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70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2
本公开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包含获取一目标的输入影像、根据输入影像判断目标的多个脸部特征、根据脸部特征判断目标相对于一参考方向的一注意力角度、根据目标与一第一显示画面之间的一距离信息判断相对参考方向而对应于第一显示画面的一角度范围阈值、判断注意力角度是否符合角度范围阈值、当注意力角度符合角度范围阈值,判断目标的注意力方向朝向该第一显示画面以执行对应的一第一作动、以及当注意力角度不符合角度范围阈值,判断注意力方向朝向一第二显示画面以执行对应的一第二作动。执行对应的一第二作动。执行对应的一第二作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与电子产品之间的互动需求大幅地提升,可通过各类输入装置(包含键盘或鼠标)来实现人机互动,且人们可同时互动于多个装置,以提升工作效率或可同时享受多种娱乐。然而,若在人机互动的过程中,人们需执行许多且繁琐的控制动作才能与装置互动,反而导致其互动效率降低,且亦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意愿。举例来说,使用者使用多屏幕工作或娱乐时,若使用者需在不同屏幕之间切换视窗或切换工作,或需来回地设定不同屏幕,将使人与多装置互动的效果大幅地下降,反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包含获取一目标的输入影像、根据输入影像判断目标的多个脸部特征、根据脸部特征判断目标相对于一参考方向的一注意力角度、根据目标与一第一显示画面之间的一距离信息判断相对参考方向而对应于第一显示画面的一角度范围阈值、判断注意力角度是否符合角度范围阈值、当注意力角度符合角度范围阈值,判断目标的一注意力方向朝向该第一显示画面以执行对应的一第一作动、以及当注意力角度不符合角度范围阈值,判断注意力方向朝向一第二显示画面以执行对应的一第二作动。
附图说明
[0004]图1为应用本公开的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0005]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的一应用情境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06]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注意力方向判断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07]图4A为目标的注意力方向朝向第一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08]图4B为目标的注意力方向朝向第二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09]图4C为目标的注意力方向朝向第三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0]图5为不同的第一垂直距离及第二垂直距离所对应的方向性角度的一实施例的曲线示意图。
[0011]符号说明
[0012]1:电子装置
[0013]11:影像获取装置
[0014]12:处理电路
[0015]21:第一显示装置
[0016]22:第二显示装置
[0017]23:第三显示装置
[0018]24a:第一影像获取装置
[0019]24b:第二影像获取装置
[0020]24c:第三影像获取装置
[0021]A1:注意力角度
[0022]T:目标
[0023]D0:参考方向
[0024]D:注意力方向
[0025]D1:第一垂直距离
[0026]D2:第二垂直距离
[0027]DEG:角度范围阈值
[0028]DEGR:第一方向性角度
[0029]DEGL:第二方向性角度
[0030]S1:输入影像
[0031]L1-L4:曲线
[0032]L5-L8:曲线
[0033]S01~S08: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图1为应用本公开的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的一应用情境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合并参照图1及图2,电子装置1包含影像获取装置11及处理电路12。影像获取装置11耦接处理电路12。以第一显示装置21显示第一显示画面且第二显示装置22显示第二显示画面为例,若目标T位于第一显示装置21及第二显示装置22前,影像获取装置11可获取目标T的输入影像S1,输入影像S1为数字影像。在本专利技术中数字影像的格式种类可以是但不限定为RGB影像,也可以是CMYK、HSV(Hue,Saturation,Value)、HSI(Hue,Saturation,Intensity)、HSL(Hue,Saturation,Lightness)、HSB(Hue,Saturation,Brightness)、YCbCr、CIE XYZ、CIE Lab、YUV(Luminance,Chrominance,Chroma)或其他色域种类的数字影像。
