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型触发点热敏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748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2
一种定位型触发点热敏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针尖、电热套、电热片、热传感器和聚氨酯隔热涂层,所述电热套内部顶端安装热传感器,电热套套在针体首端并旋紧于热传感器接触,电热片安装在电热套内,与针体紧密接触,电热套聚氨酯隔热涂层从电热套底部开始覆盖至离针尖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型触发点热敏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型触发点热敏针。
技术背景
[0002]温针灸是利用针体将热度传递至学位或病结处,使病人缓解疼痛和治疗的针灸治疗方法,传统的温针灸是将艾绒揉成团捻裹在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传统温针灸的方式无法控制温度,艾绒燃烧时产生的温度视艾绒燃烧是否充分而定,且充分燃烧时温度会达到80-90℃,对皮肤会造成一定伤害,所以20世纪初出现了电针灸的形式。
[0003]目前采用的电针灸是通过一台加热仪,输出端外接电热针,电热针通常采用内热针或外热针两种形式,内热针一般是采用不锈钢等合规的医疗材料作为针体,针体内装有电热丝,通电后电热丝发热时针体发热;外热针则采用银质针,利用银本身的高热传导性传递热量,以下是检索到有关电热针的文献:中国专利1,名称:一种电热针灸针;申请号:201010290051.4;申请日:2010-09-25;申请人:曹莹莹;地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型触发点热敏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热源装置(2)、伸缩装置(3)、针体(4)和聚氨酯隔热层(5),所述外壳(1)为的中空圆柱体,外壳(1)的上半部内壁有螺纹结构,外壳(1)底部设有针孔(6),伸缩装置(3)嵌套在外壳(1)最顶部,伸缩装置(3)下方为热源装置(2),热源装置(2)的电源线从外壳(1)顶面穿出,热源装置(2)底部与针体(4)固定连接,针体(4)除针头之外均包覆聚氨酯隔热层(5),针体(4)末端穿过外壳(1)底部的针孔(6)1.5~2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型触发点热敏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装置(2)包括电热片(7)和热源外壳(8)组成,热源外壳(8)为圆柱体结构,热源外壳(8)的直径适应外壳(1)内径,电热片(7)安装在热源外壳(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毓娟
申请(专利权)人:横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