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方法及电池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372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电方法,用以对一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动作。当该充电电池连接于一充电器时,提供一预定充电电能电位予该充电电池,用以进行第一充电程序。当该充电电池再次连接于该充电器上时,获得该充电电池的一使用值,并提供一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予该充电电池,用以进行一第二充电程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充电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充电电池充电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也趋向于轻、薄、短、小的特性发展。而在许 多电子产品中,经常会利用充电电池来提供该电子产品所需的电能,尤其是在 移动式电子产品(如手机或是电动车)中,更是只能依赖充电电池来供应电能。 为使电子产品所够正常运作,则需在充电电池的电力耗尽前,对充电电池进行 充电动作。但在充电过程中,若充电电量及充电时间控制不当,易造成资源浪 费,更会影响充电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及电池充电系统,使得充电电池在电 力耗尽前得到更为有效的充电动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当一充电电池连接于一充电器时,提供一预定充电电能电位(charge level)予该充电电池,用以进行一第一充电程序。当该充 电电池再次连接在该充电器上时,获得该充电电池的一使用值,并提供一第一 调整充电电能电位予该充电电池,用以进行一第二充电程序。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系统,包括一电能输出单元、 一控制单元以及 一测量单元。当一充电电池连接该电能输出单元时,该控制单元触发该电能输 出单元,用以对该充电电池进行一第一充电程序。当该充电电池再次连接该电能输出单元时,测量单元获得该充电电池的一使用值。在该使用值被获得后, 该控制单元再次触发该电能输出单元,用以对该充电电池进行一第二充电程 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以及电池充电系统, 在充电电池再次连接在该充电器上时对充电电池使用值进行获取,并针对前次充电程序以及使用情况进行再次充电,实现对充电电池更具针对性且更有效的 充电,从而节约能源且增加充电电池的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 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充电系统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200:电池充电系统;210:电能输出单元;220:控制单元;230:测量单元;231:电压测量模块;232:剩余电量估测模块;233:信号控制模块;234:充放电监控模块;S110 S140: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判断一充电电池是否与一充电器连接(步骤S110)。若充电器尚未与充电电池连接时,则继续执行步骤S110。当充电电池与充电器连接时,则提供一预定充电电能电位予充电电池,用以进行第一充电程序(步骤S120)。在进行完第一充电程序后,使用者可从充电器中取出充电电池并使用该电池。该预定充电电能电位可为电流电位(current level)或是电压电位(voltage level)。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当充电电池的电压尚未达到一电压设定值时,可 利用一固定的电流电位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当充电电池的电压达到该电压设定值时,则可改利用一固定的电压电位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随着充电电池的 容量上升,提供给充电电池的电流电位会随之减少。当充电电池接收到的电流 达到一电流设定值时,则停止提供该电压电位予充电电池。接着,判断充电电池是否再次连接充电器(歩骤S130)。若充电电池尚未再次连接充电器时,则继续执行步骤sno。若充电电池再次连接充电器时,则 测量充电电池的一使用值,并提供一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予充电电池,用以进行一第二充电程序(步骤S140)。步骤S140所得到的使用值可为,进行该第 -充电程序的时间、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remaining capacity)、充电电池的开 回路电压(OCV)或是充电电池的内阻。在--可能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与该使用值有关。举例而言, 根据所获得的使用值,动态地调整第一充电程序时所提供的预定充电电能电 位。调整后的结果即为第二充电程序所提供的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假设,在进行完第一充电程序后,充电电池具有一第一充电容量电位 (capacity level);在进行完第二充电程序后,充电电池具有 -第二充电容量电 位。当充电电池的使用值小于一第一预设值时,可通过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 使得第二充电容量电位大于第一充电容量电位。当使用值大于一第二预设值 时,通过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使得第二充电容量电位小于第一充电容量电 位,其中第二充电容量电位需大于一下限充电电位。在此例中,第一预设值可 等于第二预设值。另外,在第一及第二充电程序中,并非持续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动作。 以第一充电程序为例,在进行第一充电程序时,只有在一第一期间,才对充电 电池进行充电;而在一第二期间,停止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举例而言,由于 充电电池只有在接收到预定充电电能电位时,才能进行充电的动作。因此,提 供预定充电电能电位予充电电池的期间可称为该第一期间。在停止提供预定充 电电能电位予充电电池之后,并且在充电电池脱离充电器之前的期间可称为第 一充电程序的该第二期间。第一及第二期间的时间总合即为第一充电程序的持 续时间。同样地,在第二充电程序中,亦非持续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在进行 第二充电程序时,只有在一第三期间,才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而在一第四期 间,停止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可通过检测第一充电程序的持续时间,而获得充电电池的使用值,并且根据所获得的使用值,调整第二充电程序的第三期间的持续 时间。举例而言,若使用值(即第一充电程序的持续时间)大于一预设值时,则 第三期间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期间的持续时间;若使用值小于该预设值时,则 第三期间的持续时间小于第 一 期间的持续时间。