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调人体的香包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950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调人体的香包及其制作方法,香囊内所含药物组分包括:八角2~15份;花椒1~10份;石菖蒲2~10份;紫苏2~15份;檀香2~15份;香附2~15份;茉莉花1~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壮医药特色的药材具有通调三道两路,理气温中、通窍醒脑的功效。通窍醒脑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调人体的香包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调人体的香包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壮医药诊疗技法方药从先秦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壮医使用的技法方药丰富多彩,特别是唐宋以后,对岭南常见病、多发病及其特点有了较高的认识,不仅技法成熟,使用的药物也增加到百种以上。医书分类中出现了《岭南方》,特别是明朝以后,在地方志上出现不少各地名医的记载。以当地人众和防治需要,整体来看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
[0003]壮医药诊疗技法方药的主体和特色的是三道两路理论。“三道两路”的核心在于“通”;“三道”即谷道、水道、气道;“两路”为龙路、火路。人体的许多疾病,就其病理来说,都是由于道路阻滞甚至阻断所造成。通调“三道两路”,可以防治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疑难急重病症。
[0004]“三道”的特征是与大自然直接相通,是大自然与人体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进出交换,实现新陈代谢的通道。“三道”阻塞或调节失度,就会直接影响“三气”同步而致病。进入人体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称之为谷道(壮语称之为“条根埃”),主要指食道和胃脾,其化生的枢纽在肝胆胰脾。人体有水道进出水液,与大自然发生最直接的联系。水道与谷道进同出异,在吸收水谷精微营养物质之后,谷道排出粪便,水道排出汗尿涕唾。水道的调节枢纽在肾与膀胱。气道是人体之气与大自然之气相互交换补充的通道,进出于口鼻,其交换的枢纽之脏为肺脏。“两路”是壮医对人体内维持与大自然直接相通,但都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体内封闭循环通路。壮族传统文化认为龙是制水的,龙路在人体内即是血液、体液和精津的通路,其功能主要是为脏腑及筋骨肌肤输送水和营养物质。龙路有干线,有网络,遍布体内,循环往来,其枢纽在心脏。火为升发之物,其性迅速(火速之谓)。壮医认为火路在人体内为传感之路,用现代语言来说也可称为“信息通路”。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两路”使正常人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外界多种信息和刺激,并经其大脑中枢的处理,迅速做出反应,以此来主动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维持生理常度,实现“三气同步”。“三道两路”关系密切,具体作用虽然不同,但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人体正常协调的生理功能。
[0005]在人体表现中,“三道两路”不畅则会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人身重酸楚,疲倦易困,头蒙如裹,头脑不清醒,咽部不适,口粘、口苦,纳差、胸闷、胃部不适、口渴不欲饮,大便粘滞不爽等。进而心情烦躁,食欲下降,抵抗力下降,发展成其他疾病。其诱因为多种,例如夏季暑气太重,出汗过多,体内循环功能受到抑制,或南方潮湿天气过盛,体内水道运化失常,或饮食过度,饮食油腻,导致体内谷道受阻,都有可能造成“三道两路”不畅。
[0006]查询到关于具有类似功能的中医香包、香囊现有技术如下:1、一种小儿安神香囊及其制作方法;申请号:CN201711465719.2;申请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摘要:一种小儿安神香囊及其制作方法,香囊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蝉蜕、黄连、当归、石菖蒲、白术、陈皮、丁香、灯心草、砂仁、艾叶、蚕沙、牛黄、冰片。制作时,
将蝉蜕、黄连、当归、石菖蒲、白术、陈皮、丁香、灯心草、砂仁、艾叶、蚕沙、牛黄、冰片洗净,过水,晾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按80g每袋分装封包装入香囊,得益气调脾香囊,放置于阴凉干燥处。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药香囊疗法来治疗小儿烦热,夜卧不宁,多梦易惊,借中药香囊缓慢释放药性,经人体呼吸系统吸收,起到健脾祛湿,清心安神的作用;其操作方便、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更易于人们接受。
[0007]2、一种除湿解表香囊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710368744.2;申请人:郑州市中医院;摘要:属于药品保健
,尤其涉及一种除湿解表香囊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佩兰20-30份、藿香20-40份、苍术20-30份、艾叶10-20份、薄荷20-40份、冰片10-15份、桑叶10-20份、菊花15-45份、僵蚕5-10份、车前草10-20份、滑石15-35份、蝉蜕5-10份、枳壳10-30份、姜半夏10-20份、玄参5-10份,将菊花和艾叶捣碎,制成菊花艾叶绒,将滑石、僵蚕、冰片制成内丸后和其余药草制成药丸,药丸用菊花艾叶绒包裹,再将其装入无纺布袋制成药包,药包内草药的配方使药包香味更持久,同时具有解表散寒、清凉祛湿的效果,可预防夏季暑湿感冒。
[0008]3、一种香包填充物;申请号:CN201210023526.2;申请人:黄涛;摘要:一种香包填充物,涉及一种植物填充物,属于传统手工艺
此填充物作填充物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药物香包,解决了现有香包使用的填充物,不易清洗、粉尘较多,且弹性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下述组份:竹绒屑30~50%、佩兰15~25%、丁香3~7%、沉香5~10%、山艾4~9%、柴胡2~11%、苍术4~7%、当归2~8%、灵草5~7%、甘草2~6%。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竹绒屑易清洗、无粉尘、回弹性好,透气不易结块,价格低;佩兰、丁香、沉香、山艾、柴胡、苍术六味中药具有醒脑通窍、提神解表、精神放松、解除疲劳、缓解困乏、除烦除瘴的功效;其余药物具有特殊的香味,可驱虫防蛀,除异味。
[0009]经上述查询结果可知,现有的关于有或安神、或解表或提神功能的中药香包功效比较单一,保健防病的效果有限;且未查询到有关于利用壮族通调人体三道两路理论研发的香包香包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调人体的香包,其香包内由具有壮族医药特色药物成分配比而成,具有通调人体三道两路,理气温中、通窍醒脑、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香包中成分的功效如下:八角,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大茴香、八角茴香;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有甜味和强烈的芳香气味,香气来自其中的挥发性的茴香醛。通气道和水道。
[0012]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功能: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用:湿疹,阴痒。通谷道、水道和龙路。
[0013]石菖蒲, 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干
燥根茎;别名:九节菖蒲、山菖蒲、药菖蒲、金钱蒲、菖蒲叶、水剑草、香菖蒲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归心、脾、胃经。功能: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调人体的香包,其特征在于,香包内所含药物组分包括:八角2~15份;花椒1~10份;石菖蒲2~10份;紫苏2~15份;檀香2~15份;香附2~15份;茉莉花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调人体的香包,其特征在于:香包的制作方法为:(1)将石菖蒲;紫苏;檀香;香附;茉莉花洗净,装入冷风干燥箱中使用循环冷风风干至水分8%-15%;(2)将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毓娟李福灯卢安庭
申请(专利权)人:横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