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和倍捻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553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驱动装置和倍捻机。驱动装置包括壳体、控制组件、内盖以及外盖,壳体外设有沿上下方位交错设置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壳体内设容置腔并具有连通容置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控制组件设于容置腔内,并包括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分别开设于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分别通过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伸出壳体,内盖、外盖分别与壳体转动连接以遮掩或显露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内盖和外盖具有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当外盖打开进行接线操作时,内盖盖合第一台阶面,消除触电风险,内盖外盖配合壳体有效解决整合装置设置一层翻盖存在触电风险且定位不稳的技术问题。翻盖存在触电风险且定位不稳的技术问题。翻盖存在触电风险且定位不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和倍捻机


[0001]本技术涉及运控行业
,特别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和倍捻机。

技术介绍

[0002]倍捻机是负责纱线加捻的主要设备,目前纺织行业里采用变频器和两轴伺服控制器组合,需要提出一种整合上述变频器和伺服控制器的结构进行加捻控制。相关技术中,为了节约整机空间,本技术采用控制板和驱动板上下两层排布,接线端子固也为上下两层排布,端子排布为了避免强电对信号的干扰需要分开走线,而且要考虑强电处触电的防护。为了方便接线,通常在接线处设计透明翻盖。接线时候翻起翻盖,接完线后盖上翻盖,翻起和盖下都需要能定位。对于上下两层排布的端子,由于涉及零件出模的复杂性,目前常用的设计为:只加一层外部翻盖,或者是选用定制的带有翻盖的端子。定制的端子翻盖成本贵,而且需要定制,不方便选型和广泛使用;只有一层翻盖,同样存在触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和倍捻机,旨在解决整合装置设置一层翻盖存在触电风险且定位不稳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驱动装置,应用于纺织行业加捻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纺织行业加捻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部设有相邻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置腔和连通所述容置腔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台阶面;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伸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子伸出所述第二开口;内盖,所述内盖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遮掩或显露所述第一端子;以及外盖,所述外盖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至少遮掩或显露所述第二端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件,所述壳体对应设有:两个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和多个第一定位件,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间隔凸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之间,所述内盖邻近所述第一台阶面的一侧边转动并抵接定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面向所述内盖的一端设有至少一第一导向面,所述内盖靠近所述第一台阶面的一侧边通过至少一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卡接定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远离每一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均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壳体对应设有卡位件,所述内盖盖合所述第一端子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卡位件可拆卸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军军朱宝军王锁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