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596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急灯,包括蓄电池、充电电路、切换电路、浮充电路、灯,其中充电电路主要由电容C↓[2]、整流桥堆Ⅱ、稳压二极管WD↓[2]、可控硅SCR、电阻R↓[8]、R↓[9]、二极管D↓[11]构成,断电开关电路主要由电容C↓[1]、C↓[3]、整流桥堆Ⅰ、电阻R↓[3]、R↓[4]、R↓[5]、R↓[6]、三极管BG↓[1]、BG↓[2]、二极管D↓[9]、稳压二极管WD↓[1]、继电器J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性能好、可靠性高,便于安装、存放的特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急灯,特别是一种断电后自动由蓄电池提供电源的应急灯。现有的应急灯,一般是由蓄电池、恒压充电电路、切换电路、浮充电路、灯构成,所采用的恒压充电电路构造复杂、制造成本高、可靠性差;主要由继电器组成的断电开关电路,无低电压断路保护,在外电网断电时继电器保持闭合,使蓄电池长期处于导通状态,不利于蓄电池的安全使用,且不便于安装、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能长期安全使用、便于安装、存放的应急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蓄电池、充电电路、切换电路、浮充电路、灯,其中充电电路主要由电容C2、整流桥堆II、稳压二极管WD2、可控硅SCR、电阻R8、R9、二极管D11构成,电容C2一端与外电网相接,另一端与整流桥堆II的输入端相接,蓄电池通过二极管D11与整流桥堆II的输出端相接,稳压二极管WD2一端通过电阻R8与整流桥堆II的输出端相接,一端则与可控硅SCR的控制极相接,可控硅一端则通过电阻R9与整流桥堆II的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地。切换电路主要由电容C1、C3、整流桥堆I、电阻R3、R4、R5、R6、三极管BG1、BG2、二极管D9、稳压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急灯,包括蓄电池、充电电路、切换电路、浮充电路、灯,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主要由电容C2、整流桥堆Ⅱ、稳压二极管WD2、可控硅SCR、电阻R8、R9、二极管D11构成,电容C2一端与外电网相接,另一端与整流桥堆Ⅱ的输入端相接,蓄电池通过二极管D11与整流桥堆的输入端相接,蓄电池通过二极管D11与整流桥堆Ⅱ的输出端相接,稳压二极管WD2一端通过电阻R8与整流桥堆Ⅱ的输出端相接,一端则与可控硅SCR的控制极相接,可控硅一端则通过电阻R9与整流桥堆Ⅱ的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地,切换电路主要由电容C1、C3、整流桥堆Ⅰ、电阻R3、R4、R5、R6、三极管BG1、BG2、二极管D9、稳压二极管WD1、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灯,包括蓄电池、充电电路、切换电路、浮充电路、灯,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主要由电容C2、整流桥堆II、稳压二极管WD2、可控硅SCR、电阻R8、R9、二极管D11构成,电容C2一端与外电网相接,另一端与整流桥堆II的输入端相接,蓄电池通过二极管D11与整流桥堆的输入端相接,蓄电池通过二极管D11与整流桥堆II的输出端相接,稳压二极管WD2一端通过电阻R8与整流桥堆II的输出端相接,一端则与可控硅SCR的控制极相接,可控硅一端则通过电阻R9与整流桥堆II的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地,切换电路主要由电容C1、C3、整流桥堆I、电阻R3、R4、R5、R6、三极管BG1、BG2、二极管D9、稳压二极管WD1、继电器J构成,其中C1分别与外电网、整流桥堆I的输入端相接,整流桥堆I的输出端分别与R3、C3、R4相接,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以钊何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灯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