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晓东专利>正文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658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生产装置,包括模具及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结构还包括第一挡板、张拉板、第一支撑板和张拉杆;所述第一挡板和张拉板上均设有供预应力筋穿过的穿孔使得预应力筋穿过第一挡板后锚固在张拉板上,第一挡板、张拉板设置在模具内,第一支撑板抵住模具的一端,张拉板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一挡板和张拉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空间,张拉板和第一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空间;张拉杆穿过第一支撑板后与张拉板连接并能带动张拉板移动实现张拉。具有预应力主筋放张安全可靠的优点,还为制造不带端板的预应力混凝土桩提供可能。的预应力混凝土桩提供可能。的预应力混凝土桩提供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桩基基础工程的
,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一申请号为CN200510050212.1(公告号为CN168753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先张法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披露了这样一种具有钢绞线的混凝土管桩,其预应力主筋采用钢绞线,端板上有拉伸孔,钢绞线穿过拉伸孔制成锚具。但该专利申请也未披露如何具体实现钢绞线与端板的连接和锚固及其具体生产方法,而对于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制造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因为行业跨度大,一般也无从知晓如何将钢绞线应用于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的生产中;另外,根据其描述的技术方案及该专利申请的附图显示,其成型后的桩体端面有突出的锚具,使得接桩不可能实现,该突出的锚具在施工打桩过程中容易被打破,从而使桩身预应力遭到破坏并减损其抗弯、抗剪等技术性能。所以,按其披露的技术方案无法生产,即便生产出来了也根本无法实用于桩基工程,该专利仅仅从理论上提出了将钢绞线运用于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的概括性的技术构想,但无法应用于现实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生产装置,包括模具(10)及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结构还包括第一挡板(1)、张拉板(2)、第一支撑板(3)和张拉杆(4);所述第一挡板(1)和张拉板(2)上均设有供预应力筋(5)穿过的穿孔(5a)使得预应力筋(5)穿过第一挡板(1)后锚固在张拉板(2)上,所述第一挡板(1)、张拉板(2)设置在模具(10)内,第一支撑板(3)抵住模具(10)的一端,张拉板(2)位于第一挡板(1)和第一支撑板(3)之间,所述第一挡板(1)和张拉板(2)之间形成有第一空间(Q1),张拉板(2)和第一支撑板(3)之间形成第二空间(Q2);所述张拉杆(4)穿过第一支撑板(3)后与张拉板(2)连接并能带动张拉板(2)移动实现张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固定在模具(10)内,使得在张拉和浇捣混凝土时第一挡板(1)不能相对模具(10)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和第一支撑板(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6)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挡板(1)与第一支撑板(3)相对位置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6)包括多根第一连接螺杆(61)和多根第一顶持螺杆(62),所述第一连接螺杆(61)的杆部穿过第一支撑板(3)和张拉板(2)后与所述第一挡板(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顶持螺杆(62)的杆部螺纹连接在第一支撑板(3)上、并穿过张拉板(2)后顶住所述第一挡板(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6)包括多根第一定位螺杆(63),所述第一定位螺杆(63)具有第一螺纹段(631)、第二螺纹段(632)及位于第一螺纹段(631)和第二螺纹段(632)之间的第一定位杆段(633),所述第一定位杆段(633)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限位挡肩(634)和第二限位挡肩(635),所述第一定位杆段(633)穿过张拉板(2),所述第一螺纹段(631)与第一挡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盈盈俞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俞晓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