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性能生态大孔隙混凝土材料的复合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01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高性能生态大孔隙混凝土材料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路面结构包括一上一下堆叠设置的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层与大孔隙水泥混凝土层,所述的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层与大孔隙水泥混凝土层的厚度比为(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性能生态大孔隙混凝土材料的复合路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程材料制备及路面结构
,涉及一种基于高性能生态大孔隙混凝土材料的复合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绵城市的普及,对于高性能生态大空隙混凝土材料的需求和应用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大空隙路面作为一种有效的海绵设施,具有显著的透、蓄水功能,多用于人行道、步行街道、园林道路等无机动车荷载道路,以及有轻型荷载要求的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区域。由于生态大空隙路面自身的大空隙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易于破坏,较少在中重载道路得到应用。部分应用于中重载区域的大空隙路面,常因为过于重视力学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的提升,导致自身各种空隙特征显著下降,比如透水性能的降低,一旦出现暴雨天气,很容易出现积水,影响行人与交通。
[0003]此外,现阶段生态大空隙路面施工工艺简陋,施工过程中面层往往在压实过程中会被过多的沥青、水泥胶浆阻塞,基于空隙特征的各种功能性能显著降低,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技术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性能生态大孔隙混凝土材料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路面结构包括一上一下堆叠设置的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层(1)与大孔隙水泥混凝土层(2),所述的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层(1)与大孔隙水泥混凝土层(2)的厚度比为(3

8):(10

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性能生态大孔隙混凝土材料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层(1)由大孔隙沥青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的大孔隙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M1:将第一份SBS改性沥青与沥青增强剂、矿粉、细集料先加入至拌合楼中,拌和至少30s;M2:将粗集料、第二份SBS改性沥青一起加入至拌合楼中,拌和至少60s,即得到高性能大孔隙沥青混凝土材料;其中,所述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SBS改性沥青、沥青增强剂的质量比为(1900

2000):(180

200):(130

140):(130

140):(10

20),所述的第一份SBS改性沥青与第二份SBS改性沥青的质量比为(2.4

3.8):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性能生态大孔隙混凝土材料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集料为玄武岩集料,粒径分布为5

1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性能生态大孔隙混凝土材料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集料为石灰岩机制砂,粒径0

4.75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性能生态大孔隙混凝土材料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粉直径>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代震
申请(专利权)人:同路达泰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同路达青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