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431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包括供一次载冷剂流动的一次管路、供二次冷媒流动的二次管路、驱使二次冷媒流动的主驱动装置、用于进行一次载冷剂和二次冷媒的热量交换的换热器、与所述二次管路连通的泵前储液箱以及与所述泵前储液箱连通的抽真空设备,所述主驱动装置的出口和所述泵前储液箱的进口之间设有泄压管路,所述泄压管路上设有泄压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及控制方法,当主驱动装置的出口压力过高时能进行有效泄压,进而避免二次管路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于大气压。于大气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参见图1,现研究出一种液冷系统,其包括供一次载冷剂流动的一次管路101、供二次冷媒流动的二次管路201以及用于进行一次载冷剂和二次冷媒的热量交换的换热器3。
[0003]其中,二次管路201上设有泵前储液箱203,且泵前储液箱203连接于抽真空设备503的抽气口,抽真空设备503的排气口通过泵后气液分离器504与泵后储液箱505连通,泵后储液箱505通过泵前补液阀506与泵前储液箱203连通。进一步地,当抽真空设备503为带补液口的水环真空泵时,泵后储液箱505还与抽真空设备503的补液口连通,以便为抽真空设备503提供冷却液。
[0004]现有液冷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0005]①
温度较低的一次载冷剂在一次管路101内流动,流经换热器3时,将冷量传递至二次管路201中的二次冷媒处,自身温度升高,然后流出换热器3;经过后续的降温处理后,一次载冷剂会重新进入换热器3,由此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包括供一次载冷剂流动的一次管路(101)、供二次冷媒流动的二次管路(201)、驱使二次冷媒流动的主驱动装置(202)、用于进行一次载冷剂和二次冷媒的热量交换的换热器(3)、与所述二次管路(201)连通的泵前储液箱(203)以及与所述泵前储液箱(203)连通的抽真空设备(50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装置(202)的出口和所述泵前储液箱(203)的进口之间设有泄压管路(801),所述泄压管路(801)上设有泄压阀(8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设备(503)的排气口通过泵后气液分离器(504)与泵后储液箱(505)连通;所述泵后储液箱(505)的出口与所述抽真空设备(503)的补液口连通,所述泵后储液箱(505)的出口通过泵前补液阀(506)和所述泵前储液箱(203)的进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后储液箱(505)通过补液管路(602)连通至补液箱(601),所述补液管路(602)上设有外部补液阀(603)、补液驱动装置(604)和补液单向阀(6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装置(202)和泄压阀(802)之间的管段通过泵后补液阀(606)连通至所述外部补液阀(603)和补液驱动装置(604)之间的管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可靠性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后储液箱(505)还连接有排液管路(701),所述排液管路(701)上设有排液阀(70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的液冷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赛龙吕东建范轩李敏华乡建飞王招张新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