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及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489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及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使用方法,该检测箱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箱体,在箱体内形成箱内空间,该箱体具有至少两个侧板以及至少两个端板,侧板的长度大于端板的长度;两个侧板相对,两个端板相对,且两个端板分别位于两个侧板的两端;在所述侧板的外侧设置第一活动板,该第一活动板的下端与所述箱体铰接连接,在折合状态,所述第一活动板贴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在打开状态,所述第一活动板上形成外部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拓展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使用空间,大大的提高该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检测容量。动式医学检测箱的检测容量。动式医学检测箱的检测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及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及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为了方便的进行快速布署,现在出现了一种集装箱式的医学附属设备,又称为移动实验室,其结构是采用传统的集装箱结构,仅将医学检测用的附属设备设置于集装箱内部。
[0004]在医学检测过程中,其检测设备的环境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具备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以满足检测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并减少外部污染。而在现实情况下,由于其条件非常有限,不具备有更多的空间放置相应的设备,无法有效的满足医学检测的要求,也影响了检测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及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拓展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使用空间,大大的提高该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检测容量。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其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箱体,在箱体内形成箱内空间,该箱体具有两个侧板以及至少两个端板,侧板的长度大于端板的长度;两个侧板相对,两个端板相对,且两个端板分别位于两个侧板的两端;
[0007]在所述侧板和/或端板的外侧设置第一活动板,该第一活动板的下端与所述箱体铰接连接,在折合状态,所述第一活动板贴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在打开状态,所述第一活动板上形成外部通道。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箱内空间的中部形成内部过道区,该内部过道区与所述侧板方向一致,在过道区的两侧分别形成设备安装区,在设备安装区安装有附属设备,所述设备安装区靠近所述侧板的内壁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为至少三个,中部的所述端板将所述箱内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所述内部过道区、设备安装区至少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箱内空间之内。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至少部分区域包括有内夹层、外夹层,在内夹层上设有多个抽吸孔,在内夹层与外夹层之间设置有抽吸夹层,在外夹层设置有抽吸口,多个所述抽吸孔通过抽吸夹层与所述抽吸口相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外侧设有第一撑脚,所述第一撑脚包括安装座、支撑杆,在安装座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折叠位及展开位,安装座与所述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安装座与支撑杆在折叠位配合时,所述支撑杆收合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外侧;安装座与支撑杆在展开位配合时,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展开。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每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板,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活动板之间设置有活动支撑梁,该活动支撑梁的下端也与所述箱体铰接连接,在所述活动支撑梁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在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活动支撑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侧边缘下方。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支撑梁为槽形梁,其包括底边、两个侧边及两个侧翼,两个侧边分别位于底边的两侧,底边相对于两侧的侧边下凹而形成槽形,两个侧翼分别位于侧边的外侧,侧翼形成所述支撑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侧板和/或端板的外侧设置第二活动板,该第二活动板的上端与所述箱体铰接连接,在折合状态,所述第二活动板贴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在打开状态,所述第二活动板形成侧部顶棚。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外侧边缘与第二活动板的外侧边缘之间。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将检测箱的箱体进行固定;
[0018]将所述箱体两侧的第一活动板的上端相对于箱体展开,并在所述箱体的两侧形成外部通道。
[001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在箱体的侧板外侧设置第一活动板,该第一活动板的下端与所述箱体铰接连接,在折合状态,所述第一活动板贴于所述侧板的外侧,此时,该移动式医学检测箱与传统的结构没有区别,可以方便的进行运输,在打开状态,所述第一活动板上形成外部通道,此时,可以大大的拓展该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使用空间,成倍的提升该移动式医学检测箱的检测空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设置于车体底盘上的侧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设置于车体底盘上的后视图(调节撑脚未展开);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设置于车体底盘上的后视图(调节撑脚展开);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在调节撑脚展开后的立体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在调节撑脚未展开时侧视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在调节撑脚未展开时后视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在调节撑脚展开后的侧视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在调节撑脚展开后的仰视图;
[0029]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在调节撑脚展开后的立体图;
[0030]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在调节撑脚展开后的俯视图;
[0031]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在调节撑脚展开后的后视图;
[0032]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在收合时的侧视图(带隔离膜);
[0033]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在展开时的侧视图(带隔离膜);
[0034]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收合时,所述隔离膜的状态图;
[0035]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展开时,所述隔离膜的状态图;
[0036]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在收合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在第一种打开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在第二种打开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0039]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在第三种打开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0040]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撑脚的结构图;
[0041]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板在收合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0042]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板在打开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0043]图2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两侧的所述隔离膜在箱体顶部连接时的局部放大图;
[0044]图2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内部布局的俯视图;
[0045]图2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后侧的视图;
[0046]图2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内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箱体,在箱体内形成箱内空间,该箱体具有两个侧板以及至少两个端板,侧板的长度大于端板的长度;两个侧板相对,两个端板相对,且两个端板分别位于两个侧板的两端;在所述侧板和/或端板的外侧设置第一活动板,该第一活动板的下端与所述箱体铰接连接,在折合状态,所述第一活动板贴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在打开状态,所述第一活动板上形成外部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在箱内空间的中部形成内部过道区,该内部过道区与所述侧板方向一致,在过道区的两侧分别形成设备安装区,在设备安装区安装有附属设备,所述设备安装区靠近所述侧板的内壁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为至少三个,中部的所述端板将所述箱内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所述内部过道区、设备安装区至少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箱内空间之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至少部分区域包括有内夹层、外夹层,在内夹层上设有多个抽吸孔,在内夹层与外夹层之间设置有抽吸夹层,在外夹层设置有抽吸口,多个所述抽吸孔通过抽吸夹层与所述抽吸口相通。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移动式医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外侧设有第一撑脚,所述第一撑脚包括安装座、支撑杆,在安装座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折叠位及展开位,安装座与所述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安装座与支撑杆在折叠位配合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江涛李慧源张瑜刘圣艳赵桂元肖晗陈丙一王小连朱琳林小乔刘勇曾征宇毛源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