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3994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系统用于将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向其中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再进行超高温气化生成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重整反应和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通过气体净化工序,制得净化氢气,净化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本申请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源,满足目前世界上所有环保标准的要求,而且可以将污泥转化为氢能源及各类有用的物质,具有良好的环保及经济价值。具有良好的环保及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氢能源
,特别涉及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的提速,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污泥急剧增加而又无法及时处理掉,将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焚烧法是污泥处置中最彻底的一种处理手段,可使污泥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无害化和减量化。从现有的污泥焚烧情况来看,由于焚烧温度低,极易产生含有二噁英的烟气,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城市污泥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在干燥状态下,每千克污泥含有2200大卡左右的热量,所以利用热化学转化法回收利用污泥中的能量成为了现在研究的热点,利用转化技术使污泥在高温下转化生成高品质的可燃性气体,如甲烷、氢气等,不仅避免了污泥处理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而且创造了额外的经济收益。但是目前通过污泥转化制氢不还存在一定问题,制氢效率不够高,并且制得氢气的后续应用也存在问题,尤其是氢气储存及运输过程中安全性及成本等问题还未得到很好地解决。
[0003]氢能利用技术,如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可以提供稳定、高效、无污染的动力,在电动汽车及移动装置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10年来,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投入了巨额资金来发展“氢能经济”,在大规模化氢制备、氢燃料电池等领域都有所突破。2015年世界主要汽车厂商(包括上汽)将批量生产氢燃料电池车。据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工程院的预测,氢燃料电池车将在15年至20年之内取代现有燃油车及混合动力车,在全球汽车市场居主导地位。此外,氢能技术还可用于备用电源、储能、削峰填谷式并网发电及分布式供能、助燃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可以预见,当氢能技术迅速完成市场化进程融入人们的生活后,国家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
[0004]氢能技术包括氢的规模制备、储存和运输、高效率使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环节,其中储存和运输是制约氢能技术应用发展的最大挑战和瓶颈。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在

253℃的液化氢或350~700个大气压下高压氢等储运技术,高压氢或液化氢技术及其应用所需能耗是制氢成本的20倍以上,且存在泄漏或储氢罐压力过高等安全隐患。如果能够将氢分子吸附在某种载体上,实现常温常压下的安全储存,待使用时,能将氢在温和条件下,可控地释放,则可有效地、安全使用氢能。因此,全球主要的工业国家都在研发基于常温常压的液态有机储氢技术。以德国为例,开发的液态有机储氢技术能够实现较温和条件下的吸、放氢循环,但释放的氢气时含有毒害燃料电池的副产物气体产生,同时存在容量低及使用不方便等重要缺陷;日本目前正在研发基于甲苯等传统有机材料的储氢技术,但脱氢温度过高(大于300℃),且同样存在副产物毒化燃料电池的问题。因而这两种常温常压液态有机储氢技术规模化应用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清洁高效的处理污泥,而且能够提高污泥转化再利用效率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内容,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
[0008]将干燥污泥在超高温下气化,生成混合气;
[0009]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先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再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
[0010]氢气通过气体净化工序,制得净化氢气,所述净化氢气纯度为75%~99.9%;
[0011]净化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在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
[0012]所述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Fe、Co、Ni、Mn、C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或者为Fe3O4、Co2O3、NiO、WO3、FeS、MoS2、WS2中的一种,载体为SiO2、Al2O3、TiO2或活性炭,选择性为70%~95%;
[0013]所述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Ru、Pt、P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载体为SiO2、Al2O3、TiO2或活性炭,选择性为70%~95%。
[0014]进一步的,污泥脱水碳化处理是将污泥含水量从60%降低至20%以下。
[0015]进一步的,水气变换反应温度为250~600℃。
[0016]进一步的,气化温度为1000~1600℃。
[0017]进一步的,在气化过程中补充高热值物质降低污泥自身消耗。
[0018]进一步的,气体净化工序在净化装置中进行,包括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和周期性吹扫工序,所述周期性吹扫工序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放空、吸附或燃烧,每1~10次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后进行一次吹扫工序。
[0019]进一步的,储氢载体为液态,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储氢组分,储氢组分为不饱和芳香烃或杂环不饱和化合物,且至少一种储氢组分为低熔点化合物,低熔点化合物的熔点低于80℃;所述加氢反应在加氢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为2~10MPa,加氢反应空速为0.2~2.5h
‑1,液体储氢载体和氢气的体积比500~950:1,反应温度为80~200℃。
[0020]一种用于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系统,包括:脱水碳化装置、超高温气化炉、重整装置、水气变换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加氢反应釜;
[0021]其中所述脱水碳化装置用于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
[0022]所述超高温气化炉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超高温气化,生成混合气;
[0023]所述重整装置用于将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
[0024]所述水气变换装置用于将粗合成气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
[0025]所述气体净化装置用于将水气变换反应制得的氢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及周期性吹扫后制得净化氢气,每1~10次脱硫、脱硝处理后进行一次周期性吹扫,所述净化氢气纯
度为75%~99.9%;
[0026]所述加氢反应釜用于将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
[0027]进一步的,加氢反应釜为固定床冷管反应器、固定床列管式反应器、固定床冷激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输送床反应器或浆态床反应器;采用水浴、油浴、通入冷氢气或者通入惰性气体为加氢反应釜保持反应温度在80~200℃。
[0028]进一步的,气体净化装置包括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和周期性吹扫装置。
[002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0030]1.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污泥的循环利用,无排放,无填满,并且将污泥转化直接制成氢油,大幅提高了污泥的利用价值,氢油在常温常压下即可以安全的储存和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将干燥污泥在超高温下气化,生成混合气;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先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再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通过气体净化工序,制得净化氢气,所述净化氢气纯度为75%~99.9%;净化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在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所述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Fe、Co、Ni、Mn、C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或者为Fe3O4、Co2O3、NiO、WO3、FeS、MoS2、WS2中的一种,载体为SiO2、Al2O3、TiO2或活性炭,选择性为70%~95%;所述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Ru、Pt、P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载体为SiO2、Al2O3、TiO2或活性炭,选择性为70%~9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碳化处理是将污泥含水量从60%降低至2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废弃物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变换反应温度为250~6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温度为1000~16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气化过程中补充高热值物质降低污泥自身消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工序在净化装置中进行,包括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和周期性吹扫工序,所述周期性吹扫工序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放空、吸附或燃烧,每1~10次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后进行一次吹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吴程寒松唐凤金程正中汪泉杨绪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