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室筏板的渗漏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6024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室筏板的渗漏治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现场勘验:确定施工范围;S2、止水帷幕:把施工范围向外扩1米的区域确定为维修范围,并在维修范围内进行钻孔,向孔内注入水泥伴侣灌浆料以形成帷幕;S3、帷幕注浆:在维修范围内以梅花形或井字形布局进行取孔,并预埋注浆管,向注浆管内灌入水泥伴侣灌浆料,使水泥伴侣灌浆料流入孔内;S4、填充修复处理:在维修范围内重新取孔,并向孔内注入丙烯酸盐浆料;S5、表面清理:通过粘接胶维修范围表面粘贴一层纤维布,达到经济、美观、施工质量达标的渗漏治理效果。施工质量达标的渗漏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室筏板的渗漏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建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室筏板的渗漏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工程中对地下资源的使用,现代建筑大多都设计有地下室,同时地下室的层数也在日益增加,因此会出现在初期的结构浇筑过程中,由于地下室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周期较长,且经常性遇到夜间施工的情况,导致地下室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不易于管控,容易出现漏振等不利情况,当地下室筏板质量不佳,地下水压增大时就会形成筏板上浮现象。
[0003]地下室筏板结构由于直接面对着地下土层的庞大水压,常规采用降水井和抗拔锚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决,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降水井即可停止,但是会因为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导致浇筑效果差。
[0004]为解决该情况,很多的土建单位选择使用聚氨酯注浆处理的方式,通过聚氨酯材料的发泡效应达到渗漏治理的效果,但是聚氨酯的二次收缩会导致复漏概率的提高。
[0005]因此,针对地下室筏板渗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节省各方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杜绝多次返场的治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达到经济、美观、施工质量达标的渗漏治理效果的用于地下室筏板的渗漏治理施工方法。
[0007]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室筏板的渗漏治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现场勘验:确定施工范围;
[0009]S2、止水帷幕:把施工范围向外扩1米的区域确定为维修范围,并在维修范围内进行钻孔,向孔内注入水泥伴侣灌浆料以形成帷幕;
[0010]S3、帷幕注浆:在维修范围内以梅花形或井字形布局进行取孔,并预埋注浆管,向注浆管内灌入水泥伴侣灌浆料,使水泥伴侣灌浆料流入孔内;
[0011]S4、填充修复处理:在维修范围内重新取孔,并向孔内注入丙烯酸盐浆料;
[0012]S5、表面清理:通过粘接胶维修范围表面粘贴一层纤维布。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S5中,还包括对所述维修范围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凿毛产生的杂物,所述凿毛处理在粘贴纤维布前进行。
[0014]进一步地,所述S3与S4之间具有时间间隔,且时间间隔大于48小时。
[0015]进一步地,在所述S4中,向孔内注入丙烯酸盐浆料的顺序是按照井字形进行。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S3和S4之后均增加封堵处理,封堵处理包括拆掉孔上的注浆嘴,并将孔进行封堵。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封堵处理中,对孔进行封堵采用刚性粉料密封剂。
[0018]进一步地,在所述S4之后进行的封堵处理,与所述S4之间具有大于24小时的时间间隔。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止水帷幕与帷幕注浆相配合,使用水泥伴侣灌浆料在不干扰结构本身的情况下,卸除地下室筏板所直接面对的水压力,从而达到解决渗漏的目的;
[0021](2)在灌浆操作的过程中,水泥伴侣灌浆料能很好地灌入到地下室底板的细微缝隙内,以将注浆孔与注浆孔之间的接缝填堵密实,保证新建的阻水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利用水泥伴侣灌浆料的优异的柔韧性及粘结性能有效的对地下室底板泥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进行凝结加固,提高修复后的使用寿命;
