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6761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预处理单元;脱氮除磷单元,其与预处理单元相衔接设置,且包括生物处理模组、及与生物处理模组相连接的曝气模组;混凝反应单元,其包括反应模组、用于向反应模组加入药剂的供料模组、与反应模组相连通的分离模组、及与分离模组相连通的污泥收集模组;沉淀单元,其设置在脱氮除磷单元和混凝反应单元之间,且包括沉淀模组,其中沉淀模组分别与生物处理模组、及污泥收集模组相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水处理后的污染物浓度,保证达到排放标准,满足环保要求;另一方面,实现处理系统的模块化、标准化、及集成化,空间利用率高,建设周期短,有效降低成本。有效降低成本。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环境矛盾日益显著,人们逐渐建立了环境资源保护与人类协调发展的理念。
[0003]目前,随着国家加大对社会环境提升的投入力度,在水处理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传统污水处理厂建设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0004]1、材料、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且占地空间大,土地利用率低,导致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不断增加;
[0005]2、污水处理效果差,容易残留悬浮物,且污染物浓度高,导致处理后的污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
[0009]预处理单元,其用于拦截污水中较大悬浮物;
[0010]脱氮除磷单元,其与预处理单元相衔接设置,且包括生物处理模组、及与生物处理模组相连接的曝气模组;
[0011]混凝反应单元,其包括反应模组、用于向反应模组加入药剂的供料模组、与反应模组相连通的分离模组、及与分离模组相连通的污泥收集模组;
[0012]沉淀单元,其设置在脱氮除磷单元和混凝反应单元之间,且包括沉淀模组,其中沉淀模组分别与生物处理模组、及污泥收集模组相连通设置。
[0013]优选地,生物处理模组包括并排且相连通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其中厌氧池与预处理单元通过管道相连接设置,好氧池与沉淀模组通过管道相连接设置,且曝气模组向好氧池内输送空气。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生物处理模组还包括分别连通预处理单元、厌氧池、及沉淀模组的预缺氧池,其中污水自预缺氧池流入厌氧池内,且沉淀模组内的污泥回流至预缺氧池内。这样设置,预缺氧池能够用于去除回流污泥中富含的硝酸盐,以降低或消除硝酸盐对厌氧池释放磷的影响,提高了生化段除磷效果。
[0015]具体的,污水自预处理单元流入预缺氧池的流量与流入厌氧模组的污水流量的比例为2~4:7。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反应模组包括并排且相连通设置的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及第三反应池,其中分离模组通过管道与第三反应池相连接,
且供料模组向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及第三反应池内分别输入反应药剂。这样设置,结构紧凑,且便于安装和实施。
[0017]具体的,供料模组包括PAC药剂制备罐、磁粉罐、及PAM药剂制备罐,其中PAC药剂制备罐、磁粉罐、及PAM药剂制备罐与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及第三反应池一一对应连接。
[0018]优选地,分离模组包括分离池、设置在分离池内的第一斜管、用于收集分离池池底污泥的刮泥机、设置在第一斜管上方并供清水排出的第一溢流堰、及磁回收组件,其中污水自第三反应池进入分离池时,清水能够沿着第一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第一斜管滑至池底,磁回收组件包括设置在分离池与污泥收集模组之间的剪切机、及用于回收污泥中磁粉的磁回收部件,刮泥机收集的污泥依次经过剪切机和磁回收部件并分离出磁粉后流入污泥收集模组。这样设置,能够提高泥水分离效果;同时,实现对污泥中磁粉的回收,以便于重复投入使用,降低成本。
[0019]进一步的,分离池通过管道还与第一反应池相连接设置,刮泥机收集的污泥能够通过该管道回流至第一反应池。
[0020]优选地,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并排设置在沉淀池内的两个污泥斗、设置在污泥斗上方并用于泥水分离的第二斜管、及设置在第二斜管上方的第二溢流堰,其中两个污泥斗内的污泥分别通过管道对应输入预缺氧池和污泥收集模组,污水经过第二溢流堰并通过管道流入反应模组。
[0021]此外,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设备中控室,其中曝气模组、供料模组、及污泥收集模组集成在设备中控室内。
[0022]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3]本技术一方面通过脱氮除磷单元和混凝反应单元的配合,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水处理后的污染物浓度,保证达到排放标准,满足环保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各个功能模组的设置,实现处理系统的模块化、标准化、及集成化,空间利用率高,建设周期短,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生物处理模组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中好氧池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8]图5为图1中分离模组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0029]图6为图1中沉淀模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0]其中:1、预处理单元;g1、第一管道;g2、第二管道;
[0031]2、脱氮除磷单元;20、生物处理模组;200、预缺氧池;201、厌氧池;202、缺氧池;a、潜水搅拌器;203、好氧池;b、微孔曝气器;g3、第三管道;21、曝气模组;210、曝气风机;g4、第四管道;
[0032]3、混凝反应单元;30、反应模组;301、第一反应池;302、第二反应池;303、第三反应池;304、搅拌机;31、供料模组;310、PAC药剂制备罐;311、PAM药剂制备罐;32、分离模组;320、分离池;g5、第五管道;g6、第六管道;g7、第七管道;321、第一斜管;322、刮泥机;c0、电
机;c1、环形传动链;c2、刮刀;323、第一溢流堰;d1、第一流道;d2、第二流道;324、磁回收组件;e0、剪切机;e1、磁回收部件;33、污泥收集模组;330、污泥储存池;f、污泥泵;g8、第八管道;331、污泥处理机;
[0033]4、沉淀单元;40、沉淀模组;400、初级沉淀池;g9、第九管道;401、污泥斗;g10、第十管道;g11、第十一管道;402、第二斜管;403、第二溢流堰;g12、第十二管道;
[0034]5、设备中控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处理单元,其用于拦截污水中较大悬浮物;脱氮除磷单元,其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相衔接设置,且包括生物处理模组、及与所述生物处理模组相连接的曝气模组;混凝反应单元,其包括反应模组、用于向所述反应模组加入药剂的供料模组、与所述反应模组相连通的分离模组、及与所述分离模组相连通的污泥收集模组;沉淀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脱氮除磷单元和所述混凝反应单元之间,且包括沉淀模组,其中所述沉淀模组分别与所述生物处理模组、及所述污泥收集模组相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模组包括并排且相连通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其中所述厌氧池与所述预处理单元通过管道相连接设置,所述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模组通过管道相连接设置,且所述曝气模组向所述好氧池内输送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模组还包括分别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所述厌氧池、及所述沉淀模组的预缺氧池,其中污水自所述预缺氧池流入所述厌氧池内,且所述沉淀模组内的污泥回流至所述预缺氧池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自所述预处理单元流入所述预缺氧池的流量与流入所述厌氧模组的污水流量的比例为2~4: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模组包括并排且相连通设置的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及第三反应池,其中所述分离模组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反应池相连接,且所述供料模组向所述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及第三反应池内分别输入反应药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装式污水处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波孙青青钟远标张一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苏创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