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环境感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441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后台控制中心和若干个监测节点,各监测节点通过无线网络与后台控制中心连接通信,每个监测节点均包括处理器模块、环境检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环境检测模块用于采集监测节点周围的环境数据并发送给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用于通过通信模块将环境数据发送至后台控制中心,数据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环境检测模块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数据保存及交换管理;后台控制中心用于实时监测并分析接收到的环境数据信息,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应对措施。本系统能够实时对各环境监测节点进行环境评估、预测、反馈控制等系统化、可视化监管。可视化监管。可视化监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环境感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监控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环境感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工厂、农业的集中作业或人们生活居住的密集,产生的废水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废水中还有过多的有害物质,目前并没有对工厂、农业、生活区进行统一的实时监控,使得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排放不受监控与管制,并且不能够及时进行净化,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0003]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水体,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污染危害及由此造成的损失,除了要加大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强化法制和行政监督管理外,还必须采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环境水体信息的采集和综合分析。环境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涉及多部门、多地区和多领域,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环境管理工作对信息处理的需要,环境管理者不仅需要实时、动态掌握资源环境信息,而且需要全面、持续不断获取变化信息,从而得到环境信息和与发展相关的变化信息的实时、动态的监测,确保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信息提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以实现环境监测、评估、记录等系统化管理,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关键信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台控制中心和若干个监测节点,各监测节点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后台控制中心连接通信,每个所述监测节点均包括处理器模块,与该处理器模块相连的环境检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采集监测节点周围的环境数据并发送给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通过通信模块将环境数据发送至后台控制中心,所述数据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所述环境检测模块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数据保存及交换管理;所述后台控制中心用于实时监测并分析接收到的环境数据信息,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0006]在上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中,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照度检测单元、水文检测单元、大气检测单元和土壤检测单元;所述照度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监测节点所处位置的光环境信息;所述水文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监测节点周围水体的水体酸碱度、常规水质指标、各类金属含量、色度、浑浊度、微生物含量、辐射量、水位、流量、流速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大气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监测节点周围空气的气压值、温度值、湿度值、PM2.5值和各类氧化物气体含量值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土壤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监测节点周围土壤的养分含量、水分含量、硬度值、土壤酸碱度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0007]在上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中,所述处理器模块在将环境数据进行发送之前还对所述环境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去噪、聚类、异常检测。
[0008]在上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中,所述监测节点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
集模块和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监测节点周围的环境影像数据。
[0009]在上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360全景摄像头。
[0010]在上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中,所述监测节点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的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对该监测节点进行定位以方便后台控制中心实时了解该监测节点的地理位置。
[0011]在上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中,所述后台控制中心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控制主机和数据库服务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供决策者或者监控人员了解各监测节点的环境状况以及下发控制指令或者决策;所述控制主机用于对从各个监测节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每个监测节点所对应的环境数据,并进行数据比对,对比对结果进行评估鉴定以确定污染程度,同时将各监测节点的评估鉴定结果进行列表在人机交互模块进行展示,此外所述控制主机还用于对各监测节点的数据进行毒性分析,并根据实际需求生成条形图或表格,同时在毒性超过预设阈值时在人机交互模块发出报警;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对控制主机接收以及处理后的各监测节点的环境数据进行存储备份,以便监控人员对环境数据进行下载、读取、追踪。
[0012]在上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中,所述控制主机包括自学习模块,所述自学习模块用于根据历史环境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并根据各监测节点的历史环境数据推算未来对应监测节点的环境变化趋势。
[0013]在上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屏和指令输入装置,所述显示屏包括触摸屏、投影屏或LED大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指令输入装置包括键盘或麦克风。
[0014]在上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中,还包括移动控制终端,所述移动控制终端分别通过无线网络与各监测节点以及后台控制中心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后台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或者决策以便使用者能够针对相应监测节点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对各监测节点周围环境的实时监控,实现了对环境感知、环境污染范围评估、评估鉴定数据、显示数据、污染检测数据报表建立、备份以及反馈控制等系统化管理,能够实时获取目标节点的环境数据,并执行智能化和可视化监管,解决了当前的数据采集的发展不具备普适性和高效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17]图中,100、后台控制中心;110、人机交互模块;111、显示屏;112、指令输入装置;120、控制主机;121、自学习模块;130、数据库服务器;200、监测节点;210、处理器模块;220、环境检测模块;230、数据存储模块;240、通信模块;250、图像采集模块;260、GPS定位模块;300、移动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各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台控制中心(100)和若干个监测节点(200),各监测节点(200)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后台控制中心(100)连接通信,每个所述监测节点(200)均包括处理器模块(210),与该处理器模块(210)相连的环境检测模块(220)、数据存储模块(230)和通信模块(240);其中所述环境检测模块(220)用于采集监测节点(200)周围的环境数据并发送给处理器模块(210),所述处理器模块(210)用于通过通信模块(240)将环境数据发送至后台控制中心(100),所述数据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所述环境检测模块(220)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数据保存及交换管理;所述后台控制中心(100)用于实时监测并分析接收到的环境数据信息,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应对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模块(220)包括照度检测单元、水文检测单元、大气检测单元和土壤检测单元;所述照度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监测节点(200)所处位置的光环境信息;所述水文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监测节点(200)周围水体的水体酸碱度、常规水质指标、各类金属含量、色度、浑浊度、微生物含量、辐射量、水位、流量、流速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大气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监测节点(200)周围空气的气压值、温度值、湿度值、PM2.5值和各类氧化物气体含量值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土壤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监测节点(200)周围土壤的养分含量、水分含量、硬度值、土壤酸碱度中的至少一种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模块(210)在将环境数据进行发送之前还对所述环境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去噪、聚类、异常检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节点(200)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250),所述图像采集模块(250)和所述处理器模块(210)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250)用于采集监测节点(200)周围的环境影像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250)为360全景摄像头。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简智科技海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