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690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系统。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机器人电连接的充电电极,充电桩本体的前侧面设有充电识别区域,且充电识别区域为前侧面面积的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机器人正逐步代替部分人工的工作。目前,已将机器人广泛应用于餐厅、酒店、医院、商场、公园等各种室内外场景中,提供配送、引导、清洁等服务。通常智能机器人内部会设置可充电电源系统,以为智能机器人的运行提供能源。但是随着智能机器人的长时间运行,电源系统的电量逐渐被消耗,则需要及时为智能机器人充电。一般都设置充电桩为智能机器人充电,在智能机器人识别到充电桩后可以实现自行充电。因此,对充电桩的识别就尤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机器人自动充电方案,一般都采用红外定位技术,在充电座上安装红外发射或接收模块,当机器人的电量低于阈值时,机器人启动自动查找充电座的功能,一般采用沿墙模式或螺旋模式查找,最终实现机器人和充电座的准确对位。但这种方式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在机器人和充电座的结构上安装对应的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并且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功能单一,仅用于机器人和充电座的对位识别,挤占机器人内部有限的空间,增加了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和产品成本。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充电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系统,提高了机器人识别充电桩的成功率,且适合多种机型的机器人充电。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提供一种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机器人电连接的充电电极,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面设有充电识别区域,且所述充电识别区域为所述前侧面面积的50%

80%。
[0008]作为上述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识别区域包括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面和凹面依次交替设置,且所述凹凸结构的所述凹面和所述凸面不等长。
[0009]作为上述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凸结构的所述凸面设有三个,所述凹面设有两个。
[0010]作为上述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所述凸面和所述凹面的连接面倾斜设置,且所述连接面朝向所述凹凸结构的外侧倾斜。
[0011]作为上述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凸结构的所述凹面、所述凸面和所述连接面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反光层。
[0012]作为上述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光层为反光膜,且所述反光膜粘接于所述凹面、所述凸面或所述连接面上。
[0013]作为上述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识别区域还包括滤光件,所述滤
光件罩设于所述凹凸结构外侧。
[0014]作为上述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光件卡接于所述凹凸结构上。
[0015]作为上述充电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识别区域竖直方向的长度设置为150mm

170mm。
[0016]提供一种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充电桩的充电识别区域供机器人识别充电桩的位置,并进入充电桩进行充电,相较现有技术中的红外定位技术,简化了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和产品成本,即本技术可以采用机器人上用于识别障碍物等的扫描部件扫描充电桩本体上的充电识别区域进行充电桩的识别,无需额外设置硬件,充分发挥了机器人上的扫描部件的功能,节约了机器人内部的空间,且充电识别区域相较红外识别装置成本低。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桩的充电识别区域为充电桩本体的竖向前侧面面积的50%

80%,相较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的充电识别区域面积有所增加,解决了由于不同机型的机器人用于识别充电桩的扫描部件安装的位置不同,因此现有的充电桩只能适配单一机型的机器人充电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桩能适合多种机型的机器人充电,且还提高了机器人识别充电桩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凹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识别充电桩的识别图形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识别充电桩的路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充电桩本体;2、充电电极;3、充电识别区域;
[0026]11、前侧面;
[0027]31、凹面;32、凸面;33、连接面;34、滤光件;35、卡接槽;36、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

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针对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充电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在机器人和充电座的结构上安装对应的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并且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功能单一,仅用于机器人和充电座的对位识别,挤占机器人内部有限的空间,增加了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和产品成本的问题扫描部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32]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及充电桩,机器人包括电源系统,在机器人长期运行时,电源系统电量不足,进而会自动行走至充电桩处,充电桩为机器人自动充电。
[00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充电桩本体1上设有用于与机器人电连接的充电电极2,充电电极2用于与机器人电连接,具体地,充电电极2与机器人的电源系统的充电接口电连接,以实现为机器人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上设有用于与机器人电连接的充电电极(2),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面(11)设有充电识别区域(3),且所述充电识别区域(3)为所述前侧面(11)面积的50%

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识别区域(3)包括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面(32)和凹面(31)依次交替设置,且所述凹凸结构的所述凹面(31)和所述凸面(32)不等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的所述凸面(32)设有三个,所述凹面(31)设有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凸面(32)和所述凹面(31)的连接面(33)倾斜设置,且所述连接面(33)朝向所述凹凸结构的外侧倾斜。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可张志龙何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