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类基液及其制备方法、堵漏剂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5600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基液及其制备方法、堵漏剂及其应用,属于钻井堵漏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再与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能够提高丙烯酸酯类基液的粘度,在保证能够顺利泵入待处理地层的同时,提高了丙烯酸酯类基液在漏失地层中的滞留性,使其不易流失,提高堵漏效果;加入稳定剂,能够提高基液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堵漏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液与引发剂和调节剂混合制备的堵漏剂,在固化后具有优异的抗压能力和承压能力。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基液的粘度能够达到800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酯类基液及其制备方法、堵漏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堵漏
,尤其涉及一种丙烯酸酯类基液及其制备方法、堵漏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井下环境更加复杂,施工难度日益增大,造成井漏等钻井事故频发。井漏会流失大量工作液,污染储层,严重延误施工,甚至还可能引起井喷、井塌等其他重大事故,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在钻井施工作业中,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来预防、治理井漏尤为重要。传统的堵漏方法包括桥接堵漏、水泥浆堵漏、聚合物凝胶堵漏等,但是,桥接堵漏材料形变能力与膨胀能力差,“难架桥”、“易封门”现象突出;水泥浆堵漏极易对油气储层造成污染,在含水底层堵漏时易被地层水稀释,无法保证堵漏施工效果;聚合物凝胶体系作为堵漏材料,对底层漏失通道适应性强,但多数凝胶体系存在抗温能力不足,凝胶强度弱,承受能力差的问题。
[0003]丙烯酸酯类单体在地层中聚合后能够形成长链体型结构,强度高,抗压能力强,逐渐在堵漏材料中受到关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丙烯酸酯类单体直接与引发剂混合后注入漏失地层,但此时丙烯酸酯类堵漏剂的粘度低,在漏失地层中滞留性差,极易流失,进而导致堵漏作业失败,堵漏成功率低。
[0004]因此,如何提高丙烯酸酯类堵漏剂的滞留性,提高其堵漏效果成为现有技术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类基液及其制备方法、堵漏剂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丙烯酸酯类基液具有较好的粘度,在漏失地层中滞留性好,不易流失,由丙烯酸酯类基液制备的堵漏剂固化后抗压强度高、承受能力强,具有优异的堵漏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基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引发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溶液;
[0009](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聚合溶液与稳定剂混合,得到初始液;
[0010](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初始液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得到丙烯酸酯类基液。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1)和(3)中的丙烯酸酯类单体独立地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类引发剂和偶氮类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引发剂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质量比为(0.01~0.03):100。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0~80℃,聚合反应的时间为50~60min。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稳定剂包括对苯二酚或对羟基苯甲醚;所述稳定剂和所述步骤(1)中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质量比为(0.01~0.05):100。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初始液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质量比为(1~9):1。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丙烯酸酯类基液。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堵漏剂,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基液、引发剂和调节剂。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堵漏剂在堵漏领域中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基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引发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聚合溶液与稳定剂混合,得到初始液;(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初始液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得到丙烯酸酯类基液。本专利技术首先将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溶液,再与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能够提高丙烯酸酯类基液的粘度,在保证能够顺利泵入待处理地层的同时,提高了丙烯酸酯类基液在漏失地层中的滞留性,使其不易流失,提高堵漏效果;加入稳定剂,能够提高基液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堵漏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液与引发剂和调节剂混合制备的堵漏剂,在固化后具有优异的抗压能力和承压能力。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基液的粘度能够达到800mpa
·
s,制备的堵漏剂承受最大压力值为22.3KN。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6、对比例1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制备的丙烯酸酯类基液的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基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引发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溶液;
[0024](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聚合溶液与稳定剂混合,得到初始液;
[0025](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初始液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得到丙烯酸酯类基液。
[0026]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各组分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
[0027]本专利技术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引发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溶液。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优选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的质量比优选为100:(10~20):(3~5)。本专利技术将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组成及各组分的质量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得聚合溶液具有更为合适的粘度,进一步提高基液的滞留性,提高其堵漏效果。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引发剂优选包括过氧化类引发剂和偶氮类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引发剂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质量比优选为(0.01~0.03):100,更优选为(0.015~0.025):100,最优选为0.02:100。
[0031]本专利技术将引发剂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质量比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得聚合溶液具有适宜的粘度,进一步提高基液的堵漏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对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引发剂的混合的操作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物料混合的技术方案即可。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优选为70~80℃,更优选为75℃;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优选为50~60min,更优选为55min。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合反应优选在水浴条件下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合反应优选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优选为机械搅拌,所述搅拌的速率优选为100~200rpm,更优选为150rpm。本专利技术将聚合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得聚合溶液具有更为适宜的粘度,进一步提高基液的堵漏效果。
[0034]聚合反应完成后,本专利技术优选将所述聚合反应的产物进行冷却,得到聚合溶液。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冷却优选包括两个阶段。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冷却的第一阶段优选在水浴条件下进行,所述水浴的温度优选为28~35℃,更优选为30℃;所述冷却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类基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引发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聚合溶液与稳定剂混合,得到初始液;(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初始液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得到丙烯酸酯类基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3)中的丙烯酸酯类单体独立地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类引发剂和偶氮类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引发剂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质量比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培志王偲陈靓于浩雨李星辰熊亮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