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供电电路和可移动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23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1
一种锂电池供电电路和可移动电子设备,锂电池供电电路包括开关模块、降压型稳压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获取锂电池的输出电压,并根据输出电压输出控制信号至开关模块,开关模块根据控制信号使其输出端与降压型稳压模块连接,以对锂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后输出,或者使其输出端直接与锂电池电压的输出端连接,以对锂电池的输出电压直接输出;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升压模块先对锂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后再进行后续降压,提升了锂电池的使用效率,实现成本较低,且提高了后续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设备的续航能力。设备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供电电路和可移动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锂电池供电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供电电路和可移动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提高使用锂电池供电产品的电源转换效率有非常大环保意义。
[0003]手持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可移动电子设备对续航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池技术却没有明显进步。目前,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包括两个方式:
[0004](1)增大电池容量,但是也会增大电子设备的体积;
[0005](2)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例如使用更高转换效率的电源模块,选择更低功耗的芯片。因为体积和成本的限制,一般可移动设备使用单节锂电池,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一般在3.0V

4.2V之间,电压与电量成正相关。而现阶段低成本的IC方案的供电电压一般是3.0V

3.6V,一般用降压模块稳定3.3V供电,一般降压模块都会要求输入输出的电压差满足一定的要求,从数百mV到1V多之间。传统单节锂电池一般采用图1所示方案进行供电,先把锂电池用开关电源升压到5V,然后再使用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供电电路包括:开关模块、降压型稳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锂电池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在降压型稳压模块和所述锂电池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切换连接;所述降压型稳压模块用于对所述开关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所述控制模块与锂电池连接,用于获取锂电池的输出电压,并根据输出电压的大小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在所述降压型稳压模块和所述锂电池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进行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压监控单元和开关控制单元;所述电压监控单元与所述锂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压;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压监控单元获取的采样电压与预设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若所述采样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的参考电压时,输出第一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否则,输出第二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其中,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电压监控单元输出的第一信号,将所述锂电池与降压型稳压模块连接,以对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后输出;或者,响应于所述电压监控单元输出的第二信号,将所述锂电池与所述锂电池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以直接输出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监控单元包括: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锂电池,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压监控单元的输出端,电阻R2连接于电阻R3和地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U1、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U3;所述比较器U1的正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电压监控单元的输出端,比较器U1的负输入引脚通过电阻R1连接锂电池,比较器U1的负输入引脚还与稳压二极管U3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U3的阳极接地,稳压二极管U3的控制端与比较器U1的负输入引脚连接,比较器U1的输出引脚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显华彭军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