[0035]影像获取装置11可传送输入影像S1至处理电路12,处理电路12可根据输入影像S1判断目标T的注意力方向D是否朝向第一显示装置21上的第一显示画面。图2是表示以目标T为圆心并可观看两侧边,而目标T的视线方向(意即图2的注意力方向D)是以俯视角的投影所示出。实际上注意力方向D可以包含水平方向的变量与垂直方向的变量。若处理电路12判断出注意力方向D未朝向第一显示装置21上的第一显示画面,处理电路12可判断出以下两种状况:(1)注意力方向D朝向第二显示装置22上的第二显示画面,或(2)注意力方向D未朝向第一显示装置21也未朝向第二显示装置22上的显示画面。于是,处理电路12可根据注意力方向D的朝向使对应装置作动。
[0036]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图2是以独立的第一显示装置21及第二显示装置22分别显示
第一显示画面与第二显示画面(例如,第二显示画面可为第一显示画面的延伸画面)为示例,然本公开不以此为限,第一显示画面与第二显示画面亦可为同一独立屏幕上的不同显示区域,亦即,本公开可适用于同一屏幕上包含不同显示区域的状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装置21、第二显示装置22可为液晶显示器,电子装置1可为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或台式电脑,但不以此为限。
[0037]请合并参照图1至图3,在处理电路12接收影像获取装置11获取目标T的输入影像S1(即图3的步骤S01)之后,处理电路12根据输入影像S1判断目标T的多个脸部特征(步骤S02)以在输入影像S1中定位出目标T的脸部,处理电路12再根据输入影像S1中的脸部特征进一步判断注意力方向D与参考方向D0之间的注意力角度A1(步骤S03),即处理电路12基于目标T的面向方向判断目标T的注意力方向D偏移于预设的参考方向D0的右侧偏移量或左侧偏移量。
[0038]为了判断注意力方向D是否朝向第一显示画面,处理电路12进一步根据参考方向D0判断对应于第一显示画面的角度范围阈值DEG(步骤S04),前述角度范围阈值DEG是与目标T与第一显示画面之间的距离信息有关。举例来说,若目标T距离第一显示画面较远,则对应于第一显示画面的角度范围阈值DEG较小;若目标T距离第一显示画面较近,则对应于第一显示画面的角度范围阈值DEG较大。
[0039]因此,处理电路12在步骤S04中是根据参考方向D0及目标T与第一显示画面之间的距离信息判断对应于第一显示画面的角度范围阈值DEG。在得到注意力角度A1及角度范围阈值DEG之后,处理电路12判断注意力角度A1是否落于角度范围阈值DEG,以识别目标T的注意力方向D(步骤S05)。
[0040]当注意力角度A1落于角度范围阈值DEG(根据图2,可理解为注意力方向D落于角度范围阈值DEG内)时,表示注意力方向D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一目标的一输入影像;根据该输入影像判断该目标的多个脸部特征;根据所述多个脸部特征判断该目标相对于一参考方向的一注意力角度;根据该目标与一第一显示画面之间的一距离信息判断相对该参考方向而对应于该第一显示画面的一角度范围阈值;判断该注意力角度是否落于该角度范围阈值;当该注意力角度落于该角度范围阈值时,执行该目标的一注意力方向朝向该第一显示画面以执行对应的一第一作动;及当该注意力角度未落于该角度范围阈值时,根据该注意力方向执行对应的一第二作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其中该注意力角度包含一头部朝向角度及一视线方向角度,其中判断该注意力角度的步骤包含:根据所述多个脸部特征定位该目标的头部,以判断该头部朝向角度;根据所述多个脸部特征定位该目标的一眼球位置;及根据该眼球位置判断于二维方向上的该视线方向角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其中定位该眼球位置的步骤包含:根据一预设眼球位置判断该目标的眼球的位移,以定位该眼球位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其中定位该眼球位置的步骤包含:于获取该输入影像之前根据多个眼部区域影像及多个脸部区域影像的眼球位置执行深度学习,以产生一学习结果;及根据该学习结果定位该眼球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注意力方向的装置互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显示画面是显示于一第一显示装置,一第二显示画面是显示于一第二显示装置,该第一显示装置包含邻近于该第二显示装置的一侧边,其中该距离信息包含该目标与该第一显示装置之间的一第一垂直距离以及该目标于该第一显示装置的垂直投影与该侧边之间的一第二垂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怡瑄黄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