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感冒香包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171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感冒香包及其制作方法,香包内所含药物组分包括:大头陈8~10 g;山香8~10 g;水蜈蚣5~6 g;防风草3~4g;茉莉花3~4 g;黄皮3~4 g;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壮医药特色的药材具有疏通人体气道、谷道和水道的功效。对于感冒患者可缓解头痛、鼻塞、发热等症状,提高患者抵抗力,促进感冒康复。另外,对未患感冒患者也有预防感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感冒香包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防治感冒香包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感冒又称“伤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细菌和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多呈自限性。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咽痛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壮医药诊疗技法方药从先秦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壮医使用的技法方药丰富多彩,特别是唐宋以后,对岭南常见病、多发病及其特点有了较高的认识,不仅技法成熟,使用的药物也增加到百种以上。医书分类中出现了《岭南方》,特别是明朝以后,在地方志上出现不少各地名医的记载。以当地人众和防治需要,整体来看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壮医药诊疗技法方药的主体和特色的是三道两路理论。“三道两路”的核心在于“通”;“三道”即谷道、水道、气道;“两路”为龙路、火路。人体的许多疾病,就其病理来说,都是由于道路阻滞甚至阻断所造成。通调“三道两路”,可以防治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疑难急重病症。“三道”的特征是与大自然直接相通,是大自然与人体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进出交换,实现新陈代谢的通道。“三道”阻塞或调节失度,就会直接影响“三气”同步而致病。进入人体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称之为谷道(壮语称之为“条根埃”),主要指食道和胃脾,其化生的枢纽在肝胆胰脾。人体有水道进出水液,与大自然发生最直接的联系。水道与谷道进同出异,在吸收水谷精微营养物质之后,谷道排出粪便,水道排出汗尿涕唾。水道的调节枢纽在肾与膀胱。气道是人体之气与大自然之气相互交换补充的通道,进出于口鼻,其交换的枢纽之脏为肺脏。“两路”是壮医对人体内维持与大自然直接相通,但都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体内封闭循环通路。壮族传统文化认为龙是制水的,龙路在人体内即是血液、体液和精津的通路,其功能主要是为脏腑及筋骨肌肤输送水和营养物质。龙路有干线,有网络,遍布体内,循环往来,其枢纽在心脏。火为升发之物,其性迅速(火速之谓)。壮医认为火路在人体内为传感之路,用现代语言来说也可称为“信息通路”。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两路”使正常人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外界多种信息和刺激,并经其大脑中枢的处理,迅速做出反应,以此来主动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维持生理常度,实现“三气同步”。“三道两路”关系密切,具体作用虽然不同,但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人体正常协调的生理功能。从壮医角度看,感冒属于外邪侵袭,阻于气道,气道功能失调;人体感受到瘴毒秽气后,瘴毒秽气从口鼻侵入人体气道,转变到谷道、水道、龙路和火路,出现高热不退,头痛甚至昏迷,抽搐等危重症状。因此,在感冒的初期,从壮医角度应从人体气道着手进行诊治方能解决根本。现今感冒致病病毒细菌就有100多种,且有不断变异抗药的趋势,人类也是竭尽全力研发各种针对的抗病毒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能重视壮族医药在感冒治疗上的应用,则增加了人类抵抗感冒的一种方法。而且壮医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实为造福人民的一种民族医药。