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13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包括有机体,机体的内部安装有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通过医院内网与电子病例系统相连用于存储病人的基础信息,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有数据权限管理模块、信息传输模块和数据分类模块,数据权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多科室交叉管理,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患者的诊断信息传输至各个科室的管理者,数据分类模块用于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分类以使相关的科室接收以及管理患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一医管多名患者,一患由多名医技人员管理,并且不仅局限在同一科室内部,打破了空间限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已经从基本医疗服务转向高质量、个性化的需求服务,医疗服务也呈现复合性、多样性、多层次性的需求特点,为适应对高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很多医院也提出了多学科管理、精细化管理、全病程管理的管理模式与流程。
[0003]现有的管理模式包括有:
[0004]①
电子病历以普通会诊、MDT形式进行病情讨论及诊疗方案的制定;
[0005]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医师共同协商诊疗方案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按病情紧急程度可分为急会诊和普通会诊。急会诊应在会诊请求发出10min内到位,普通会诊应在会诊请求发出后24h内完成。
[0006]多学科综合诊治工作团队是指由两个以上的相关学科组成固定的工作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定期、定时的临床讨论会,提出系统的诊治方案。MDT成员一般包括多个学科的专家,如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介入科等;基础研究、专业护理、心理治疗、营养治疗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患者家属等都作为MDT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7]普通会诊及MDT流程虽然很规范,但仍然存在很多难点,如会诊人员不符合资质要求;病区会诊医师因参与门诊、紧急手术等,无法及时会诊;会诊质量及过程缺乏有效监控;会诊申请过滥,且申请把关不严;申请会诊科室会诊前准备不充分(病历不完整、检查、检验不完善等);三甲医院和教学医院的规培低年资医师参与会诊问题较普遍等;但对于医师资源紧张的医疗机构,不能确保所有患者的会诊及时性,对于专家团队,存在增加无效沟通,工作及个人时间浪费严重的现象;
[0008]②
微信群
[0009]有机构研究利用微信会诊群为多院区、院内多科室联合会诊提供了更快更便捷的沟通和交流,微信群突破了空间限制,能够使多院区、多科室整合在一个共同信息交流平台中,有利于对组织院内多科室联合会诊进行同质化管理,满足了由于距离较远造成会诊不便的突出问题以及多院区会诊的需求,通过微信群在多院区和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实践中的应用探索,使会诊更加及时便捷、经济实惠。
[0010]然而,微信群形式的会诊,主要存在几个缺陷:第一,以个人手机为依托,无法与私人信息区别开,个人微信群较多,也极易遗漏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患者的一些重要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第三,无法对医技人员的工作量进行统计,无法体现绩效及激励政策等;第四,无法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医疗文书或处理痕迹。
[0011]③
PDA等移动医疗
[0012]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移动医疗定义为: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移动医疗业有助于医院内推行医疗数
字化,并且因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入,移动医疗不仅可以节约挂号排队的时间成本而且能够高效引导人们获取各种健康相关咨询,自主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
[0013]如护士和医生能够很方便的通过掌上PDA或者是PAD端获取病人的情况,也可以直接修改电子病历,可以根据手持工作站了解患者个体化诊治情况,我院目前仅有个别科室的护理人员有掌上PDA,且不能作为院内多科通用,可见,移动医疗并未普及应用。
[0014]然而,目前PDA等移动医疗多用于科室内的使用,未实现多科病历共享、病人共管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包括有机体,机体的内部安装有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通过医院内网与电子病历系统相连用于存储病人的基础信息,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有数据权限管理模块、信息传输模块和数据分类模块,数据权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多科室交叉管理,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患者的诊断信息传输至各个科室的管理者,数据分类模块用于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分类以使相关的科室接收以及管理该患者。
[0017]优选的,参与多科室交叉管理的科室包括有外科(含各亚专科)、内科(含各亚专科)、放射治疗、辅助科室(检验、检查、病理等)、中医、康复、营养以及心理等。
[0018]优选的,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有用于形成病历文件的电子病历生成模块。
[0019]优选的,机体的内部安装有音视频系统和摄像系统,机体的顶部安装有触摸屏。
[0020]优选的,还包括有设置于机体上的护盖,机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两侧均形成有端板,端板的内部形成有导向槽,护盖的一端两侧对称的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嵌入至导向槽内并与之滑动配合连接,导向槽的顶部形成有护盖转动限位槽,滑块位于护盖转动限位槽内部时,护盖以滑块为中心进行旋转,导向槽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分布有多个支撑限位槽,支撑限位槽呈半圆形结构并与滑块的外径相适配。
[0021]优选的,端板的底部与机体之间沿其长度方向上形成有间隙。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提及的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的使用方法,方法如下:
[0023]步骤一、根据患者的就诊信息,分诊至科室后确定一名管床医生,该管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或需求判断是否需要多科室交叉管理;若需要,则管床医生在该设备中添加“在院管理者”;
[0024]步骤二、管床医生所在的科室主管医师根据医嘱内容,发送具体任务至各个“在院管理者”或其团队,收到任务的科室将任务分配到个人进行处理。
[0025]优选的,步骤二中,可患者实际需要,由所授权的专业人员对“在院患者”进行病情线上或线下讨论,医嘱管理,直接与电子病历对接形成病历文书。
[0026]优选的,步骤二中,医嘱处理完毕后,由所授权的专业人员进行实时网签并进行面容认定。
[0027]优选的,设备上需要处理的各个信息节点均通过明显的声音或图像方式进行提
醒,且详细记录处理痕迹,形成病历文书。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中的设备在院内各科之间使用,使用医疗机构内网与电子病历相对接,实时同步,不同于手机软件的联络,确保信息的安全,并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病历文书。实时网签,面容认证,既有法律效应,对于不必要多次到其他科室,查看患者状态的情况,直接进行任务处理,可节约大量的时间;做到一医管多名患者,一患由多名医技人员共同管理,并且不仅局限在同一科室内部,打破了空间限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科室与科室之间的紧密联系,而非全凭医院内个人关系进行联系,管理患者,大大节约人力、物理、财力,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时间浪费,确保医疗质量。患者出院后,可根据需求租赁设备或购买服务包,根据病种,划分到各大病区进行随访、复查、门诊复诊、再入院及出院用药、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体(1),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通过医院内网与电子病例系统相连用于存储病人的基础信息,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有数据权限管理模块、信息传输模块和数据分类模块,数据权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多科室交叉管理,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患者的诊断信息传输至各个科室的管理者,数据分类模块用于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分类以使相关的科室接收以及管理该患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参与多科室交叉管理的科室包括有外科(含各亚专科)、内科(含各亚专科)、放射治疗、辅助科室(检验、检查、病理等)、中医、康复、营养以及心理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有用于形成病历文件的电子病历生成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音视频系统和摄像系统,机体(1)的顶部安装有触摸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院内使用多学科全程管理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于机体(1)上的护盖(2),机体(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两侧均形成有端板(3),端板(3)的内部形成有导向槽(4),护盖(2)的一端两侧对称的固定连接有滑块(7),滑块(7)嵌入至导向槽(4)内并与之滑动配合连接,导向槽(4)的顶部形成有护盖转动限位槽(5),滑块(7)位于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宝查文中李可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