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丙酮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428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系统领域,尤其是一氯丙酮生产系统,包括精馏组件,精馏组件与上游的一氯丙酮工艺设备相连接,在所述精馏组件的下端安装有液相收集组件,在所述精馏组件的上端安装有气相收集组件,在所述精馏组件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加料管道,所述精馏组件用于将加料管道输送过来的物料实现蒸馏处理并实现气液分离。本系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废量大、变色等问题,改进了新的精馏方式,无需使用碳酸钙,可以达到直接提纯的目的,纯度可以达到行业标准:98%和染料级90%;本系统采用鼓泡+二级精馏的方式实现高效提纯,利用本系统生产的一氯丙酮的产品色度稳定,一般为无色到微黄色;整个过程中的固废量大大减少。整个过程中的固废量大大减少。整个过程中的固废量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氯丙酮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系统领域,尤其是一氯丙酮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氯丙酮在日光的作用下分解而生成催泪性极强的气体,是一种催泪性毒剂,其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
ꢀ‑
44.5、沸点(℃): 120;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其主要用作杀虫剂, 催泪剂, 也用于制药物等;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生产药物等等等、杀虫剂、香料、染料、干燥剂、抗氧化剂和乙烯型感光树脂等。也是合成呋喃环系的Feist

Benary合成中的试剂。
[0003]目前在一氯丙酮提纯时,须要用碳酸钙等碳酸盐进行处理,例如: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0810090842.5的专利公开文献中就公开了名称为:一种一氯丙酮的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其主要包括:采用塔式氯化,用加缚酸剂的方法控制反应料液PH值保持中性或弱酸性,减少反应过程中的付反应,提高丙酮反应转化率至98%,氯化终点温度105℃,反应液一氯丙酮含量94.2%;缚酸剂可以是氨、氨水、碳酸铵、 碳酸氢铵,碱金属氧化物、氢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氯丙酮生产系统,包括精馏组件,精馏组件与上游的一氯丙酮工艺设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精馏组件的下端安装有液相收集组件,在所述精馏组件的上端安装有气相收集组件,在所述精馏组件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加料管道,所述精馏组件用于将加料管道输送过来的物料实现蒸馏处理并实现气液分离,所述精馏组件采用多级蒸馏提取的方式实现气液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氯丙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组件包括一级精馏釜、二级精馏釜,一级精馏釜、二级精馏釜均配置电加热部件实现内部的加热升温控制;在所述一级精馏釜上安装有一级压力表、一级安全阀,在所述一级精馏釜的中部外侧连接所述加料管道,所述一级精馏釜的上端连接所述气相收集组件,所述所述一级精馏釜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级提馏管道与二级进料管道,所述一级提馏管道的末端与所述液相收集组件相连,所述一级提馏管道用于将一级精馏釜底部的浓缩液排出收集至液相收集组件内部,所述二级进料管道与所述二级精馏釜的进料口相连,在所述二级进料管道上安装有二级进料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氯丙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精馏釜包括二级釜体,在所述二级釜体的空腔的顶部密封安装有一活塞式端盖,在所述活塞式端盖的顶部安装有一竖直设置的控压缸,所述控压缸的活塞杆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塞式端盖的顶部中心,所述控压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二级釜体上,所述控压缸用于控制活塞式端盖的升降来控制二级釜体内部的容积空间以达到控制内部压力的目的,在所述活塞式端盖上连通有二级气相排出波纹管,所述二级气相排出波纹管,在所述二级釜体的底部通过一级提馏管道与所述液相收集组件相连接,在所述活塞式端盖上安装有用于监测二级釜体的空腔内压力的二级压力表、二级安全阀,所述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刚渠兵舰王永福窦金松翟占岭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正东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