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转炉生产周期提高转炉生产效率的生产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转炉生产周期提高转炉生产效率的生产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标国内先进钢铁企业,随着各台铸机产能的提升,为实现铸机稳产高产,转炉生产环节尤为重要,转炉生产效率的提升势在必行,意义重大,目前转炉冶炼效率低,转炉冶炼周期长,不能满足铸机提产能的需求,特以转炉热平衡、物料平衡计算为基础,需开展缩短冶炼周期攻关工作。
[0003]低铁耗高效率转炉炼钢技术难点分析。低铁耗(铁耗<900kg/t)冶炼条件下,转炉熔池前期温度低,传统工艺只能采取钙质成渣路线,化渣速度慢,石灰利用率低,脱磷效果差。低铁耗受热平衡限制,化渣辅料加入量有限,需要依靠调整枪位和提高供氧强度促进化渣,爆发性喷溅发生几率增加,温度损失加大,恶化钢铁料消耗等经济技术指标,转炉纯供氧时间延长,不利于快节奏生产。转炉终点控制不稳定,C
‑
T一倒双命中率降低,后吹增加冶炼周期,同时终点氧、氮含量高,影响钢水质量。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转炉生产周期提高转炉生产效率的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低铁耗高效率转炉炼钢技术措施S1.1:添加转炉热源,利于热量平衡开发转炉热源剂,包括硅铁、碳化硅、块煤、焦炭、硅碳球,其中硅铁发热量约为块煤的3.1倍,碳化硅发热量约为焦炭的3.1倍,焦炭发热量约为块煤的1.5倍,硅碳球发热量约为焦炭的2.8倍;经热量计算,1kg块煤能熔化废钢4.8
‑
5.5kg;转炉热源剂的加入时机及加入量控制方法如下:在转炉初渣形成后开始分批加入,每批加入量不超过200kg,批料间的相邻时间间隔不小于1min;在吹氧10min以内要全部加完;每批料加入前,枪位适当提高30
‑
100mm;S1.2:改善铁水条件,采用精料方针,减少转炉渣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铁水条件,提高铁水[Si]在0.3%
‑
0.6%之间的比率达到80%以上;采取铁水高扒渣比率措施,提高铁水扒渣比率达到90%以上,降低高炉渣的影响;采取精料方针,要求石灰的有效CaO控制在85%以上,使用活性度高的高效石灰,减少渣量,即保证转炉脱磷效果,又提高冶炼过程石灰利用率,实现少渣冶炼的目标,提高转炉生产效率;S1.3:提高转炉供氧强度,缩短吹炼时间采用高供氧强度3.3
‑
3.6Nm3/(t
·
min),促进渣料的溶解和传质,快速形成具有适当碱度、过热度、氧化性和流动性的炉渣,促进渣钢之间的反应,从而具备良好的脱磷、脱硫能力;在满足氧枪顶吹阀门站条件前提下,通过喷头优化改造提高供氧强度,具体措施:马赫数由2.0提高到2.05,喷孔夹角由12.5
°
提高到13.5
°
,其中200吨以上的大型转炉提高到15
°
,实现低氧压大流量工艺操作,通过枪位控制可保证冲击深度的前提下增大了氧枪喷头冲击面积,强化了化渣效率,降低冶炼时间0.5min左右,降低了冶炼周期;S1.4:优化加料控制,保障冶炼过程平稳进行转炉冶炼过程加料时,在冶炼初期加入石灰总量的一半左右,不可大于总量的2/3,剩余的石灰采用多批次、小批量加入,一般按时间3
‑
5次加入完成,避免结坨、返干,保持温度均匀提升;S1.5:优化枪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望才,梁志刚,麻晓光,张昭,张怀军,韩春鹏,张胤,王文义,王立军,李东明,王宏盛,赵鸣,付海东,陈晓刚,徐涛,赵永军,田野,张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