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159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通过采用场域传感网、近域覆盖网、广域回传网和骨干网搭建的通讯网络,降低了通讯成本,且具有较高的通讯质量,信号覆盖范围广。信号覆盖范围广。信号覆盖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输电线路异构融合组网的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我国架空输电线路多、分布点多而广,尤其西部地区特高压输电线路全线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沿线草原、林区、保护区分布广泛,气候环境及地理环境恶劣,生态环保要求高。部分线路经过无人区,线路走廊内基本无公网信号覆盖,线路上OPGW光缆开口较少,且无多余缆芯,线路运检极为困难。目前急需解决输电线路设备本体监测、线路精细化巡视、通道可视化、灾情评估等业务数据的传输需求,同时需要解决巡线人员相互之间及时通信问题,实现线路状态及通道环境多维感知诊断,隐患异常自主预警及故障实时告警,保障巡线人员安全。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通信方案一般有:
[0004]1、无线4G公网:由于输电线路杆塔架高一般高于公网基站天线高度,根据天线特性容易导致背瓣形成对空的重叠覆盖和弱覆盖,造成信号中断、乒乓切换和邻区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而运营商部署和优化4G网络时,重点保证对地覆盖的信号强度(楼宇穿损及室内覆盖等)和网络关系(邻区关系、切换策略等),协调对空信号质量优化困难。
[0005]2、无线5G公网:由于网络建设成本较高,目前大部分输电线路区域尚未纳入运营商近期5G网络建设规划中,即便已有5G公网覆盖亦存在上述类似4G公网的问题。
[0006]3、光纤有线方式:通信容量大、抗电磁干扰强、可采用成熟的光纤系统,但是如果在输电线路现有OPGW光纤开通大量接口,会降低电力输电线路运行稳定性,因此线路上OPGW光缆开口一般较少。此外,OPGW光纤接头跨距大,仍需将中间无光纤开口杆塔节点设备依靠无线设备汇聚,铺设从光纤接入节点杆塔到变电站的光缆代价大,施工周期长,光纤的切断和接续需要复杂的操作、设备和技术;质地脆,机械强度差,容易受外力破坏或动物咬断,巡维困难。
[0007]4、微波通信:微波抗阻挡、多径干扰能力一般,作为视距通信的一种方式,适用于点对点定向通信,很难满足无人机巡检业务场景。
[0008]5、卫星通信资费方面比较昂贵,可提供的带宽较低,但是具有全覆盖的特点,在光纤、无线专网、无线公网均不适合的窄带应用场合才会考虑。
[0009]因此,急需一种低成本、可靠程度较高的能够解决输电线路沿线无线信号对空覆盖质量不足以及无信号覆盖问题的通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以提供一种低成本、可靠程度较高的能够解决输电线路沿线无线信号对空覆盖质量不足以及无信号覆盖问题的通信方案。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0013]场域传感网、近域覆盖网、广域回传网和骨干网;
[0014]其中,所述场域传感网用于通过网关设备获取目标范围内的窄带数据和可视化宽带数据,将采集到的所述窄带数据和可视化宽带数据发送至所述近域覆盖网;
[0015]所述近域覆盖网覆盖N个场域传感网,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近域覆盖网内设置有M个第一自组网设备,所述M的值不小于3,所述第一自组网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网关设备的回传数据、以及无人机的巡检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网关设备的回传数据以及无人机的巡检视频数据发送至所述广域回传网;
[0016]所述广域回传网覆盖X个近域覆盖网,所述X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广域回传网中具有X个背靠背方式连接的网桥设备,所述网桥设备用于获取所述近域覆盖网的回传数据,将所述回传数据发送至变电站设备;
[0017]所述骨干网设置于所述变电站设备和监控主站之间,用于实现所述变电站设备和监控主站之间的数据交互。
[0018]可选的,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网关设备具有:
[0019]窄带通讯网络,所述窄带通讯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获取所述目标范围内的窄带数据,将获取到的窄带数据发送给所述场域传感网所属的近域覆盖网中;
[0020]宽带通讯网络,所述宽带通讯网络用于通过第二自组网设备构建的网络获取所述目标范围内的可视化宽带数据,将获取到的可视化宽带数据发送给所述场域传感网所属的近域覆盖网中。
[0021]可选的,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二自组网络构建的通讯网络为Mesh网络。
[0022]可选的,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近域覆盖网中具有至少两条自组网回传链路,每条自组网回传链路不高于预设跳节点,每条自组网回传链路内包括多个第一自组网设备,所述第一自组网设备设置于杆塔节点上,同一条自组网回传链路内的第一自组网设备的通讯半径大于预设距离,以实现所述第一自组网设备之间的间隔通信。
[0023]可选的,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自组网设备上具有无人机通讯模块,用于与其通讯范围内无人机进行数据交互。
[0024]可选的,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自组网设备的通信距离不小于3KM,所述网桥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不小于30KM。
[0025]可选的,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骨干网为由光纤搭建的5G网络。
[0026]可选的,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变电站设备采用5G一体化基站部署本地网络。
[002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场域传感网、近域覆盖网、广域回传网和骨干网;其中,所述场域传感网用于通过网关设备获取目标范围内的窄带数据和可视化宽带数据,将采集到的所述窄带数据和可视化宽带数据发送至所述近域覆盖网;所述近域覆盖网覆盖N个场域传感网,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近域覆盖网内设置有M个第一自组网设备,所述M的值不小于3,所述第一自组网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网关设备的回传数据,并将所述回传数据发送至所述广域回传网;所述广域回传网覆盖X个近域覆盖网,所述X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广域回传网中具有X个背靠背方式连接的网桥设备,所述网桥设备用于获取所述近域覆盖网的回传数据,将所述回传数据发送至变电站设备;所述骨干网设置于所述变电站设备和监控主站之间,用于实现所述变电
站设备和监控主站之间的数据交互。上述通讯网络通过采用场域传感网、近域覆盖网、广域回传网和骨干网搭建的通讯网络,降低了通讯成本,且具有较高的通讯质量,信号覆盖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场域传感网的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近域覆盖网的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广域回传网的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场域传感网、近域覆盖网、广域回传网和骨干网;其中,所述场域传感网用于通过网关设备获取目标范围内的窄带数据和可视化宽带数据,将采集到的所述窄带数据和可视化宽带数据发送至所述近域覆盖网;所述近域覆盖网覆盖N个场域传感网,所述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近域覆盖网内设置有M个第一自组网设备,所述M的值不小于3,所述第一自组网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网关设备的回传数据、以及无人机的巡检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网关设备的回传数据以及无人机的巡检视频数据发送至所述广域回传网;所述广域回传网覆盖X个近域覆盖网,所述X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广域回传网中具有X个背靠背方式连接的网桥设备,所述网桥设备用于获取所述近域覆盖网的回传数据,将所述回传数据发送至变电站设备;所述骨干网设置于所述变电站设备和监控主站之间,用于实现所述变电站设备和监控主站之间的数据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设备具有:窄带通讯网络,所述窄带通讯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获取所述目标范围内的窄带数据,将获取到的窄带数据发送给所述场域传感网所属的近域覆盖网中;宽带通讯网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盖平赵训威白杰李帅吴庆章灵芝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