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管道式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285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管道式离心泵,在电机上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带第一通孔的连接法兰、顶面中部向内凹进形成容纳空腔的电机支架、带第三通孔的机械密封盖和泵体,机械密封盖与泵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在电机支架的底端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边缘向上延伸形成伸入第二通孔中的连接筒,电机的电机轴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容纳空腔、连接筒、泵体顶部的通孔、泵体的空腔后与离心式叶轮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一通孔中的电机轴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轴承、骨架油封、垫片、气密性填料函,套装于电机轴上的气密性填料盖封盖于第一通孔的底部;在位于连接筒中的电机轴上安装有机械式密封结构。上述结构的船用管道式离心泵密封性能好。封性能好。封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管道式离心泵


[0001]本技术涉及船用立式离心泵,尤其涉及一种船用管道式离心泵。

技术介绍

[0002]在船舶上,由于安装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多数泵采用立式结构,电机安装在水泵的最上方,机械密封安装在水泵的最上端。船舶的工作环境特殊,通常处于振动、摇摆、与具有腐蚀性的海水介质接触、泥沙含量高、海生物吸附、间断运行等工作环境下,根据统计,船用立式泵60%以上的故障是由于密封失效或损坏引起。
[0003]其中,船用管道式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动、静件摩擦易产生火花,对于安装于机舱内的船用管道式离心泵, 由于狭小的机舱空间相对密闭,且通常存在着易燃、易爆的油污和含油烟气,火花的存在极易引发火灾。因而对于安装于机舱内的船用管道式离心泵,除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密封性能外,还需考虑动、静件摩擦易产生火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且使用安全性能高的船用管道式离心泵。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船用管道式离心泵,在竖向放置的电机的底端上、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电机支架、机械密封盖和泵体,机械密封盖与泵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在连接法兰的顶面中部向下开设有第一通孔,电机支架的顶面中部向内凹进形成容纳空腔,在电机支架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与容纳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在机械密封盖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边缘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筒,连接筒向上伸入第二通孔中,电机的电机轴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容纳空腔、连接筒、泵体顶部的通孔后伸入泵体的空腔中,伸入泵体的空腔中的电机轴与离心式叶轮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一通孔中的电机轴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轴承、骨架油封、垫片、气密性填料函,套装于电机轴上的气密性填料盖封盖于第一通孔的底部;在位于连接筒中的电机轴上安装有机械式密封结构。
[0006]本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密封结构为:在机械密封盖的底端面上或在泵体的顶端面上、沿径向方向依次间隔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状密封槽,在每个第一环状密封槽中均嵌装有第一密封圈,机械密封盖与泵体之间通过各第一密封圈密封。
[0007]连接法兰可以由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一体成型构成,也可以由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拼接构成。连接法兰由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拼接构成时,第二法兰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的底端中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第一法兰固定连接于电机的底端上,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的底端上,将第二法兰罩于电机支架的容纳空腔中;在第一法兰的顶面中部向下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在第二法兰的顶面中部向下依次开设有第二安装通孔、第三安装通孔和第四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三安装通孔的孔径,第三安装通孔的孔径小于第四安装通孔的孔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
第三安装通孔和第四安装通孔构成连接法兰的第一通孔;轴承位于第一安装通孔内,骨架油封位于第二安装通孔内,垫片和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气密性填料函位于第三安装通孔内,由不锈钢制成的气密性填料盖固定于第四安装通孔中。
[0008]本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密封结构为:在第一法兰的底端面上或在第二法兰的顶端面上、沿径向方向依次间隔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环状密封槽,在每个第二环状密封槽中均嵌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通过各第二密封圈密封。
[0009]安装船用管道式离心泵时,第一法兰焊接在船舱板上,泵体则位于机舱内,为防止电机运转产生的温度过高,本方案在第一法兰的侧壁上向内开设有第一测温通道,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测温通道内,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便于操作人员实时了解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针对性解决问题。此外,由于泵体位于机舱内,泵体的温度过高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本方案在泵体上向内开设有第二测温通道,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二测温通道内,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泵体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便于操作人员实时了解泵体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针对性解决问题。
[0010]进一步地,前述的离心式叶轮的叶片数设置为5~6片。泵体的出水管相对于泵体的空腔壁呈相切位置设置于泵体上。
[0011]为保护电机,本方案在电机顶部还设置有能为电机遮风挡雨的挡雨板。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气密性填料函具有阻燃、耐高温、耐磨等优点,处于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第三安装通孔中的动静件摩擦产生的火花被气密性填料函阻挡而不会向外泄漏,提高了船用管道式离心泵的安全使用性能;此外,通过骨架油封、气密性填料函、机械式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对船用管道式离心泵中易泄露部分进行密封,提高了船用管道式离心泵的整体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船用管道式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船用管道式离心泵,包括:竖向放置的电机1和泵体6,电机1的电机轴12朝向下方。在电机1的底端上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电机支架4、机械密封盖5和泵体6,机械密封盖5与泵体6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密封结构为:在机械密封盖5的底端面上或在泵体6的顶端面上、沿径向方向依次间隔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状密封槽,在每个第一环状密封槽中均嵌装有第一密封圈92,机械密封盖5与泵体6之间通过各第一密封圈92密封。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密封结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一种结构形式。
[0017]为保护电机1,本方案在电机顶部还设置有能为电机遮风挡雨的挡雨板11。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连接法兰的顶面中部向下开设有第一通孔,电机支架4的顶面中部向内凹进形成容纳空腔41,在电机支架4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与容纳空腔41连通的第二
通孔42,在机械密封盖5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边缘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筒51,连接筒51向上伸入第二通孔42中,电机1的电机轴1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容纳空腔41、连接筒51、泵体6顶部的通孔后伸入泵体6的空腔64中,伸入泵体6的空腔64中的电机轴12与离心式叶轮7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一通孔中的电机轴12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轴承81、骨架油封82、垫片83、气密性填料函84,套装于电机轴12上的气密性填料盖85封盖于第一通孔的底部;在位于连接筒51中的电机轴12上安装有机械式密封结构86,机械式密封结构属于机械行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密封结构,本方案是应用了机械式密封结构,而不是对机械式密封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保护,因而这里不对机械式密封结构的具体结构展开赘述。
[0019]连接法兰可以由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一体成型构成,也可以由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拼接构成。连接法兰由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拼接构成时,第二法兰3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2的底端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管道式离心泵,包括:竖向放置的电机和泵体,其特征在于:在电机的底端上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电机支架、机械密封盖和泵体,机械密封盖与泵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在连接法兰的顶面中部向下开设有第一通孔,电机支架的顶面中部向内凹进形成容纳空腔,在电机支架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与容纳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在机械密封盖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边缘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筒,连接筒向上伸入第二通孔中,电机的电机轴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容纳空腔、连接筒、泵体顶部的通孔后伸入泵体的空腔中,伸入泵体的空腔中的电机轴与离心式叶轮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一通孔中的电机轴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轴承、骨架油封、垫片、气密性填料函,套装于电机轴上的气密性填料盖封盖于第一通孔的底部;在位于连接筒中的电机轴上安装有机械式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管道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结构为:在机械密封盖的底端面上或在泵体的顶端面上、沿径向方向依次间隔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状密封槽,在每个第一环状密封槽中均嵌装有第一密封圈,机械密封盖与泵体之间通过各第一密封圈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管道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连接法兰由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构成,第二法兰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的底端中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第一法兰固定连接于电机的底端上,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第一法兰的底端上,将第二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太平洋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