查询到关于具有防治感冒功能的香包、香囊的现有技术如下:1、一种可预防感冒的保健香包;申请号:CN201210314615.2;申请人:卢丽;摘要:一种可预防感冒的保健香包,由香包外袋及药包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包是以中药佩兰、肉桂、薄荷、冰片、防风、白术为原料组成,经称重、粉碎、混匀、装袋、缝制、分装、杀毒后装入香包外袋;本专利技术借用香包美观、便于携带的功能,使香包内的中药包挥发出的药性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感冒,宣肺解表,益气固本的功效。2、一种儿童预防感冒香包;申请号:CN201610960990.2;申请人:刘泽坤;摘要:一种儿童预防感冒香包,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薄荷脑10~20,冰片10~15,高良姜5~10,丁香10~15,白蔻仁5~8,雄黄8~14,桂枝15~20,薰草3~8;本专利技术产品将各组分原料研磨即得,使用时装小袋佩挂在脖子或放在枕边,或者别针固定于衣襟即可,使用方便简单能预防儿童感冒。3、一种防感冒香包;申请号:CN201611123182.7;申请人:刘学章;摘要:一种防感冒香包,包括:装饰包和药包,所述药包独立设置在所述装饰包的内层,所述药包内置药粉,所述药粉的成分包括苍术、高良姜、佩兰、石菖蒲、川藁本、山奈、丁香冰片。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防感冒香包通过采用带有芳香气味的治疗感冒中药,凭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通过皮肤、粘膜以及呼吸道进入体内,刺激人体,增强人体抵抗力,使人体处于抵抗外邪的应急状态,阻断细菌病毒的侵袭,达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实践证明它在预防小儿感冒方面具有非常奇特的效果且制作使用非常方便,在防感冒香包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经上述查询结果可知,现有的防治感冒香囊治疗效果泛泛,治疗效果不佳,利用壮医三道两路原理进行防治感冒的香囊产品并未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感冒香包,其香囊内药物成分由具有壮族医药特色配比而成,具有疏通人体气道、谷道和水道的功效。对于感冒患者可缓解头痛、鼻塞、发热等症状,提高患者抵抗力,促进感冒康复。另外,对未患感冒患者也有预防感冒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香囊中壮药成分的功效如下:大头陈,为玄参科植物球花毛麝香Adenosmaindianum(Lour.)Merr.的带花全草;别名:千锤草、乌头风、土夏枯草、假薄荷、黑头草、神曲草、地松茶、石棘、山薄荷;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平,归肺、大肠经;【功能】:疏风解表,化湿消滞。用于感冒头痛,发热,腹痛泄泻,消化不良。对通气道和谷道有显著功效。山香,为唇形科山香属植物山香Hyptissuaveolens(L.)Poit.的全草;别名:毛老虎、山薄荷、假藿香、狛骨消、黄黄草、毛射香;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平;入肺、脾、肝经;功能:疏风利湿,行气散瘀。治疗感冒头痛,胃肠炎,腹胀,痢疾;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湿疹,皮炎,痈肿疮毒,虫蛇咬伤。对疏通气道有显著功效。水蜈蚣,为莎草科植物水蜈蚣KyllingabrevifoliaRottb.带根茎的全草;别名:球子草、疟疾草、三荚草、金牛草、寒气草、金钮草、夜摩草、十字草、姜虫草、露水草、水牛草、三步跳、散寒草、姜芽草、寒筋草、水香附、燕含珠、发汗草、山蜈蚣、无头香附、龙吐珠、三夹草、水香草、一粒雪、三角草、落地杨梅、三箭草、球头草、雷公草、地杨梅、三人扛珠、寒热头草、一粒珠、九头香、水竹钵、一粒关、狗公草、千打锤、落地蚂蟥、三棱环、一粒子草、黄古头草、水金钗、水土香、钢拳头、连根草、草含珠;性味归经:味辛、微苦、甘,性平;归肺、肝经;【功能】: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活血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急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疟疾,黄疸,痢疾,乳糜烂,疮疡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感冒香包,其特征在于,香包内所含药物组分包括:大头陈8~10 g;山香8~10 g;水蜈蚣5~6 g;防风草3~4g;茉莉花3~4 g;黄皮3~4 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感冒香包,其特征在于,香包内所含药物组分包括:大头陈8~10g;山香8~10g;水蜈蚣5~6g;防风草3~4g;茉莉花3~4g;黄皮3~4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感冒香包,其特征在于:香囊的制作方法为:
(1)将大头陈、山香、水蜈蚣、防风草、茉莉花和黄皮洗净,装入冷风干燥箱中使用循环冷风风干水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灯
申请(专利权)人:横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