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装置及桌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81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及桌子,该桌子包括设置于下方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个用于支撑物体远离承载面的支撑柱和与支撑柱连接的第一横梁组,所述第一横梁组包括与支撑柱数量相同的第一连接梁,各支撑柱成间隔竖直环绕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梁横向布置于支撑柱所环绕空间内,各第一连接梁的一端均与一支撑柱对应连接,各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端均与临近该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第一连接梁中部连接,各第一连接梁位于同一平面且依次连接围绕形成一封闭多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临近该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第一连接梁中部连接将各支撑柱相连,连接梁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柱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具有便于人们活动的效果。有便于人们活动的效果。有便于人们活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装置及桌子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桌子。

技术介绍

[0002]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种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桌子就是家具中的一种,桌子是一种常用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可以在上面放东西、做事情、吃饭、写字、工作等,是由光滑平板、腿和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家具,在语文中亦可作名词,为了迎合大众需求,桌子的类型丰富多样,桌子按需求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比如办公桌、餐桌、课桌、电脑桌、讲桌等。
[0003]目前的桌子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桌子的各支撑柱独立分布于桌面下方时容易导致桌子的稳定性较差,桌子上的东西放置不稳定,使桌子的实用性降低,于是人们设计了将各个支撑柱通过连接杆的方式连接,以提高桌面板下方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0004]现有技术公开的桌子及桌子下方的支撑装置中,虽然设置有用于连接各个支撑柱的连接杆,但连接杆的两端普遍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柱连接,虽达到了一定的提高稳定性的效果,但在使用时还存在着活动空间较小,令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下肢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便于人们活动或使用,若使用较少的连接杆仅连接其中部分支撑柱,又不能使支撑装置及桌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无法稳定承载菜品或生活用品,不能为人们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桌子,通过支撑装置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临近该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第一连接梁中部连接将各支撑柱相连,连接梁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柱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具有便于人们活动的效果。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个用于支撑物体远离承载面的支撑柱和与支撑柱连接的第一横梁组,所述第一横梁组包括与支撑柱数量相同的第一连接梁,各支撑柱成间隔竖直环绕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梁横向布置于支撑柱所环绕空间内,各第一连接梁的一端均与一支撑柱对应连接,各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端均与临近该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第一连接梁中部连接,各第一连接梁位于同一平面且依次连接围绕形成一封闭多边形。
[0007]优选地,还包括位于第一横梁组上方的第二横梁组,所述第二横梁组包括与支撑柱数量相同的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柱连接。
[0008]优选地,各第二连接梁位于同一平面且围绕形成一封闭多边形。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两端分别设有榫头,所述支撑柱及第一连接梁中部设有与所述榫头相适配的榫槽。
[0010]优选地,包括八个支撑柱、八个第一连接梁以及八个第二连接梁,所述支撑柱通过
所述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连接。
[001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桌子,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和连接于支撑装置顶端的桌板,所述支撑柱沿桌板周向间隔布置。
[0012]优选地,所述桌板包括多个外桌面以及对应各支撑柱设置于外桌面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面与外桌面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连接杆的底面较外桌面的底面凸出,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连接杆底部。
[0013]优选地,所述桌板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外桌面外侧的外沿、安装于所述外桌面内侧的内沿以及安装于所述内沿内侧的内桌面,所述外沿与内沿的底面凸出于所述外桌面和内桌面的底面,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沿与内沿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内沿内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杆,所述内桌面安装于所述内沿内侧时内桌面的底面与所述支撑杆的顶面抵靠。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两端设为榫头,所述内沿外侧及外沿内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榫头相适配的榫槽。
[0016]本技术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连接梁将间隔竖直环绕布置的支撑柱连接,第一连接梁远离支撑柱的一端相对于连接支撑柱的一端更靠近支撑柱所环绕的空间内侧,从而使支撑柱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梁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以达到便于人们活动的效果,各第一连接梁位于同一平面且依次连接围绕形成一封闭多边形,使各支撑柱通过第一连接梁连接后的受力较均衡,具有提高支撑装置稳定性的效果。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一种支撑装置及桌子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一种支撑装置及桌子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1]图3为一种支撑装置及桌子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4为一种支撑装置及桌子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5为一种支撑装置及桌子实施例二的桌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用于支撑物体远离承载面的支撑柱和与支撑柱连接的第一横梁组,所述第一横梁组包括与支撑柱数量相同的第一连接梁,各支撑柱成间隔竖直环绕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梁横向布置于支撑柱所环绕空间内,各第一连接梁的一端均与一支撑柱对应连接,各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端均与临近该第一连接梁的另一第一连接梁中部连接,各第一连接梁位于同一平面且依次连接围绕形成一封闭多边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一横梁组上方的第二横梁组,所述第二横梁组包括与支撑柱数量相同的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支撑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二连接梁位于同一平面且围绕形成一封闭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两端分别设有榫头,所述支撑柱及第一连接梁中部设有与所述榫头相适配的榫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八个支撑柱、八个第一连接梁以及八个第二连接梁,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霖徐荣桃徐展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