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摩擦阻尼器及其耗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减小工程结构地震响应的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摩擦阻尼器及其耗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地震都是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且地震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抗震技术的不断进步,结构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好,但烈度较高的地震仍然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于是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开始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发展,通过在建筑物中安装耗能减震设备(如阻尼器),来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从而使结构在地震用下的振动响应减小。利用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在大震作用下主结构可以保持在弹性状态,而阻尼器允许发生较大变形。
[0003]传统摩擦型阻尼器是一种可发生位移、改变形状的构件,板与板之间的摩擦力取决于压力,压力可通过摩擦高强型螺栓调节大小,作用机制简单灵活,应用比较广泛。但是传统的摩擦阻尼器往往存在起滑力设置过大的问题,以至在小震作用时阻尼器无法先于结构发生作用,出现了结构破坏先于阻尼器作用的现象;或存在摩擦阻尼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称布置的上外盖板和下外盖板,两个外盖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紧固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上外盖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外盖板的上端面相对应所述第一凹槽位置处设有第二凹槽;核心阻尼板,夹设在所述上外盖板和下外盖板之间,核心阻尼板上相对所述凹槽的位置设有第一通槽;所述上外盖板、下外盖板和核心阻尼板组合后,所述第一通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中空隔腔,所述中空隔腔内放置弹性预压单元,弹性预压单元始终处于受压状态,且初始预紧力大于阻尼器的摩擦力;所述核心阻尼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二通槽,所述中空隔腔包括多个,多个中空隔腔以所述第二通槽呈中心对称布置;辅助阻尼板,包括两个,分别是位于所述上外盖板和核心阻尼板之间的第一辅助阻尼板、以及位于所述下外盖板和核心阻尼板之间的第二辅助阻尼板;所述上外盖板、第一辅助阻尼板、第二辅助阻尼板以及下外盖板上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紧固件穿过的螺栓孔组,螺栓依次穿过上外盖板上的第一螺栓孔组、第一辅助阻尼板上的第二螺栓孔组、第二通槽、第二辅助阻尼板上的第三螺栓孔组以及下外盖板上的第四螺栓孔组后将上外盖板、第一辅助阻尼板、核心阻尼板、第二辅助阻尼板以及下外盖板固定为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螺栓孔组两端螺栓孔最外端的距离,以保证核心阻尼板在发生位移时,有较大的位移容许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阻尼板的宽度等于上外盖板的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