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无人值守的直流电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019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无人值守的直流电源设备,采用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构成充电器,具有按恒流、恒压和涓流三种方式自动给蓄电池组充电,按季节温度变化自动补偿,过放电自动切断等功能。同时它给用电设备供电或断电,具有自动切换且无切换时间间隔的功能,及各种状态显示功能,从而确保了程控交换机、微机等用电设备不因瞬间停电而丢失存储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这些用电设备的工作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48伏直流电源,长期使用可无人值守。(*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源设备,特别是全自动无切换时间间隔的直流电源设备。现有技术中,如中国技术专利公报第3卷第51号上公开了申请为87201161的蓄电池充、放电自动控制装置、该自动控制装置由变压器、整流器、充电器、过放电自动切断电路,状态显示器和蓄电池组所组成。在该装置中,充电器采用晶体管网路。并用电压取样电路,状态维持记忆电路,电子放大电路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自动控制。其缺点是只能进行恒压充电,无法进行恒流和涓流充电,影响了向用电设备供电的质量;并且,该自动控制装置充电电压不能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对蓄电池进行补偿;另外该自动控制装置不同时具备蓄电池与用电设备之间供电或断电自动切换的功能。所以该自动控制装置无法做到长期使用而无人值守。又如中国技术专利公报第3卷第25号公开了申请号为86203470的阀值电压电源自动倒换装置。该装置虽然具有与用电设备在供电或断电时自动切换功能,但该装置不具备自动充电功能,所以该装置也不能做到全自动无人值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对充电电流、电压和涓流能进行控制,不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具备向蓄电池充电或蓄电池放电自动控制,以及蓄电池与用电设备之间供电或断电能自动切换,并且无切换时间间隔的全自动无人值守的直流电源设备。本技术的直流电源设备,其解决方案是该直流电源设备的充电器采用可自动转换进行恒流、恒压和涓流三种工作状态充电的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在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与蓄电池组电路间设置有构成反馈回路的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上串联有一用于季节温度补偿的热敏电阻;在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与蓄电池组电路间设置有构成反馈回路的恒流充电控制电路;在蓄电池组与用电设备之间设置有供电或断电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切换控制电路与用电设备直接用通控制信号的导线相连接。当交电供电时,通过变压、整流后的直流电经由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这时,恒流充电控制电路进行限流,使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按额定的恒流充电、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对充电电压进行控制,当蓄电池组电压达到充足的最高值,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将感受到这种情况并使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进入涓流浮动充电状态。季节温度补偿电阻对蓄电池组要求的温度特性进行自动补偿,使恒压、涓流充电达到充电的额定电压值。这样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就可自动按恒流、恒压、涓流三种工作状态给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当蓄电池组充电已达到额定电压时,该蓄电池组则处于备用工作状态,为了补偿蓄电池组由于自放电所造成的容量损失,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受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自动转换到对蓄电池组进行小电流的涓流浮动充电。浮动充电电压由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以使蓄电池组既不会过充又经常保持在满容量状态。当交电停电时,用电设备通过与切换控制电路相连接的导线将断电信号传给切换控制电路,切换控制电路立即动作并启动蓄电池组向用电设备供电。反之,则控制蓄电池组停止供电,在刚停电时,由于用电设备本身供电能延滞一段时间,而本技术采用的切换控制电路进行切换所需的时间比用电设备延滞供电的时间短,所以形成无切换时间间隔。当蓄电池组向用电设备供电过久,蓄电池组电压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过放电自动切断电路将自动切断输出,以保护和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对蓄电池组的充电设置了恒流充电控制电路,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并且使切换控制电路直接受用电设备所控制,同时还采用了过放电自动切断,所以本技术直流电源设备完全能做到充放电自动控制,不过充和过放,供电或断电自动切换,无切换时间间隔,电源使用寿命长,长期工作可无人值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方框图。(1)是变压器、(2)是整流器、(3)是充电器、(4)是恒流充电控制电路、(5)是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6)是季节温度补偿热敏电阻、(7)是蓄电池组、(8)是过放电自动切断电路、(9)是切换控制电路。