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多坐姿的支撑结构和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657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6: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适应多坐姿的支撑结构和椅子,其中支撑结构包括用于乘坐的第一支撑体和用于倚靠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布置在第一支撑体上方的抵靠杆和连接在抵靠杆与第一支撑体之间的支杆组件;所述抵靠杆包括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布置在第一支撑体上方的后部,第二抵靠部布置在第一支撑体上方的左部或右部,所述第二抵靠部的后端与第一抵靠部的其中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体与第一支撑体围绕形成用于容纳人体的坐靠区域,所述坐靠区域上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分别相对布置的两侧设置为开放敞口。该支撑结构能够方便乘坐者随意调整、变换坐姿,大大提升了乘坐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适应多坐姿的支撑结构和椅子


技术介绍

1、椅子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坐具,一般具有椅座、靠背和扶手,按照其使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办公椅、餐椅、吧椅、休闲椅、躺椅、专用椅、儿童椅等,舒适度是人们挑选椅子的主要考虑因素,舒适度体现在人们就坐于椅子上时身体与椅子接触面的直接感受,以及人们的身体保持在椅子上的乘坐姿势。

2、现在市面上的椅子,一般都是采用椅座后侧设置靠背、椅座左右两侧设置扶手的结构,乘坐时人们的身体只能靠在后侧、不能靠在左侧或右侧,且腿部只能放置在前侧、不能放置在左侧或右侧,严重阻碍了人们调整坐姿的自由性,影响了乘坐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应多坐姿的支撑结构和椅子,能够方便乘坐者随意调整、变换坐姿,大大提升了乘坐的舒适度。

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适应多坐姿的支撑结构,包括用于乘坐的第一支撑体和用于倚靠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布置在第一支撑体上方的抵靠杆和连接在抵靠杆与第一支撑体之间的支杆组件;所述抵靠杆包括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布置在第一支撑体上方的后部,第二抵靠部布置在第一支撑体上方的左部或右部,所述第二抵靠部的后端与第一抵靠部的其中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体与第一支撑体围绕形成用于容纳人体的坐靠区域,所述坐靠区域上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分别相对布置的两侧设置为开放敞口。

3、优选的,所述抵靠杆设置为弧形杆结构,所述第二抵靠部的后端与第一抵靠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的圆心分别位于其内侧方。

4、优选的,所述第一抵靠部设置为圆弧结构,且相对第一支撑体呈左右对称布置。

5、优选的,所述支杆组件包括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上端与第一抵靠部和/或第二抵靠部相连,下端与第一支撑体相连。

6、优选的,所述支杆组件包括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上端与第一抵靠部上靠近其自由端布置的第一位置相连,下端与第一支撑体相连,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一抵靠部自由端间隔布置、并在第一位置与第一抵靠部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一抓握部,所述第二支杆、第二抓握部和第一支撑体相互围绕形成与开放敞口连通的第一扩展敞口。

7、优选的,所述抵靠杆还包括连接在第二抵靠部前端的第三抵靠部,所述第三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的前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三抵靠部的圆心位于其外侧方。

8、优选的,所述支杆组件包括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上端与第二抵靠部和/或第三抵靠部上的第二位置相连,下端与第一支撑体相连,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三抵靠部自由端间隔布置、并在第二位置与第三抵靠部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二抓握部,所述第三支杆、第二抓握部和第一支撑体相互围绕形成与开放敞口连通的第二扩展敞口。

9、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杆包括与第三抵靠部相连的第一支部、与第一支撑体相连的第二支部、和两端分别与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相连的第三支部,所述第二支部布置在第一支部的后方。

10、优选的,所述抵靠杆相对第一支撑体倾斜布置,且抵靠杆相对第一支撑体的高度差从后向前逐渐减小。

1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椅子,包括上述的支撑结构和用于支撑所述支撑结构远离介质表面的至少三个支腿杆,所述支腿杆的上端与第一支撑体和/或支杆组件相连;所述第一支撑体设置为方形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第三直边和第四直边,所述第一抵靠部布置在第一直边的上方,所述第二抵靠部布置在第二直边的上方,所述开放敞口布置在第三直边和第四直边的上方。

12、本技术公开的可适应多坐姿的支撑结构,通过在第一支撑体上方后部设置第一抵靠部、在第一支撑体上方左部或右部设置第二抵靠部、在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相对布置的两侧设置开放敞口,使得乘坐者可以选择将身体倚靠在后部的第一抵靠部上,也可以选择将身体倚靠在左部或右部的第二抵靠部上,可以选择将腿部经开放敞口放置在第一支撑体的前侧方,也可以选择将腿部经开放敞口放置在第一支撑体上与第二抵靠部相对布置的左侧方或右侧方,从而适应多种不同坐姿,能够方便乘坐者随意调整、变换坐姿,大大提升了乘坐的舒适度。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适应多坐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乘坐的第一支撑体和用于倚靠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布置在第一支撑体上方的抵靠杆和连接在抵靠杆与第一支撑体之间的支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杆设置为弧形杆结构,所述第二抵靠部的后端与第一抵靠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的圆心分别位于其内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靠部设置为圆弧结构,且相对第一支撑体呈左右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组件包括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上端与第一抵靠部和/或第二抵靠部相连,下端与第一支撑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组件包括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上端与第一抵靠部上靠近其自由端布置的第一位置相连,下端与第一支撑体相连,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一抵靠部自由端间隔布置、并在第一位置与第一抵靠部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一抓握部,所述第二支杆、第二抓握部和第一支撑体相互围绕形成与开放敞口连通的第一扩展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杆还包括连接在第二抵靠部前端的第三抵靠部,所述第三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的前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三抵靠部的圆心位于其外侧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组件包括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上端与第二抵靠部和/或第三抵靠部上的第二位置相连,下端与第一支撑体相连,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三抵靠部自由端间隔布置、并在第二位置与第三抵靠部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二抓握部,所述第三支杆、第二抓握部和第一支撑体相互围绕形成与开放敞口连通的第二扩展敞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杆包括与第三抵靠部相连的第一支部、与第一支撑体相连的第二支部、和两端分别与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相连的第三支部,所述第二支部布置在第一支部的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杆相对第一支撑体倾斜布置,且抵靠杆相对第一支撑体的高度差从后向前逐渐减小。

10.一种椅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和用于支撑所述支撑结构远离介质表面的至少三个支腿杆,所述支腿杆的上端与第一支撑体和/或支杆组件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多坐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乘坐的第一支撑体和用于倚靠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布置在第一支撑体上方的抵靠杆和连接在抵靠杆与第一支撑体之间的支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杆设置为弧形杆结构,所述第二抵靠部的后端与第一抵靠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的圆心分别位于其内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靠部设置为圆弧结构,且相对第一支撑体呈左右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组件包括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上端与第一抵靠部和/或第二抵靠部相连,下端与第一支撑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组件包括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上端与第一抵靠部上靠近其自由端布置的第一位置相连,下端与第一支撑体相连,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一抵靠部自由端间隔布置、并在第一位置与第一抵靠部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一抓握部,所述第二支杆、第二抓握部和第一支撑体相互围绕形成与开放敞口连通的第一扩展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霖徐荣桃徐展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