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92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6
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包括入种管、前壳、传动轴、固定限定环、固定调节限定环、双排取种环、后壳、电动调节限定环,其特征在于:传动轴依次穿过前壳、双排取种环、后壳,并利用键连接带动双排取种环,前壳位于传动轴的前端,并且前壳的前面有一个入种口,入种管与前壳的入种口用胶水进行连接,双排取种环位于传动轴的中部,由传动轴通过键连接进行带动,双排取种环内部分布有取种器,双排取种环外侧有固定限定环、固定调节限定环和电动调节限定环对其进行限位控制,后壳位于传动轴的末端,前壳、后壳、固定限定环和固定调节限定环可以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在一起,电动调节限定环上有步进电机与固定调节限定环的滑轨连接并滑动。滑动。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播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

技术介绍

[0002]排种器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目前,气力式排种器占主导地位,应用最为广泛,但是气力式排种器也存在风机功率消耗大、附属设备繁多、使用操作难度高、维护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不同环境播种的质量不稳定、容易磨损等问题,在国内难以推广;而机械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配套性好,在国内被众多的农民所喜爱;但机械式排种器播种精度低,在不同速度下的适应能力较差,严重制约机器作业稳定性;并且传统机械式精量排种器对待排种子的约束力不足,在振动条件下易使待排种子脱离取种器,导致漏播现象的出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采用轴对称交错布置的双排排种器,大大增加取种环内部的取种器数量,使取种环在相同的转速下能精量排出更多的种子;采用双腔结构,将取种器分为充种腔与排种腔,并利用限位结构对种子进行空间约束,提高该排种器对振动作业的适应性;采用可调节投种口的方法,识别不同转速下的双排取种环的转速的信息传递到步进电机,并做出相应调节,使电动调节限定环上下滑动以达到调节投种口的功能,提高对不同速度的适应能力的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
[0004]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包括入种管1、前壳2、传动轴3、固定限定环4、固定调节限定环5、双排取种环6、后壳7、电动调节限定环8,其特征在于:传动轴3依次穿过前壳2、双排取种环6、后壳7,并利用键连接带动双排取种环6,前壳2位于传动轴3的前端,并且前壳2的前面有一个入种口,入种管1与前壳2的入种口用胶水进行连接,双排取种环6位于传动轴3的中部,由传动轴3通过键连接进行带动,双排取种环6内部分布有取种器,双排取种环6外侧有固定限定环4、固定调节限定环5和电动调节限定环8对其进行限位控制,后壳7位于传动轴3的末端,前壳2、后壳7、固定限定环4和固定调节限定环5可以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在一起,电动调节限定环8上有步进电机与固定调节限定环5的滑轨连接并滑动。
[0005]所述的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取种环的内部取种器为双腔式取种器,且双排取种环内部取种器为轴对称交错布置。
[0006]所述的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种为取种器的投种腔与固定限定环的突起结构形成密闭空间,可对种子进行空间约束。
[0007]所述的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充为取种器内部有引导斜面,可使种子从充种腔引导至投种腔,实现进行引导充种。
[0008]所述的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速为电动调节限定环上的步进电机可根据双排取种环转速进行上下调节投种口,以适应不同排种速度。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轴对称交错布置取种器的方法,大大增加取种环内排
种器的数量,再利用双腔结构,将取种器内的种子分为待清种子与待排种子,并利用限位结构对种子进行空间约束,携带至排种区进行精量排种,最后采用可调节投种口的方法,针对取种环不同速度下的投种位置不同的特性,调节投种口的大小,以实现排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的工作流程分布图,图4是双排取种环,图5是固定调节限定环,图6是电动调节限定环。
[0011]图中:1为入种管、2为前壳、3为传动轴、4为固定限定环、5为固定调节限定环、6为双排取种环、7为后壳、8为电动调节限定环,Ⅰ为充种区、Ⅱ为清种区、Ⅲ为携种区、Ⅳ为投种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3]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包括入种管1、前壳2、传动轴3、固定限定环4、固定调节限定环5、双排取种环6、后壳7、电动调节限定环8,其特征在于:传动轴3依次穿过前壳2、双排取种环6、后壳7,并利用键连接带动双排取种环6,前壳2位于传动轴3的前端,并且前壳2的前面有一个入种口,入种管1与前壳2的入种口用胶水进行连接,种子可以从入种管1进入到排种器内部;双排取种环6位于传动轴3的中部,由传动轴3通过键连接进行带动,双排取种环6内部分布有取种器,取种器为双腔式取种器,可以分为充种腔与投种腔,当双排取种环6转动时,排种器内部的种子会有序地进入充种腔中,并在引导斜面的作用下进入投种腔;双排取种环6外侧有固定限定环4、固定调节限定环5和电动调节限定环8对其进行限位控制,当种子进入清种区,固定调节限定环5的突起结构会对种子顶起,使种子被推至投种腔顶部,达到空间约束的效果;后壳7位于传动轴3的末端,前壳2、后壳7、固定限定环4和固定调节限定环5可以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在一起;电动调节限定环8上有步进电机与固定调节限定环5的滑轨连接并滑动,在识别双排取种环6的转速后,将信息传递到步进电机上,步进电机开始转动并调节投种口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排种速度。
[0014]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工作时,可以分为4个工作过程,第一阶段为充种阶段Ⅰ,传动轴3带动双排取种环6进入充种区,排种器内部的种子有序地进入取种器的充种腔中,此时充种腔中的引导斜面会引导种子快速进入投种腔;第二阶段为清种阶段Ⅱ,传动轴3带动双排取种环6进入清种区,投种腔中的种子会从固定限定环4的平缓限定结构进入到固定调节限定环5的突起限定结构,在突起结构的作用下,投种腔中的种子会被推至投种腔的顶段,在投种腔壁与突起结构的作用下,种子会被约束在投种腔的密闭空间中,而充种腔的种子由于没有约束,在重力的作用下被清出充种腔完成清种;第三阶段为携种阶段Ⅲ,传动轴3带动双排取种环6进入携种区,投种腔的种子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投种腔的前端,以便于减少投种过程中与投种腔后端的接触,此时种子还在投种腔中;第四阶段为投种阶段Ⅳ,传动轴3带动双排取种环6进入投种区,电动调节限定环8的步进电机实时接收到双排取种环6的转速,同时步进电机转动使电动调节限定环8上下滑动,以调节投种口的大小,
实现排种的稳定性,传动轴3带动双排取种环6继续转动,此时固定调节限定环5与电动调节限定环8的限定作用结束,种子在重力作用下,从投种腔中掉落,实现种子的投种。
[0015]本专利技术未尽事宜为公知技术。
[001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种斜充式双排适速精量排种器,包括入种管、前壳、传动轴、固定限定环、固定调节限定环、双排取种环、后壳、电动调节限定环,其特征在于:传动轴依次穿过前壳、双排取种环、后壳,并利用键连接带动双排取种环,前壳位于传动轴的前端,并且前壳的前面有一个入种口,入种管与前壳的入种口用胶水进行连接,双排取种环位于传动轴的中部,由传动轴通过键连接进行带动,双排取种环内部分布有取种器,双排取种环外侧有固定限定环、固定调节限定环和电动调节限定环对其进行限位控制,后壳位于传动轴的末端,前壳、后壳、固定限定环和固定调节限定环可以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在一起,电动调节限定环上有步进电机与固定调节限定环的滑轨连接并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祥陈旭辉解正雄刘研伍景涛许兴时郭坪彧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