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筋预制拼装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筋预制拼装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桥梁下部结构预制拼装而言,预制构件间连接的性能直接影响结构静动力响应,连接构造的安全性、耐久性、施工便利性和抗震性能,是限制预制拼装技术在桥梁下部结构中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依据桥型特点、施工条件和所处工程环境等因素,对装配式下部结构的桥墩与承台或桥墩与盖梁的连接构造提出了多种方案,应用较为广泛的有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机械连接等。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配合纵筋无粘结处理等方式,以上几种连接方式均能达到等同现浇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性能。需要注意的是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机械连接施工容差小,约为2cm,对预留纵筋连接段和承台预留竖向钢筋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筋预制拼装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柔性筋预制拼装连接构造用于实现预制桥墩和承台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筋预制拼装连接构造,用于实现预制桥墩(1)和承台(6)的连接,所述预制桥墩(1)上设置有预留纵筋连接段(2),承台(6)上设置有预留竖向钢筋连接段(5),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留纵筋连接段(2)、预留竖向钢筋连接段(5)、钢筋接头(3)、柔性筋(4),所述预留纵筋连接段(2)与预留竖向钢筋连接段(5)竖直方向相对齐,所述柔性筋(4)通过钢筋接头(3)连接预留纵筋连接段(2)和预留竖向钢筋连接段(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筋预制拼装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接头(3)与预留纵筋连接段(2)或预留竖向钢筋连接段(5)焊接或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筋预制拼装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当钢筋接头(3)与预留纵筋连接段(2)螺栓连接时,钢筋接头(3)的内径螺纹与预留纵筋连接段(2)的外径螺纹相同;当钢筋接头(3)与预留竖向钢筋连接段(5)螺栓连接时,钢筋接头(3)的内径螺纹与预留竖向钢筋连接段(5)的外径螺纹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筋预制拼装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接头(3)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连接预留纵筋连接段(2)或预留竖向钢筋连接段(5),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柔性筋(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筋预制拼装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单根柔性筋(4)连接单根预留纵筋连接段(2)和预留竖向钢筋连接段(5),柔性筋(4)分别连接与预留纵筋连接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辉,高奇,张霁颜,吴成峻,郝晨宇,侯力元,陈乐纯,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