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光栅退火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光纤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光栅退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纤光栅(FBG)是一种在光纤激光、光通信、光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的光无源器件,目前较为常见的相位掩模法在制作FBG前,往往需要提升其光纤光敏性。常温高压载氢增敏技术因价格低廉和操作简单而被大量应用,其基本原理为高压氢气均匀扩散到光纤的包层和纤芯中,与锗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入射光的相干图样写入纤芯并产生纤芯轴向的折射率周期变化,纤芯中的氢分子发生反应形成Ge
‑
OH和Ge
‑
H键等化学键和缺陷中心,从而形成光纤光栅。通过载氢刻写的光纤光栅,光刻后的光纤存在残余氢分子形成的Ge
‑
OH键等,导致光栅光学特性的不稳定,在实际应用层面上这种不稳定性将导致光栅无法进行长期稳定使用。为了提高光纤光栅的稳定性,高温退火的方法被普遍适用,高温退火后可清除光纤中未反应的氢分子,破坏不稳定的Ge
‑
OH和Ge
‑
H键,达到使光纤光栅稳定的效果。r/>[0003]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光栅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座体和由所述座体围合形成的开口区域;所述座体用以固定光纤光栅;加热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加热体和支撑体;和运行机构,与所述支撑体连接设置,用以带动所述支撑体及所述加热体朝所述开口区域运动;其中,在所述光纤光栅固定于所述座体时,所述光纤光栅的一部分悬空设置于所述开口区域;在所述运行机构带动所述支撑体及所述加热体朝所述开口区域运动时,所述加热体能够伸入所述开口区域以对所述光纤光栅悬空设置于所述开口区域的部分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光栅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运行机构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开口区域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方向;所述运行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支撑体及所述加热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在所述运行机构带动所述支撑体及所述加热体朝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运动时,所述加热体能够伸入所述开口区域,以对所述光纤光栅悬空设置于所述开口区域的部分进行加热;在所述运行机构带动所述支撑体及所述加热体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加热体能够远离所述开口区域,以停止对所述光纤光栅悬空设置于所述开口区域的部分进行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光栅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基板主体部,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与所述基板主体部连接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及所述第二延伸部围合形成所述开口区域;和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背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部背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将所述光纤光栅中需要退火处理的部分定义为待热处理部,将所述待热处理部的两个端部分别定义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以夹持所述光纤光栅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以夹持所述光纤光栅的所述第二端部,使得所述光纤光栅的所述待热处理部能够悬空设置于所述开口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光栅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用以支撑所述光纤光栅的所述第一端部放置;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能够围合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用以容纳所述光纤光栅的所述第一端部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呈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面用以向所述光纤光栅的所述第一端部施加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面的作用力,所述第二夹持面用以向所述光纤光栅的所述第一端部施加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面的作用力;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包括第三夹持面,所述第四夹持部包括第四夹持面;所述第三夹持面用以支撑所述光纤光栅的所述第二端部放置;所述第三夹持面与所述第四夹持面能够围合形成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用以容纳所述光纤光栅的所述第二端部放置;在所述第三夹持部与所述第四夹持部呈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三夹持面用以向所述光纤光栅的所述第二端部施加朝向所述第四夹持面的作用力,所述第四夹持面用以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勇,古杨,冷卓燕,张慧,杨康,黄中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