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应充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适用的充电器在工作时都是通过导体(电源线)与需充电设备相连接,因 此可能存在电安全问题,而且经常会出现插接时接头接触不良,特别是在长期使用 后,可能产生接触不良等现象或故障。中国专利公告号CN2504773Y公开了一种无接触式充电器装置,具体介绍 了该无接触式充电装置包括一充电器和一电池包,在充电器内部分别设有超声波振 荡器及发射谐振器,电池包内载有接收谐振器,发射谐振器将超声波振荡器的超声波 磁波辐射于充电器外围,将可充电的电池包围在充电器外围区域上,其电池包上的接 收谐振器因而起了共振作用,整流后充入电池包。这种无接触式充电器装置可以实现 不需连接线路而达到对充电电池充电的目的,有由于这种充电器包括有超声波振荡 器、发射谐振器、接收谐振器、整流电路等,电路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将电转换成超 声波磁波,再由接收谐振器将磁波转换成电,这种方案,有一个较大的功率损耗,太 大的功率损耗将会使成本增加,很难让用户接收,另外该技术需要高频振荡,对 外会产生高频辐射,这可能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目前常用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充电器,包括与市电连接的接插件(1)及与需充电设备连接的充电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1)内部设有一降压整流电路(11)、一电磁波发射电路(12),其中市电与所述降压整流电路(11)的两输入端相连,所述降压整流电路(11)的两输出端与所述电磁波发射电路(12)的两输入端相连,所述电磁波发射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发射线圈(L1),该发射线圈(L1)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2)内,而发射线圈(L1)的外部包裹有一橡塑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充电器,包括与市电连接的接插件(1)及与需充电设备连接的充电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1)内部设有一降压整流电路(11)、一电磁波发射电路(12),其中市电与所述降压整流电路(11)的两输入端相连,所述降压整流电路(11)的两输出端与所述电磁波发射电路(12)的两输入端相连,所述电磁波发射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发射线圈(L1),该发射线圈(L1)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2)内,而发射线圈(L1)的外部包裹有一橡塑绝缘层。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整流电路(ll)包 括有第一降压电阻(R1)、第二降压电阻(R2)、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 D2),其中市电的一端连接第一降压电阻(R1)后与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市 电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降压电阻(R2)后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一整流二 极管(D1)的负极为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为所 述降压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