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球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80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球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构造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有填装入口,所述第一配合部或第二配合部还构造有投掷出口,及储球部件,所述储球部件构造有用于储存破玻器的储球仓,且储球仓贯穿储球部件的两侧,所述储球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配合,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分别用于封闭储球仓,储球部件通过转动带动储球仓分别与填装入口及投掷出口相连通;本储球机构,无需利用弹簧提供预紧力,不仅结构简单、运行顺畅、稳定性高,而且便于操作人员填装破玻器,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球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破玻
,具体涉及一种储球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当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需要采用高喷车对高层建筑物内部进行喷水,以降温灭火,防止火势继续蔓延,但现有的高层建筑物通常都安装有钢化玻璃幕墙和窗户等,对对外界形成了隔离和阻挡,造成外界的消防水柱无法射入室内;因此,在这种需要破坏玻璃的场合,通常需要一种专门用于破坏的钢化玻璃幕墙或窗户的破玻设备,现有的破玻设备通常构造有破玻动力,在使用时,破玻动力驱动破玻器(如破玻球等)抛掷出去,以利用破玻器撞坏玻璃,达到破玻的目的。
[0003]现有的破玻设备通常构造有储球机构,储球机构的储球方式是利用压簧预压储球,向球匣内部填装破玻器,基本成直列式分布,然而这种结构的储球机构,由于需要利用压簧预压,存在结构复杂、稳定差(压簧的预压力与破玻器的数目有关,不稳定,破玻器越多时,压簧被压缩的越多,弹性势能越大)、不便于填装破玻器的问题,此外,受空间影响,储球数量较少,只能适用于只有一个投掷口的破玻设备,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破玻设备中的储球机构,需要利用压簧预压,存在结构复杂、稳定差、不便于填装破玻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储球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运行顺畅、稳定性高,而且便于填装破玻器,主要构思为:
[0005]一种储球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构造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有填装入口,所述第一配合部或第二配合部还构造有投掷出口,
[0006]及储球部件,所述储球部件构造有用于储存破玻器的储球仓,且储球仓贯穿储球部件的两侧,所述储球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配合,储球部件通过转动带动储球仓分别与填装入口及投掷出口相连通。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储球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之间,使得储球部件可以相对于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转动,因为构造有位置固定不变的填装入口和投掷出口、在储球部件构造有储球仓,使得通过储球部件的转动可以顺畅的改变各储球仓与填装入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改变各储球仓与投掷出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转动储球部件的方式使得储球仓与填装入口相连通,从而可以解决向储球仓内填装破玻器的问题,又可以通过转动储球部件的方式使得储球仓与投掷出口相连通,从而可以解决破玻器脱离储球仓的问题;而通过构造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并使得储球部件分别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便利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遮挡储球仓的两端,可以有效防止储球仓中的破玻器在转动的过程中脱出储球仓;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破玻器都可以经由填装入口被填装进储球仓,并可以经由投掷出口投掷出储球仓,不仅结构简单、运行顺畅、稳定性高,而且储球部件可以储存多个
破玻器,更满足市场需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投掷出口构造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上不对应所述填装入口的位置处。以便利用储球部件的转动将破玻器从填装入口转移到对应投掷出口的位置处。
[0008]为更好的实现储球部件与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的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分别构造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且所述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设置有配合空间,
[0009]所述储球部件设置于所述配合空间,且第一配合面与构造于储球部件一侧的第三配合面相配合,第二配合面与构造于储球部件另一侧的第四配合面相配合,
[0010]所述储球仓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三配合面和第四配合面。通过第一配合面与第三配合面的配合、第二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的配合,更有利于在转动的过程中约束储球仓,防止储球仓内的破玻器在转动的过程中掉落。
[0011]优选的,所述填装入口为构造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通孔或构造于第一配合部边缘处的缺口;
[0012]和/或,所述投掷出口为构造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通孔或构造于第一配合部边缘处的缺口;或,所述投掷出口为构造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通孔或构造于第二配合部边缘处的缺口。
[0013]为解决便于连通投掷动力的问题,优选的,所述第一配合部或所述第二配合部还构造有用于连通投掷动力的连通口,且所述连通口对应所述投掷出口。使得当投掷出口转动到对应投掷出口处的位置时,投掷出口也正好对应连通口,使得投掷出口、储球仓、连通口以及投掷动力可以依次连通,从而便于利用投掷动力驱动储球仓内的破玻器从投掷出口投掷出去,以便达到破玻的目的。
[0014]为解决高效储存破玻器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储球部件构造有至少两个所述储球仓,且各储球仓与储球部件回转中心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构造多个储球仓,使得储球部件可以同时储存多个破玻器,通过使各储球仓与储球部件回转中心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各储球仓可以沿储球部件回转中心的圆周方向围成一圈,以便与填装入口及投掷出口相配合,既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减少填装次数,又有利于实现连续供应破玻器和连续投掷破玻器的功能。
[0015]为实现多口投掷的功能,优选的,所述储球部件构造有至少两个所述储球仓,各储球仓分别围成至少两个圈层,每个所述圈层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储球仓,且同一圈层中的各储球仓与储球部件回转中心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6]所述填装入口适配各圈层中的储球仓,且所述投掷出口适配各圈层中的储球仓。在本方案中,通过构造多个圈层的储球仓,且各圈层同心分布,通过使填装入口适配各圈层中的储球仓,使得每个圈层的储球仓都可以与填装入口相配合,可以解决利用填装入口向各圈层中的储球仓内填装破玻器的问题;通过使投掷出口适配各圈层中的储球仓,使得各圈层中的储球仓中的破玻器都可以通过投掷出口投掷出去,解决多口投掷的问题,而采用这样的储球部件,可以解决多口投掷时破玻器的供应问题,有利于实现连续投掷破玻器的功能。
[0017]为解决适配各圈层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填装入口采用的是条孔,且条孔沿储球部件回转中心的径向布置,用于对应各圈层中的储球仓,或,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有至少两个
分别用于对应各圈层中储球仓的填装入口;
[0018]和/或,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有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对应各圈层中储球仓的投掷出口,且所述第二配合部构造有至少两个分别对应各投掷出口的连通口,或,所述第二配合部构造有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对应各圈层中储球仓的投掷出口,且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有至少两个分别对应各投掷出口的连通口。
[0019]为解决储球部件相对于机架转动的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安装的动力设备,所述动力设备与所述储球部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储球部件转动。
[0020]为便于连接于传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或第二配合部构造有传动孔,所述动力设备通过所述传动孔传动连接所述储球部件。
[0021]优选的,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动力设备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储球部件。
[0022]优选的,所述动力设备采用的是电机或气动马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构造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有填装入口,所述第一配合部或第二配合部还构造有投掷出口,及储球部件,所述储球部件构造有用于储存破玻器的储球仓,且储球仓贯穿储球部件的两侧,所述储球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配合,储球部件通过转动带动储球仓分别与填装入口及投掷出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分别构造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且所述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设置有配合空间,所述储球部件设置于所述配合空间,且第一配合面与构造于储球部件一侧的第三配合面相配合,第二配合面与构造于储球部件另一侧的第四配合面相配合,所述储球仓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三配合面和第四配合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相互平行;和/或,所述第一配合部为板状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板状结构,和/或,所述投掷出口构造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上不对应所述填装入口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装入口为构造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通孔或构造于第一配合部边缘处的缺口;和/或,所述投掷出口为构造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通孔或构造于第一配合部边缘处的缺口;或,所述投掷出口为构造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通孔或构造于第二配合部边缘处的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储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裕中张小红徐庆忠顾生锐张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平裕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