[0022](3)利用丙烯酸盐浆料对地下室筏板结构内部的细微裂缝和毛细空洞填充紧密,起到修复补强的作用;
[0023](4)通过注入的水泥伴侣灌浆料形成的阻水层,与注入的丙烯酸盐浆料形成的防水层配合,形成全新的整面防水体系,有效增强了防水性能,从而达到渗漏治理的目的,防止二次渗漏;
[0024](5)利用粘接胶在施工范围表面粘贴一层纤维布,对施工范围的表面进行覆盖封闭,利用纤维布的防水性能水隔绝进出地下室底板内的水汽;
[0025](6)由于通过取孔进行注浆,本专利技术施工完成的基面不存在除了少量注浆孔外的遗留痕迹,包括浆液痕迹及细微裂缝,保证了美观性;
[0026](7)步骤S1、S2中,通过对地下室进行区块划分后进行注浆,避免了传统工艺因密集注浆处理导致的大面积清理,成本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8]随着建筑工程中对地下资源的使用,现代建筑大多都设计有地下室,同时地下室的层数也在日益增加,在初期的结构浇筑过程中,由于地下室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周期较长,且经常性遇到夜间施工的情况,导致地下室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不易于管控,容易出现漏振等不利情况,当地下室筏板质量不佳,地下水压增大时就会形成筏板上浮现象;
[0029]地下室筏板结构由于直接面对着地下土层的庞大水压,常规采用降水井和抗拔锚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决,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降水井即可停止,但是会因为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导致浇筑效果差;
[0030]为解决该情况,很多的土建单位选择使用聚氨酯注浆处理的方式,通过聚氨酯材料的发泡效应达到渗漏治理的效果,这种方式处理的筏板常常强度偏低,因为聚氨酯材料发泡的瞬间产生的应力较大,多处同时反应时就会对结构产生破坏,使结构更加疏松,导致复漏概率,增加了后期维修的难度,从外观角度来说,注射过聚氨酯材料的地面常常会出现非常多的遗留痕迹,不管是浆液留下的痕迹还是发泡效应产生的细微裂缝都非常多;
[0031]传统工艺施工的结构再遭遇到强水压时,由于本身强度无法承受高强度水压冲击,常常会出现二次渗漏的情况,以致于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多次返场行维修;
[0032]传统工艺在面对地下室筏板大面积上浮时还常采用密集注浆处理,这种处理方式
需要对结构表面进行大工作量的清理工作,经济、时间成本增加。
[0033]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室筏板的渗漏治理方法,能够在不干扰原结构本身的情况下解决因筏板上浮导致的渗漏问题,包括如下步骤:
[0034]S1、现场勘验:
[0035]确定施工范围,为防止在后续注浆时无法控制浆料的流向,需要先判断施工范围内是否有桩基础;
[0036]S2、止水帷幕:
[0037]为防止施工范围未将全部渗透区域覆盖,把施工范围向外扩1米的区域确定为维修范围,并在维修范围内进行钻孔,形成多个第一注浆孔,第一注浆孔的深度应略小于结构板的厚度,同时取孔位置需要尽量避开桩基础,因为桩基础所在区域结构布筋较密,不易进行取孔布局;向第一注浆孔内注入水泥伴侣灌浆料以进行止水帷幕,通过将水泥伴侣灌浆料掺入到水泥净浆中,使水泥能具有水下不分散和早强性能,从而使水泥在水下凝固、形成帷幕,将灌浆料流向控制在维修范围内;
[0038]S3、帷幕注浆:
[0039]在维修范围内以梅花形或井字形布局进行取孔,形成多个第二注浆孔,布局能够增加第二注浆孔之间浆液的重复率,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室筏板的渗漏治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现场勘验:确定施工范围;S2、止水帷幕:把施工范围向外扩1米的区域确定为维修范围,并在维修范围内进行钻孔,向孔内注入水泥伴侣灌浆料以形成帷幕;S3、帷幕注浆:在维修范围内以梅花形或井字形布局进行取孔,并预埋注浆管,向注浆管内灌入水泥伴侣灌浆料,使水泥伴侣灌浆料流入孔内;S4、填充修复处理:在维修范围内重新取孔,并向孔内注入丙烯酸盐浆料;S5、表面清理:通过粘接胶维修范围表面粘贴一层纤维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室筏板的渗漏治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中,还包括对所述维修范围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凿毛产生的杂物,所述凿毛处理在粘贴纤维布前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友邓晓彬郁金珠李春德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固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