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悬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72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衡悬架及车辆。平衡悬架用于连接车架和位于车架下方的车桥,车架包括两个纵梁,包括横拉杆,横拉杆的另一端与车桥的主减包壳转动连接,横拉杆与主减包壳的安装点为第一安装点,第一安装点与连接有横拉杆的纵梁的距离小于第一安装点与另一个纵梁的距离。横拉杆与车架的安装点设置在其中一纵梁的外侧壁处,而横拉杆与车桥的安装点设置在车桥的主减包壳远离该纵梁的一侧,该连接方式使得横拉杆的两个安装座间距更大,当横拉杆绕着纵梁上的安装点上下摆动时,可使横拉杆位于车桥上的安装点左右位移量更小,且偏移量变小,进而保证了车辆的稳定性以及轮胎的使用寿命也相应的延长。稳定性以及轮胎的使用寿命也相应的延长。稳定性以及轮胎的使用寿命也相应的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悬架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平衡悬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工程车辆的悬架横拉杆因车间宽度限制不能设计的足够长,同时弹性元件行程加大,导致车桥上下跳动时,偏移量过大,影响车辆稳定性以及轮胎使用寿命。
[0003]因此,亟需一种平衡悬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平衡悬架,能够提高车辆稳定性以及轮胎的使用寿命。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平衡悬架,用于连接车架和位于所述车架下方的车桥,所述车架包括两个纵梁,包括:
[0007]横拉杆,所述横拉杆一端与其中一所述纵梁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横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桥的主减包壳转动连接,所述横拉杆与所述主减包壳的安装点为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一安装点与连接有横拉杆的所述纵梁的距离小于第一安装点与另一个所述纵梁的距离。
[0008]作为上述平衡悬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拉杆包括杆身和设置于所述杆身两端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突出于所述杆身的一长侧壁设置,且所述安装座突出于所述杆身的部分朝向与该所述安装座连接的所述车桥或与该所述安装座连接的所述车架设置。
[0009]作为上述平衡悬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安装座相对于所述杆身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与所述杆身的侧壁连接,所述杆身的第一端设置的所述安装座突出于所述杆身的第一侧壁设置,且所述杆身的第一端设置的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与所述杆身的第二侧壁相切设置,所述杆身的第二端设置的所述安装座突出于所述杆身的第二侧壁设置,且所述杆身的第二端的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与所述杆身的第一侧壁相切设置。
[0010]作为上述平衡悬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杆身与所述安装座为一体式结构。
[0011]作为上述平衡悬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突出于所述杆身的部分与所述杆身光顺连接。
[0012]作为上述平衡悬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杆身的厚度与两个所述安装座的厚度相同。
[0013]作为上述平衡悬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关节轴承,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关节轴承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0014]作为上述平衡悬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为阶梯孔,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和所述关节轴承均设置于所述阶梯孔的大孔内,所述关节轴承分别与所述大孔的孔底
壁和所述卡簧抵接。
[0015]作为上述平衡悬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架的外侧壁设置有下支架,所述横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支架转动连接。
[0016]本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能够提高车辆稳定性。
[0017]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平衡悬架用于连接车架和位于车架下方的车桥,车架包括两个纵梁,平衡悬架包括横拉杆,横拉杆一端与其中一纵梁的外侧壁连接,横拉杆的另一端与主减包壳的安装点到未与横拉杆连接的纵梁的距离小于横拉杆的另一端与主减包壳的安装点到与横拉杆连接的纵梁的距离。横拉杆与车架的安装点设置在其中一纵梁的外侧壁处,而横拉杆与车桥的安装点设置在车桥的主减包壳远离该纵梁的一侧,该安装点偏向另外一个纵梁设置,该连接方式使得横拉杆的两个安装座间距更大,当横拉杆绕着纵梁上的安装点上下摆动时,可使横拉杆位于车桥上的安装点左右位移量更小,且偏移量变小,进而保证了车辆的稳定性以及轮胎的使用寿命也相应的延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桥与车架第一视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桥与车架第二视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横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的剖视图。
[0024]图中:
[0025]1、横拉杆;11、杆身;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第一侧壁;114、第二侧壁;12、安装座;13、关节轴承;14、卡簧;
[0026]100、纵梁;101、下支架;200、车桥。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1]针对现有技术中极限工况下会导致横拉杆与车架以及车桥产生干涉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车辆包括车架、车桥200和平衡悬架,平衡悬架分别与车架以及车桥200连接,车架包括两个纵梁100,平衡悬架包括横拉杆1,其中横拉杆1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和车桥200连接,横拉杆1在车里受到较大的震动后能够避开车架和车桥200的干涉位置,防止横拉杆1变形断裂。
[0032]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横拉杆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纵梁100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横拉杆1的另一端与车桥200的主减包壳远离该纵梁100的一侧转动连接,横拉杆1的另一端与车桥200的主减包壳转动连接,横拉杆1与车桥200的安装点为第一安装点,第一安装点与连接有横拉杆1的纵梁100的距离小于第一安装点与另一个纵梁100的距离,横拉杆1包括杆身11和安装座12,安装座12突出于杆身11的一长侧壁设置,且安装座12突出于杆身11的部分朝向与该安装座12连接的车桥200或与该安装座1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悬架,用于连接车架和位于所述车架下方的车桥(200),所述车架包括两个纵梁(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拉杆(1),所述横拉杆(1)一端与其中一所述纵梁(100)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横拉杆(1)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桥(200)的主减包壳转动连接,所述横拉杆(1)与所述主减包壳的安装点为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一安装点与连接有横拉杆(1)的所述纵梁(100)的距离小于第一安装点与另一个所述纵梁(100)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1)包括杆身(11)和设置于所述杆身(11)两端的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突出于所述杆身(11)的一长侧壁设置,且所述安装座(12)突出于所述杆身(11)的部分朝向与该所述安装座(12)连接的所述车桥(200)或与该所述安装座(12)连接的所述车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座(12)相对于所述杆身(1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安装座(12)的侧壁与所述杆身(11)的侧壁连接,所述杆身(11)的第一端(111)设置的所述安装座(12)突出于所述杆身(11)的第一侧壁(113)设置,且所述杆身(11)的第一端(111)设置的所述安装座(12)的侧壁与所述杆身(11)的第二侧壁(114)相切设置,所述杆身(11)的第二端(112)设置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孙绍新邱照强
申请(专利权)人: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