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传递线圈、移动终端、功率发送装置和功率传递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17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单元。该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单元包括扁平线圈、磁膜和漏磁通检测线圈。扁平线圈通过在基本平坦的平面上将导线绕制成螺旋形而形成。磁膜设置地使其覆盖扁平线圈的一个完整平面。漏磁通检测线圈设置在扁平线圈和磁膜的外边缘的外围,并且检测扁平线圈的漏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例如在对结合在小而薄的移动终端(例如移动电话 单元)中的蓄电池充电时利用电/f兹感应通过非接触式方法传递功率的非接触 式功率传递线圏单元。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其中结合有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圏单元 的移动终端,使用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向移动终端等传递功率的功率发送 装置,以及包括上述设备的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系统。
技术介绍
已知传递充电功率的现有系统用于例如通过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使用 电;兹感应对结合在移动终端中的蓄电池充电。公开号为2006-42519的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参见图2和图3)公开了将 扁平线圈(flat coil)用作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非^r触式功率传递线圏,该扁绝缘层的导线绕制成螺旋形而形成,其中移动终端例如为移动电话单元,其 可能需要制作地比较薄。该出版物还公开为了抑制由于将一个功率传递扁平 线圈和一个功率接收扁平线圏彼此面对放置时产生^f兹场所导致的不需要的辐 射,在每个线圈的与面对表面相对的表面上提供磁片从而完全覆盖上述相对 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当在功率发送侧的初级传递线圈和功率发送侧的次级传递线圈彼 此面对放置的状态下执行非接触式功率传递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单元,其包含: 扁平线圈,其通过在基本平坦的平面上将导线绕制成螺旋形而形成; 磁膜,设置该磁膜使其覆盖扁平线圈的一个完整平坦表面;以及 漏磁通检测线圈,其设置在扁平线圈和磁膜的外边缘的外围,并且检测 扁平线圈的漏磁通。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5-28 140893/071. 一种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单元,其包含扁平线圈,其通过在基本平坦的平面上将导线绕制成螺旋形而形成;磁膜,设置该磁膜使其覆盖扁平线圈的一个完整平坦表面;以及漏磁通检测线圈,其设置在扁平线圈和磁膜的外边缘的外围,并且检测扁平线圈的漏磁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单元,其中 漏磁通检测线圏由导线绕制至少一 圏而形成,并且具有比扁平线圏和磁膜大的直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单元,其中 漏磁通检测线圈由多个将导线绕制成螺旋形而形成的、并且设置在扁平线圈和i兹膜的外边缘的外围的小扁平线圈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圏单元,其中多个小扁平 线圈至少设置在与扁平线圏的中心轴相关的X和Y轴上的四个方向上。5. —种移动终端,其包含 蓄电池;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单元,其包括在基本平坦的平面上将导线绕制成 螺旋形而形成的扁平线圏、设置为覆盖扁平线圏的一个完整平坦表面的磁膜 以及设置在扁平线圈和磁膜的外边缘的外围并且检测扁平线圈的漏磁通的漏 ^兹通检测线圈,该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圏单元根据非接触式功率传递方法, 利用扁平线圏和设置在功率发送装置中用于发送功率的线圈之间的电磁感 应,从而根据非接触式功率传递方法接收从功率发送装置发送的功率;充电控制电路,其控制通过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单元的扁平线圏而接 收的功率对蓄电池的充电;以及信号发送单元,其将根据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单元的漏磁通检测线圏 所检测的漏磁通的信号发送至功率发送装置。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漏磁通检测线圏由导线绕制至少 一 圏而形成,并且具有比扁平线圏和磁 膜大的直径。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漏磁通4企测线圈由多个将导线绕制成螺旋形而形成的、并且设置在扁平 线圈和石兹膜的外边缘的外围的小扁平线圈组成。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多个小扁平线圈至少设置在与扁平线圈的中心轴相关的X和Y轴上的四个方向上。9. 一种功率发送装置,其包含端子安装架,其上安装有包括蓄电池的预定的移动终端; 非接触式功率传递线圈,其包括在基本平坦的平面上将导线绕制成螺旋 形而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博铃木邦治铃木克哉山崎学大西幸太依田健太郎近藤阳一郎神干基上条贵宏曾我部治彦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