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591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中控模块根据外墙板的实际确定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及三脚架的夹角及间距;铺设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铺设最内层的轻质结构混凝土材料,在轻质结构混凝土材料的外表面铺设凝胶材料,在凝胶材料的表面铺设轻质泡沫混凝土材料并对中间层的材料与最内层的材料进行高温压制,在中间层的材料的外表面铺设凝胶材料,在凝胶材料外表面铺设最外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对中间层材料及最外层材料进行高温压制并通过锚固钉使得最外层材料与中间层材料紧密结合,在保证三层材料间的结合更加紧密的同时,使得外墙板能够有效适用于不同的安装需求。于不同的安装需求。于不同的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围护结构体系板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装配式建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外围护结构体系板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要承受多种荷载、收缩变形乃至冻融循环的耦合作用,其不仅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且还需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和防水等功能。当墙体处于承重结构体系中时,墙体还会承受其顶部楼板或屋顶传递下来的荷载、墙体自重、风荷载、甚至地震荷载等的作用,因此外围护结构体系板的构造及材料性能对建筑能耗、室内舒适性和建筑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钢结构相比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是一种轻质、高强、变形性能大的建筑结构型式,对应的外围护结构体系不仅也要轻质,且具有一定强度,而且要与钢框架变形协调。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297943A公开了一种复合气凝胶的承重保温装饰一体化装配式墙体及制备方法,包括以气凝胶材料为保温层,保温层里外分别有承重混凝土和装饰层,同时具备承重、保温和装饰功能的装配式墙体。
[0004]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0005]1、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对外墙板内三层材料的体积进行对应调整造成的外墙板不符合实际需求;
[0006]2、不能根据墙板材料的体积选用对应剂量的凝胶材料粘合剂造成的外墙板三层材料结合不够紧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对外墙板内三层材料的体积进行对应调整造成的外墙板不符合实际需求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0009]步骤s1,中控模块根据外墙板的强度需求、保温性需求及质量需求确定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及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中三脚架的夹角及间距;
[0010]步骤s2,完成对所述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的确定后,铺设所述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
[0011]步骤s3,根据铺设的所述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铺设最内层的轻质结构混凝土材料;
[0012]步骤s4,完成最内层的材料铺设后,在所述最内层的轻质结构混凝土材料的外表
面铺设凝胶材料;
[0013]步骤s5,在所述凝胶材料的表面铺设中间层的轻质泡沫混凝土材料且中间层材料内预埋有锚固钉并在铺设完中间层的材料后对中间层的材料与最内层的材料进行高温压制;
[0014]步骤s6,在中间层的材料的外表面铺设凝胶材料,并在凝胶材料铺设完成后在凝胶材料外表面铺设最外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最外层的材料铺设完成后,对中间层材料及最外层材料进行高温压制并通过锚固钉使得最外层材料与中间层材料紧密结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中设有初始最外层材料体积比Ba0、初始中间层材料体积比Bb0以及初始最内层材料体积比Bc0且中控模块根据Ba0、Bb0和Bc0设有对应的外墙板的初始承重值P0、初始热流失率T0以及初始质量G0,其中,Ba0<1、Bb0<1、Bc0<1且Ba0+Bb0+Bc0=1,在所述步骤s1中,中控模块统计外墙板在实际生产中的承重需求P、热流失率需求T以及质量需求G,将实际需求与对应的初始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初步调节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
[0016]若P0≥P、T0≥T且G0≥G,则不对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进行调节;
[0017]若P>P0,则计算实际承重需求与初始承重值的差值

P并根据差值

P的大小对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进行调节,设定

P=P

P0;
[0018]若T>T0,则计算实际热流失率与初始热流失率的差值

T0并根据差值

T的大小对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进行调节,设定

T=T

T;
[0019]若G>G0,则计算实际质量与初始质量的差值

G并根据差值

G的大小对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进行调节,设定

G=G

G0。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有第一预设承重差值

P1、第二预设承重差值

P2、第一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1、第二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2及第三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3,其中

P1<

P2,1<α1<α2<α3,当P>P0时,中控模块将承重差值

P与预设承重差值

P1及

P2进行比较并根据承重差值

P所处区间判定采用对应调节系数对最外层材料的体积进行调节;
[0021]若

P≤

P1,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采用第一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1对最外层材料的体积进行调节;
[0022]若

P1<

P≤

P2,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采用第二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2对最外层材料的体积进行调节;
[0023]若

P>

P2,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采用第三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3对最外层材料的体积进行调节;
[0024]当所述中控模块应用αi调节最外层材料的体积时,设定i=1、2、3,中控模块将调节后的最外层材料的体积占比设为Ba

,设定Ba

=Ba
×
αi,其中,Ba为调节前的最外层材料的体积占比。
[0025]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模块应用最外层的体积调节系数αi对最外层材料的体积进行调节后,中控模块在保证中间层材料体积比Bb及最内层材料体积比Bc的比值不变的情况下,等比地减小中间层材料体积比Bb及最内层材料体积比Bc,中控模块根据调节后的中间层材料体积比及最内层材料体积比进一步检校外墙板的热流失率需求及质量需求;
[0026]当中间层的材料体积占比降低时,所述中控模块重新确定该外墙板的初始热流失率并将其设为T0

,中控模块将重新设定的初始热流失率T0

与实际热流失率需求T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是否降低中间层的材料体积占比;
[0027]若T0

