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力5G虚拟专网的终端智能接入认证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5G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力5G虚拟专网的终端智能接入认证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通信网作为支撑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保证了各类电力业务的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随着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的高弹性电网建设,海量设备需要实时监测或控制,信息双向交互频繁,现有光纤覆盖建设成本高,运维难度大,亟需将无线通信技术融入高弹性电网建设。
[0003]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网络切片是5G通信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在运营商网络实现端到端物理及逻辑隔离,支持mMTC、eMBB、URLLC场景,其通信特点与电力需求高度契合,为电网各类业务的安全、灵活、可靠接入提供了有效的手段。5G系统引入网络切片技术,通过对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构建电力5G虚拟专网,可实现电力各业务承载间相互隔离,并能满足不同业务的不同网络性能需求。
[0004]电网业务种类繁多,不同业务场景对安全隔离、网络带宽、时延、可靠性等需求的差异较大,随着调度控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力5G虚拟专网的终端智能接入认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G虚拟专网包括一个业务侧和多个目标服务侧,业务侧和一个目标服务侧通过一个网络切片连接,通过以下步骤对目标服务侧接收的终端进行认证管理,具体包括:获取业务侧在当前时刻所批量接入电力终端的终端路径标签,对电力终端的终端路径标签认证后归类得到多个认证电力集合,根据认证电力集合内每个电力终端的终端属性得到目标网络切片的第一负荷信息;对目标网络切片在业务侧已经接入的所有电力终端进行归类得到已接电力集合,根据已接电力集合内所有电力终端的终端属性得到目标网络切片的第二负荷信息;若所述第一负荷信息和第二负荷信息之和与目标网络切片的预设负荷信息相差小于预设值,则对已接电力集合和认证电力集合中的电力终端按照终端属性进行排序得到融合管理集合;基于预设负荷信息、融合管理集合内每个电力终端的属性信息对所述融合管理集合进行划分得到第一管理集合和第二管理集合;若判断其它目标网络切片中存在冗余的负荷信息,则将其它目标网络切片作为中转网络切片、中转网络切片所对应的目标服务侧作为中转服务侧;将所述第一管理集合内的电力终端通过所述目标网络切片与目标服务侧进行连接,将所述第二管理集合内的电力终端通过所述中转网络切片、中转服务侧与目标服务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5G虚拟专网的终端智能接入认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业务侧在当前时刻所批量接入电力终端的终端路径标签,对电力终端的终端路径标签认证后归类得到多个认证电力集合,根据认证电力集合内每个电力终端的终端属性得到目标网络切片的第一负荷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批量接入电力终端中每个终端路径标签的目标服务端,获取目标服务端预先下发的白名单;基于所述白名单对终端路径标签为目标服务端的电力终端进行认证,若白名单认证通过,则将相应的电力终端归类为认证电力集合,每个认证电力集合与一个目标服务端相对应;统计认证电力集合中每个电力终端的终端属性信息的传输负荷信息,得到第一负荷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5G虚拟专网的终端智能接入认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负荷信息和第二负荷信息之和与目标网络切片的预设负荷信息相差小于预设值,则对已接电力集合和认证电力集合中的电力终端按照终端属性进行排序得到融合管理集合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已接电力集合和认证电力集合中每个电力终端的终端属性的传输权重值信息;基于所述传输权重值信息对已接电力集合和认证电力集合中的所有电力终端进行一次降序排序得到一次排序结果;依次提取具有相同传输权重值信息的所有电力终端,按照传输负荷信息进行二次升序排序得到融合管理集合;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第一负荷信息和第二负荷信息之和,其中, 为第一负荷信息和第二负荷信息之和, 为统计认证电力集合中第 个电力终端的传输负荷信息, 为统计认证电力集合中电力终端的上限值,为已接电力集合中第个电力终端的传输负荷信息,为已接电力集合中电力终端的上限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5G虚拟专网的终端智能接入认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负荷信息、融合管理集合内每个电力终端的属性信息对所述融合管理集合进行划分得到第一管理集合和第二管理集合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融合管理集合内每个电力终端的属性信息中的传输负荷信息;对融合管理集合内每个位置的电力终端的所有前置电力终端以及其自身的传输负荷之和进行计算,得到每个电力终端的前置负荷总和;确定与所述预设负荷信息最接近的前置负荷总和所对应的电力终端作为分隔电力终端;统计融合管理集合中分隔电力终端及其前面的所有电力终端得到第一管理集合,统计融合管理集合中分隔电力终端后面的所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兰馨,凌芝,周旭光,徐阳洲,黄红兵,聂思琦,卢杉,陈荣君,范超,段光,李忠平,杨鸿珍,史俊潇,纪道清,宋晓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旭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