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元件装配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面板布置图。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可结合图2进一步说明图2中该全自动无切换时间间隔的直流电源设备由变压器B、桥式整流器BG1~4、充电器、恒流充电控制电路、恒压和涓流充电控制电路、季节温度补偿热敏电阻、过放电自动切断电路、供电或断电自动切换控制电路、状态显示器和蓄电池组所组成。其中,充电器采用一个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JC、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JC上并联二只稳压二极管BG5、BG6,用以限制三端集成稳压器JC两端的电压差。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JC与蓄电池组电路间设置恒流充电控制电路,恒流充电控制电路采用一个高压三极管BG7和检测电阻R4构成,在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JC与蓄电池组电路间设置有由一个高压三极管BG8、调节电压的分压电阻R6、分流电阻R8所构成的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高压三极管BG8上并联二只保护二极管BG9、BG10,在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上串联一热敏电阻RM。由继电器J1、电容C3、一组稳压二极管BG14~16,电阻R13所组成的过放电自动切断电路可自动保护由于蓄电池组的过放电所造成蓄电池组的损坏。由高灵敏度继电器J2、电容C4、串联电阻R17组成的自动切换控制电路直接用导线与用电设备相连,可接收用电设备给出的断电信号,并立即启动蓄电池组向用电设备供电,反之,则断开蓄电池组以停止供电。在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JC与蓄电池组的充电电路上串联一单向二极管BG13,以防止交电中断时蓄电池组对主电路的反向放电。在充放电电路上分别并联有绿色发光管BG11,显示充电状况;绿色发光管BG22,显示放电状态;电压表CB,显示电压,红色发光管BG12,显示熔丝是否熔断。本实施例的工作状态是在交电供电时,通过变压、整流后的直流电经由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JC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在充电状态下,恒流充电控制电路的高压三极管BG7按蓄电池组的存储容量得以不同程度的导通,并通过检测电阻R4将充电电流控制在所需的恒定值。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中的高压三极管BG8由于E-B极的充电电流而得以导通,于是R8与R6并联,再串联上电阻R7和热敏电阻Rm从而确定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JC的输出电压。其中热敏电阻RM的作用是按蓄电池的温度特性进行补偿,而使蓄电池组的电压保持在最佳范围内。当蓄电池组已达到最佳电压时,BG8将感受到并开始截止,R8与R6断开,防止了过充电。随着时间的推移,因蓄电池组的自放电现象而会使电压下降,这时,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JC受恒压、涓流充电控制电路所控制而自动转入涓流浮动充电状态,使蓄电池组的电压经常保持在最佳范围内。本实施例中蓄电池组的标称电压值为48伏。在交电供电时,用电设备用本身的整流设备供给直流电,并向切换控制电路输出一直流电信号,这时该直流电信号经串联电阻R17加到继电器J2的线包上,J2吸动后,动合接点将输出断开,这样在有交电供电时,蓄电池组不对用电设备供电。当交电停电时,用电设备无直流电信号经串联电阻R17加到继电器J2的线包上,这时J2释放,J2的静合接点接通,蓄电池组即开始向用电设备供电。当交电恢复后,J2又吸合,静合接点断开,使蓄电池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无切换时间间隔的直流电源设备,由变压器(1)、整流器(*)、***、过放电自动切断电路(8)、切换控制电路(9)、状态显示电路(10)和蓄电池组(7)所组成,其特征是:充电器(3)采用可自动转换进行恒流、恒压和蜗流三种工作状态充电的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在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与蓄电池组(7)之间设置有构成反馈回路的由高压三极管、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所组成的恒压和涓流充电控制电路(5);在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与蓄电池组(7)之间设置有构成反馈回路的由高压三极管和检测电阻所组成的恒流充电控制电路(4);在蓄电池组(7)与用电设备之间设置有高灵敏度继电器、电容器和电阻所组成的切换控制电路(9),它与用电设备直接用通控制信号的导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无切换时间间隔的直流电源设备,由变压器(1)、整流器(2)、充电器(9)、过放电自动切断电路(8)、切换控制电路(9)、状态显示电路(10)和蓄电池组(7)所组成,其特征是充电器(3)采用可自动转换进行恒流、恒压和蜗流三种工作状态充电的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在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与蓄电池组(7)之间设置有构成反馈回路的由高压三极管、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所组成的恒压和涓流充电控制电路(5);在可调三端集成稳压器与蓄电池组(7)之间设置有构成反馈回路的由高压三极管和检测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源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涪江有线电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