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17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C插座,其中,包括本体、正极导电柱、与正极导电柱铆压连接的连接引脚、负极静触片以及负极动触片,本体上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前端上设有插孔,正极导电柱、负极静触片以及负极动触片均部分伸入至容纳腔内,正极导电柱朝向连接引脚一端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状态,连接引脚套设在正极导电柱上并与第一限位部相抵;第二状态,正极导电柱形成固定部,连接引脚位于固定部与第一限位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便于铆压固定、连接效果好、正极导电柱不易偏离。正极导电柱不易偏离。正极导电柱不易偏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C插座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DC插座。

技术介绍

[0002]DC插座常用于电子产品上面,通过外部的插头插入,使得DC插座与电子产品内部的电路连接,外部电源通过DC插座连接,从而形成外部供电电路。
[0003]DC插座包括正极导电柱、与正极导电柱铆压连接的连接引脚、负极静触片以及负极动触片,正极导电柱伸入至插座内部为圆柱形,其与插座的插孔为同轴心设置,另一端通过与外部的连接引脚铆接,从而实现一个电气连接效果。但是现有的连接引脚与正极导电柱之间的固定方式,为正极导电柱先与插座固定,然后再进行铆压,在铆压的过程中,正极导电柱与连接引脚之间缺乏定位结构,导致铆压后,正极导电柱的位置发生偏移,同时铆接的连接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DC插座。
[0005]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C插座,其中,包括本体、正极导电柱、与正极导电柱铆压连接的连接引脚、负极静触片以及负极动触片,本体上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前端上设有插孔,正极导电柱、负极静触片以及负极动触片均部分伸入至容纳腔内,正极导电柱朝向连接引脚一端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状态,连接引脚套设在正极导电柱上并与第一限位部相抵;第二状态,正极导电柱形成固定部,连接引脚位于固定部与第一限位部之间。
[0006]采用此种结构设置,通过正极导电柱上设有第一限位部,从而使得连接引脚形成定位固定的效果,然后通过铆压,连接引脚不会发生晃动,影响到实际的铆压效果,同时,正极导电柱也不会发生偏移。
[0007]其中,正极导电柱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容纳腔内壁相抵。
[0008]第二限位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正极导电柱固定的精准度,保证正极导电柱位于容纳腔内的长度。
[0009]其中,容纳腔内壁上设有与定位槽,第二限位部部分嵌入至定位槽内。
[0010]定位槽的设置,使得正极导电柱更好的实现一个定位固定的效果。
[0011]其中,本体外侧壁上设有限位槽,连接引脚穿过限位槽伸出至本体外。
[0012]通过限位槽的设置,使得连接引脚得到一定的定位固定效果,防止发生转动,影响到后期的插拔焊接效果。
[0013]其中,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固定槽以及第二固定槽,负极静触片一端伸入至第一固定槽内,另一端穿过本体伸出至本体外,负极动触片一端伸入至第二固定槽内,另一端穿过本体伸出至本体外。
[0014]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的设置,使得负极静触片与负极动触片之间的固定效果
更佳,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
[0015]其中,第二固定槽上设有隔离块,隔离块位于负极静触片与负极动触片之间。
[0016]隔离块的设置,进一步提高负极静触片与负极动触片之间的电气隔离效果,防止发生爬电现象。
[0017]其中,负极静触片上设有限位支脚,限位支脚与容纳腔内壁相抵。
[0018]限位支脚的设置,进一步提高负极静触片的固定强度,防止发生脱落。
[0019]其中,本体包括后盖以及基座,后盖与基座配合形成容纳腔,正极导电柱与连接引脚的连接处位于后盖上。
[0020]后盖与基座的设置,使得正极导电柱、负极静触片、负极动触片的安装固定更为方便。
[0021]其中,连接引脚上设有泡点,泡点与后盖相抵。
[0022]采用泡点的设置,使得连接引脚更好的实现一个固定效果。
[0023]其中,连接引脚、负极静触片、负极动触片上均设有接线孔。
[0024]接线孔的设置,使得在与线路板焊接过程中,或与导线焊接过程中,更为方便,提高焊接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正极导电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正极导电柱第一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负极静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负极动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
[0032]参照附图1

6所示,一种DC插座,包括本体1、正极导电柱2、与正极导电柱2铆压连接的连接引脚3、负极静触片4以及负极动触片5。
[0033]本体1包括后盖11以及基座12,后盖11与基座12配合形成容纳腔6,此处后盖11与基座12之间可以为过盈插接配合,也可以为超声波熔接焊固定。
[0034]容纳腔6的前端设有插孔61,插孔61供外部的插头伸入,从而实现一个电气连接效果。
[0035]容纳腔6内设有第一固定槽62以及第二固定槽63,第一固定槽62与第二固定槽63具体是后盖11与基座12配合组成。第二固定槽63上设有隔离块631,隔离块631位于负极静触片4与负极动触片5之间。隔离块631的设置,进一步提高负极静触片4与负极动触片5之间的电气隔离效果,防止发生爬电现象。此处隔离块631具体位于后盖11上。
[0036]容纳腔6后端内壁上设有定位槽64,定位槽64的深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此处定位槽64具体与第二限位部22配合。本实施例中,定位槽64具体位于后盖11上。
[0037]后盖11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槽111,限位槽111位于两个凸起之间,从而实现一个
限位固定的效果。
[0038]正极导电柱2为圆柱长条形,正极导电柱2上设有第一限位部21以及第二限位部22,此处第一限位部21、第二限位部22均位于靠近后端一侧上。正极导电柱2的前端用于与插头配合,此处正极导电柱2的前端上还可以设有导向面,提高与插头之间的插拔配合。
[0039]第二限位部22相对于第一限位部21更远离正极导电柱2的后端,即第二限位部22位于正极导电柱2的中间靠后位置上。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22具体为环形结构,第二限位部22的截面尺寸大于正极导电柱2其余位置的尺寸,当正极导电柱2与容纳腔6连接固定时,第二限位部22部分嵌入至定位槽64内,从而实现连接固定效果。
[0040]第一限位部21则是靠近正极导电柱2的后端,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1具体为阶梯槽设置,即正极导电柱2后端尺寸小于第一限位部21的尺寸,从而形成了阶梯槽结构,连接引脚3套设在正极导电柱2的后端,且与第一限位部21相抵,从而实现定位固定的效果。此时即为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为套设安装阶段。
[0041]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引脚3与正极导电柱2连接固定后,通过铆接设备将正极导电柱2的后端进行铆压,从而形成了固定部23,此时连接引脚3位于第一限位部21与固定部23之间,实现了连接引脚3与正极导电柱2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此时即为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为铆接固定阶段。
[0042]连接引脚3第一端与正极导电柱2铆接,另一端穿过限位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正极导电柱、与正极导电柱铆压连接的连接引脚、负极静触片以及负极动触片,本体上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前端上设有插孔,正极导电柱、负极静触片以及负极动触片均部分伸入至容纳腔内,正极导电柱朝向连接引脚一端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状态,连接引脚套设在正极导电柱上并与第一限位部相抵;第二状态,正极导电柱形成固定部,连接引脚位于固定部与第一限位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C插座,其特征在于:正极导电柱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容纳腔内壁相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C插座,其特征在于:容纳腔内壁上设有与定位槽,第二限位部部分嵌入至定位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C插座,其特征在于:本体外侧壁上设有限位槽,连接引脚穿过限位槽伸出至本体外。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