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永磁无刷电机
,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无刷电机中 多相多极的绕组节距为1槽距的分数槽绕组。
技术介绍
无刷电机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 新型直流电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局限在微型高速驱动电机领域,在中小 型低速大转矩直接驱动系统中也显露其优良特性。无刷电机的绕组通常采用三相 星型绕组,最少的磁极数是2极,对应的槽数最少为6槽,若为4极,则为12 槽等等,即槽数通常是磁极的3 (相数)倍(叶金虎等《无刷直流电动机》,科 学出版社(第一版)1982.1 , pp 17-20);在低速无刷电机系统中,多数釆用多极结 构或多相多极结构,实现低速平稳的大转矩输出。但是,随着磁极和相数的增加, 一定尺寸的电机槽数就增加几倍,受机械工艺的限制,磁极和相数也不能过多, 所以,低速大转矩的特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传统的分数槽绕组的工艺复杂性, 且槽数远大与磁极数,所以分数槽绕组多数在大型水轮发电机中和特殊用途的交 流电机中采用,多数电机都不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无刷电机中的绕组节距为1槽距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速大转矩永磁无刷电机的分数槽绕组,所述绕组的绕组节距为1槽距,双层叠绕,在一个相带内分布Q个串联绕组构成一相绕组,其他相绕组按电机相序依次循环排布;其特征在于,定子铁芯的结构为无槽结构,在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上均匀分布虚槽,该定子铁芯的无槽端面上粘结电机绕组;并且磁极数P、铁芯槽数Z、相数M和在一个相带内分布的串联绕组的个数Q之间满足如下条件:1)当Q为奇数时,铁芯槽数Z=Q×M×K,磁极数P=Z±K;其中Q=1、3、5、7、9、……,相数M=2、3、4、5、6、7、8、9、10、……,K为自然数1、2、3、4、5、……;2)当Q为偶数时,铁芯槽数Z=Q×M×K,磁极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速大转矩永磁无刷电机的分数槽绕组,所述绕组的绕组节距为1槽距,双层叠绕,在一个相带内分布Q个串联绕组构成一相绕组,其他相绕组按电机相序依次循环排布;其特征在于,定子铁芯的结构为无槽结构,在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上均匀分布虚槽,该定子铁芯的无槽端面上粘结电机绕组;并且磁极数P、铁芯槽数Z、相数M和在一个相带内分布的串联绕组的个数Q之间满足如下条件1)当Q为奇数时,铁芯槽数Z=Q×M×K,磁极数P=Z±K;其中Q=1、3、5、7、9、……,相数M=2、3、4、5、6、7、8、9、10、……,K为自然数1、2、3、4、5、……;2)当Q为偶数时,铁芯槽数Z=Q×M×K,磁极数P=Z±2K;其中Q=2、4、6、8、10、……,相数M=2、3、4、5、6、7、8、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国,贾敬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