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制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624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制粉装置,包括研磨桶,所述研磨桶底部为锥形结构,且顶部为开口,所述研磨桶顶面开设有安装凸台,所述研磨桶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研磨桶顶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连接有两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研磨桶内部连通,所述顶盖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研磨电机,所述研磨桶外侧设置有若干支腿。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通过设置研磨内胆和转动块以及转动辊,能够在一个工作仓内对原料进行多层次研磨加工使其研磨效果更好,并且通过设置转动的研磨内胆,能够使在研磨的过程中通过转轴和研磨内胆双向力可以使物料研磨的更加充分,研磨效果更好。研磨效果更好。研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制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石墨烯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石墨烯制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是一种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0003]现有的石墨烯制粉装置,在使用时结构复杂,在制粉过程中采用多个加工仓对其进行逐步研磨制粉,容易导致粉末在多个加工仓内残留,容易使原料浪费,并且长时间的粉末堆积,也容易造成研磨质量下降,影响制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石墨烯制粉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研磨内胆和转动块以及转动辊,能够在一个工作仓内对原料进行多层次研磨加工使其研磨效果更好,并且通过设置转动的研磨内胆,能够使在研磨的过程中通过转轴和研磨内胆双向力可以使物料研磨的更加充分,研磨效果更好。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石墨烯制粉装置,包括研磨桶,所述研磨桶底部为锥形结构,且顶部为开口,所述研磨桶顶面开设有安装凸台,所述研磨桶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研磨桶顶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连接有两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研磨桶内部连通,所述顶盖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研磨电机,所述研磨桶外侧设置有若干支腿;所述研磨桶内连接有研磨内胆,所述研磨内胆为圆柱形空腔结构,且顶部为开口,所述研磨内胆外侧靠近顶部位置连接有与安装凸台配合的连接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连接凸台转动配合,所述研磨内胆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研磨电机的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转轴外侧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研磨球,所述转动辊上方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所述转轴进行连接,所述转动块的底部与所述转动辊顶部之间连接有轴承,所述转动块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研磨块,所述研磨内胆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研磨块和第二研磨球配合的第二研磨块和第二研磨球。
[0007]采用上述一种石墨烯制粉装置,装置在使用时,将该装置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将物料从进料管内加入,然后启动所述研磨电机,研磨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转动块和转动辊进行转动,通过第一研磨块和第二研磨块配合对物料进行初次研磨,将其研磨成小块,在研磨过程中通过螺纹状的若干第一研磨块能够使物料边研磨边向下移动,然后通过第一研磨球和第二研磨球对物料进行第二次研磨,使其研磨更加充分,研磨后的物料经过通孔进入到研磨桶底部的锥形结构内,最后由出料管向外排出。
[0008]作为优选,所述研磨内胆内壁靠近顶部位置连接有内齿圈,所述转轴外侧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设置在所述转动块上方,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内齿圈之间通过传动轮进
行连接,所述传动轮通过连接轴与所述顶盖底部进行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块为圆台形结构,且上小下大连接在转轴外侧,所述转动辊的直径与所述转动块的底面直径相同。
[0010]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第一研磨块呈螺旋状连接在所述转动外侧,若干所述第一研磨球同样呈螺旋状连接在所述转动辊外侧。
[0011]作为优选,所述研磨内胆和所述连接凸台一体成型。
[0012]作为优选,所述研磨内胆外侧靠近底部位置与所述研磨桶内壁之间还连接有稳定环,所述稳定环外侧与所述研磨桶内壁之间连接,所述稳定环内壁与所述研磨内胆外侧转动配合。
[0013]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通过设置研磨内胆和转动块以及转动辊,能够在一个工作仓内对原料进行多层次研磨加工使其研磨效果更好,并且通过设置转动的研磨内胆,能够使在研磨的过程中通过转轴和研磨内胆双向力可以使物料研磨的更加充分,研磨效果更好,并且该装置内只设置一个研磨电机,其能效更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研磨内胆传动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0]1、研磨桶;101、出料管;102、安装凸台;2、顶盖;3、研磨电机; 4、进料管;401、防尘盖;5、支腿;6、转轴;7、转动块;701、第一研磨块;8、轴承;9、转动辊;901、第一研磨球;10、第二研磨块;11、第二研磨球;12、研磨内胆;1201、通孔;1202、内齿圈;1203、连接凸台; 13、主动轮;14、传动轮;15、连接轴;16、稳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制粉装置,包括研磨桶1,研磨桶1底部为锥形结构,且顶部为开口,研磨桶1顶面开设有安装凸台102,研磨桶1底部连接有出料管101,研磨桶1顶部连接有顶盖 2,顶盖2顶部连接有两个进料管4,进料管4与研磨桶1内部连通,顶盖 2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研磨电机3,研磨桶1外侧设置有若干支腿5;研磨桶1内连接有研磨内胆12,研磨内胆12为圆柱形空腔结构,且顶部为开口,研磨内胆12外侧靠近顶
部位置连接有与安装凸台102配合的连接凸台 1203,安装凸台102与连接凸台1203转动配合,研磨内胆12内设置有转轴6,转轴6的一端与研磨电机3的输出端进行连接,转轴6外侧设置有转动辊,转动辊9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研磨球901,转动辊9上方设置有转动块7,转动块7与转轴6进行连接,转动块7的底部与转动辊顶部之间连接有轴承8,转动块7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研磨块701,研磨内胆12 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研磨块701和第二研磨球11配合的第二研磨块10和第二研磨球11。
[0023]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研磨内胆12内壁靠近顶部位置连接有内齿圈 1202,转轴6外侧连接有主动轮13,主动轮13设置在转动块7上方,主动轮13与内齿圈1202之间通过传动轮14进行连接,传动轮14通过连接轴15与顶盖2底部进行连接,通过主动轮13和传动轮14以及内齿圈1202 配合能够使研磨内胆12的转动方向与转轴6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其在研磨的过程中能够研磨的更加充分,效果更好。
[0024]转动块7为圆台形结构,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制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桶(1),所述研磨桶(1)底部为锥形结构,且顶部为开口,所述研磨桶(1)顶面开设有安装凸台(102),所述研磨桶(1)底部连接有出料管(101),所述研磨桶(1)顶部连接有顶盖(2),所述顶盖(2)顶部连接有两个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与所述研磨桶(1)内部连通,所述顶盖(2)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研磨电机(3),所述研磨桶(1)外侧设置有若干支腿(5);所述研磨桶(1)内连接有研磨内胆(12),所述研磨内胆(12)为圆柱形空腔结构,且顶部为开口,所述研磨内胆(12)外侧靠近顶部位置连接有与安装凸台(102)配合的连接凸台(1203),所述安装凸台(102)与所述连接凸台(1203)转动配合,所述研磨内胆(12)内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一端与所述研磨电机(3)的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转轴(6)外侧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9)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研磨球(901),所述转动辊(9)上方设置有转动块(7),所述转动块(7)与所述转轴(6)进行连接,所述转动块(7)的底部与所述转动辊顶部之间连接有轴承(8),所述转动块(7)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研磨块(701),所述研磨内胆(12)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研磨块(701)和第二研磨球(11)配合的第二研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会霞赵文辰杨文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烯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