≥T,则中控模块将中间层材料的体积占比降低为对应值;
[0028]若T0

<T,则中控模块判定不能降低中间层材料体积占比,仅降低最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中控模块根据外墙板的强度需求、保温性需求及质量需求确定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及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中三脚架的夹角及间距;步骤s2,完成对所述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的确定后,铺设所述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步骤s3,根据铺设的所述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铺设最内层的轻质结构混凝土材料;步骤s4,完成最内层的材料铺设后,在所述最内层的轻质结构混凝土材料的外表面铺设凝胶材料;步骤s5,在所述凝胶材料的表面铺设中间层的轻质泡沫混凝土材料且中间层材料内预埋有锚固钉并在铺设完中间层的材料后对中间层的材料与最内层的材料进行高温压制;步骤s6,在中间层的材料的外表面铺设凝胶材料,并在凝胶材料铺设完成后在凝胶材料外表面铺设最外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最外层的材料铺设完成后,对中间层材料及最外层材料进行高温压制并通过锚固钉使得最外层材料与中间层材料紧密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中设有初始最外层材料体积比Ba0、初始中间层材料体积比Bb0以及初始最内层材料体积比Bc0且中控模块根据Ba0、Bb0和Bc0设有对应的外墙板的初始承重值P0、初始热流失率T0以及初始质量G0,其中,Ba0<1、Bb0<1、Bc0<1且Ba0+Bb0+Bc0=1,在所述步骤s1中,中控模块统计外墙板在实际生产中的承重需求P、热流失率需求T以及质量需求G,将实际需求与对应的初始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初步调节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若P0≥P、T0≥T且G0≥G,则不对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进行调节;若P>P0,则计算实际承重需求与初始承重值的差值

P并根据差值

P的大小对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进行调节,设定

P=P

P0;若T>T0,则计算实际热流失率与初始热流失率的差值

T0并根据差值

T的大小对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进行调节,设定

T=T

T;若G>G0,则计算实际质量与初始质量的差值

G并根据差值

G的大小对三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三种材料的体积比进行调节,设定

G=G

G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设有第一预设承重差值

P1、第二预设承重差值

P2、第一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1、第二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2及第三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3,其中

P1<

P2,1<α1<α2<α3,当P>P0时,中控模块将承重差值

P与预设承重差值

P1及

P2进行比较并根据承重差值

P所处区间判定采用对应调节系数对最外层材料的体积进行调节;若

P≤

P1,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采用第一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1对最外层材料的体积进行调节;若

P1<

P≤

P2,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采用第二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2对最外层材料的体积进行调节;若

P>

P2,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采用第三最外层体积调节系数α3对最外层材料的
体积进行调节;当所述中控模块应用αi调节最外层材料的体积时,设定i=1、2、3,中控模块将调节后的最外层材料的体积占比设为Ba

,设定Ba

=Ba
×
αi,其中,Ba为调节前的最外层材料的体积占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模块应用最外层的体积调节系数αi对最外层材料的体积进行调节后,中控模块在保证中间层材料体积比Bb及最内层材料体积比Bc的比值不变的情况下,等比地减小中间层材料体积比Bb及最内层材料体积比Bc,中控模块根据调节后的中间层材料体积比及最内层材料体积比进一步检校外墙板的热流失率需求及质量需求;当中间层的材料体积占比降低时,所述中控模块重新确定该外墙板的初始热流失率并将其设为T0

,中控模块将重新设定的初始热流失率T0

与实际热流失率需求T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是否降低中间层的材料体积占比;若T0

≥T,则中控模块将中间层材料的体积占比降低为对应值;若T0

<T,则中控模块判定不能降低中间层材料体积占比,仅降低最内层材料的体积占比;当最内层的材料体积占比降低时,所述中控模块重新确定该外墙板的初始质量并将其设为G0

,中控模块将重新设定的初始质量G0

与实际质量需求G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是否降低最内层的材料体积占比;若G0

≥G,则中控模块判定不降低最内层材料体积占比,仅降低中间层材料的体积占比;若G0

<G,则中控模块将最内层层材料的体积占比降低为对应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设有预设外层材料体积占比最大值Bamax,当中控模块应用调节系数αi对最外层材料的体积占比进行调节使其提高至Ba

时,中控模块将最外层材料的体积占比Ba

与外层材料体积占比最大值Bamax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定是否提高最外层材料的体积占比;若Ba

≤Bamax,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将最外层材料的体积占比提高为Ba

;若Ba

>Bamax,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将最外层材料的体积占比提高为Bamax并计算将最外层材料的体积占比调节为Bamax时外墙板的初始承重P

,中控模块计算初始承重P

与实际承重需求P的差值

P

并根据

P

的大小判定调节所述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的三角架的夹角及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轻质复合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第三预设承重差值

P3、第四预设承重差值

P4、第一预设三角架参数C1、第二预设三角架参数C2及第三预设三角架参数C3,其中,

P3<

P4,三角架参数C包括三夹角夹角β、三角架横向间距d及三角架纵向间距D且β1>β2>β3、d1>d2>d3、D1>D2>D3,中控模块将差值

P

与预设承重值

P3及

P4进行比较并根据差值

P

所处区间判定将所述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内的三角架的夹角及纵向、横向间距调节至对应值;若

P



P3,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采用第一预设三角架参数C1将所述三维钢筋桁架
连接体系内的三角架的夹角调节至β1、纵向间距调节至D1、横向间距调节至d1;若

P3<

P



P4,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采用第二预设三角架参数C2将所述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内的三角架的夹角调节至β2、纵向间距调节至D2、横向间距调节至d2;若

P



P4,则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采用第三预设三角架参数C3将所述三维钢筋桁架连接体系内的三角架的夹角调节至β3、纵向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擎宇侯兆新郝挺宇宋家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