可选地,天线400与散热件300可以采用螺钉连接、铆压、胶粘等多种方式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将散热件300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电路板(200),所述电路板(2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电路板(200)具有第一馈电端口;散热件(300),所述散热件(3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散热件(300)与所述电路板(200)电连接,所述散热件(300)的边缘与所述壳体(100)之间具有净空区域;天线(400),所述天线(400)设置于所述净空区域,且所述天线(400)位于所述散热件(300)背离所述电路板(200)的一侧,所述天线(400)包括辐射体(410)和接地体(420),所述辐射体(410)与所述接地体(420)连接,所述辐射体(410)设有第二馈电端口,所述第二馈电端口与所述第一馈电端口电连接,所述接地体(420)与所述散热件(300)电连接,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200)的方向上,所述天线(40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散热件(300)的正投影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同轴线(500),所述同轴线(5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馈电端口电连接,所述同轴线(5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馈电端口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400)还包括阻抗调节枝节(430),所述阻抗调节枝节(430)的第三端与所述接地体(420)电连接,所述阻抗调节枝节(430)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阻抗调节枝节(430)与所述辐射体(410)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调节枝节(430)包括相连的第一调节部(431)和第二调节部(432),所述第一调节部(431)与所述接地体(420)电连接,所述第二调节部(432)与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部(431)垂直于所述第二调节部(4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410) 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辐射部(411)、第二辐射部(412)和第三辐射部(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郑贤静程世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