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充电程序中的第一或第二期间的长短, 而获得充电电池的使用值。在此例中,根据所获得的使用值,便可控制第二充 电程序的第三期间的长短。举例而言,若第一充电程序中的第二期间(即停止 对充电电池充电,并且充电电池未脱离充电器的时间)大于一预设值时,表示 充电电池滞留于充电器的时间较长。因此,可增加第二充电程序中的第三期间 的持续时间。由于第三期间的持续时间取决于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的大小, 因此,需提供一较小的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方可拉长第三期间的持续时间。 当利用一较小的电能电位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动作时,可增加充电电池的寿人 口P o在其它实施例中,在提供该预定充电电能电位予该充电电池的期间,若充 电电池突然脱离充电器时,将中断充电动作,使得充电电池无法被充电至一预 设容量。因此,在进行第二充电程序前,先检测充电电池实际接收到该预定充 电电能电位的时间,并根据检测的结果,调整第二充电程序的第三期间的持续 时间。举例而言,若充电电池接收该预定充电电能电位的持续时间小于一预设 时间值时,则在第二充电程序中,提供一较大的充电电能电位,以縮小第三期 间的持续时间,使用充电电池储存较多的电能。另外,除了在歩骤S140获得充电电池的一使用值,亦可在进行第一充电程序前,检测充电电池,以获得一先前值。因此,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第二充电程序所提供的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与该使用值及先前值有关。在此例中,第 一 调整充电电能电位由该使用值及该先前值的权重平均值(weightingaverage)所决定。权重平均值(^J的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一充电电池连接于一充电器时,提供一预定充电电能电位予该充电电池,用以进行一第一充电程序;以及 当该充电电池再次连接在该充电器上时,获得该充电电池的一使用值,并提供一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予该充电电池,用以进行一第二充电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一充电电池连接于一充电器时,提供一预定充电电能电位予该充电电池,用以进行一第一充电程序;以及当该充电电池再次连接在该充电器上时,获得该充电电池的一使用值,并提供一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予该充电电池,用以进行一第二充电程序。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定充电电能电位及该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为一电流电位或一电压电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值为进行该第一 充电程序的时间。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充电程序中的 一第一期间,对该充电电池充电,在该第一充电程序中的一第二期间,停止对 该充电电池充电。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值为该第一或第 二期间的持续时间。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二充电程序中的 一第三期间,对该充电电池充电,在该第二充电程序中的一第四期间,停止对 该充电电池充电。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期间的持续时间 与该使用值有关。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使用值大于一预设 值时,该第三期间的持续时间大于该第一期间的持续时间;当该使用值小于该 预设值时,该第三期间的持续时间小于该第一期间的持续时间。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 位与该使用值有关。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在进行该第 一充电程序前,检测该充电电池,用以获得一先前值。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充电电能 电位与该使用值及该先前值有关。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充电电能 电位由该使用值及该先前值的一权重平均值所决定。13.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完该第一充电 程序后,该充电电池具有一第一充电容量电位,在进行完该第二充电程序后, 该充电电池的电压具有一第二充电容量电位。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根据该使用值,调整该预定充电电能电位,以产生该第一调整充电电能电位。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使用值小于一第 一预设电位时,该第二充电容量电位大于该第--充电容量电位;当该使用值大 于一第二预设电位时,该第二充电容量电位小于该第一充电容量电位。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充电容量电位 大于一下限充电电位。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设电位等于 该第二预设电位。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检测一触发 信号。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该第二充电程 序前,若该触发信号被触发时,则将一最大充电电能电位作为该第一调整充电 电能电位。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完该第二充电 程序后,若该充电电池再次被连接该充电器时,则提供一第二调整充电电能电 位予该充电电池,用以进行一第三充电程序。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该第二充电程 序前,若该触发信号在一预设时间内被触发的次数达到一预设次数时,则将该 最大充电电能电位作为该第一及第二调整充电电能电位。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值为该充电电 池的一剩余电量、 一开回路电压、 一充电时间或是一内阻。23. —种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能输出单元;一控制单元,当一充电电池连接该电能输出单元时,该控制单元触发该电能输出单元,用以对该充电电池进行一第一充电程序;以及一测量单元,当该充电电池再次连接该电能输出单元时,获得该充电电池的一使用值,其中,在该使用值被获得后,该控制单元再次触发该电能输出单 兀,用以对该充电电池进行一第二充电程序。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充电电池连 接该电能输出单元时,该控制单元提供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中周裕福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