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稀疏TOPS-SAR成像模式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587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稀疏T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系统模式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主动式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在灾情预测、地质探测以及情报侦察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TOPS(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模式是一种SAR宽测绘带工作模式。当SAR工作在TOPS模式时,通过波束在方位向的快速扫描,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方位向的大范围观测;通过在距离向子测绘带之间的波束切换可以提高SAR在距离向的观测范围。相比起ScanSAR模式中把合成孔径时间分给每个子测绘带,TOPS SAR通过在航迹向上控制天线的波束进行扫描,使每个目标都可以快速的经历几乎相同的天线方向图加权,从而实现对扇贝效应的有效抑制。
[0004]稀疏SAR成像是雷达成像领域的新理论、新体制和新方法。与传统SAR相比,稀疏SAR成像系统在降低系统数据量和复杂度方面具有更大潜力,可以在许多方面提高系统性能,如对方位和距离采样率的要求更低、分辨能力更高、模糊度更低等。
[0005]将稀疏SAR成像系统与TOPS工作模式结合,可以在不改变雷达硬件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雷达系统性能,获取更大的测绘带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实现方法,在不改变现有雷达硬件设备的基础上,直接降低SAR方位向采样频率,经过恰当的波位设计获取更大的测绘带宽,提升TOPS模式宽测绘带的优势。
[0007]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构建TOPS

SAR系统波位选择示意图,得到合成孔径雷达的入射角和脉冲重复频率;
[0009](2)设计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波位,并计算相关参数;
[0010](3)构建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阵列天线方向图模型;
[0011](4)构建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扫描时序模型。
[0012]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合成孔径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满足:
[0013][0014][0015][0016]其中,R0和R
N
为测绘带斜距的最小值和最大值,c为光速,Int(
·
)表示取其整数部分,Frac(
·
)表示取其分数部分,τ
p
为脉冲宽度,τ
RP
是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记录在脉冲周期间隔留出的时间间隔;
[0017]为保证星下点回波不落在接收窗内,合成孔径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同时满足:
[0018][0019][0020]其中,H为卫星高度,j为脉冲号,j=0表示想要的脉冲,j为正整数时表示想要脉冲之前的干扰脉冲,j为负整数时表示想要脉冲之后的干扰脉冲。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实现过程如下:
[0022]以降采样比设为75%进行设计,天线高度不变,脉冲宽度增加,峰值发射功率不变;通过步骤(1)获得的入射角和脉冲重复频率,根据卫星高度和卫星速度这些卫星参数,计算中心入射角、中心斜距、等效速度和测绘带宽度。
[00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通过以下公式实现:
[0024][0025][0026][0027][0028]其中,λ为波长,N为天线方位向子阵个数,L
ae
为单阵元天线方位向尺寸,θ为目标的观测角,θ
p
为波束的扫描角,Δt为脉冲从发射到被接收的时间延迟。
[002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实现过程如下:
[0030]简化步骤(3)获取的天线方向图模型为:
[0031][0032]其中,t
a
代表方位慢时间,L
a
为天线方位向尺寸,V
s
为SAR平台运动速度,为转向角速率,R0为SAR平台飞行轨迹到距离向测绘带中心处的最短斜距;
[0033]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的方位向分辨率可以表示为:
[0034][0035]其中,ρ为方位向分辨率,θ0为方位向波束宽度;
[0036]为保证系统做到连续测绘,需满足:
[0037][0038][0039]其中,T
B
为每个子测绘带的扫描时间,T
R
为工作周期,T
G
表示为实现连续测绘而留出的Burst之间的重叠时间,也称为波数转换时间,各参数的上标n代表第n个子测绘带。
[004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可以在不改变雷达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降低雷达系统设计中对脉冲重复频率的约束,从而获取更大的测绘带宽;2、随着波束扫描角的增大,相比与常规TOPS

SAR工作模式,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分布式目标模糊比变化更小,图像质量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图;
[0042]图2为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波位选择示意图;
[0043]图3为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阵列天线方向图;其中,(a)为转向角为0
°
时的阵列天线方向图;(b)为转向角为0.4
°
时的阵列天线方向图;
[0044]图4为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扫描时序模型示意图;其中(a)为方位向分辨率与转向角速率的关系,(b)为方位向分辨率与最大转向角的关系;
[0045]图5为信噪比随波束宽度变化示意图;其中,(a)为稀疏TOPS模式的变化图;(b)为常规TOPS模式的变化图;
[0046]图6为方位模糊信号比示意图;
[0047]图7为分布式目标模糊比变化示意图;其中,(a)为稀疏TOPS模式下分布式目标模糊比随转向角变化示意图;(b)为常规TOPS模式下分布式目标模糊比随转向角变化示意图;(c)为稀疏TOPS模式下分布式目标模糊比随波束宽度变化示意图;(d)为常规TOPS模式下分布式目标模糊比随波束宽度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稀疏TOPS

SAR模式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50]步骤1:构建TOPS

SAR系统波位选择示意图,得到SAR的入射角和脉冲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TOPS

SAR系统波位选择示意图,得到合成孔径雷达的入射角和脉冲重复频率;(2)设计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波位,并计算相关参数;(3)构建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阵列天线方向图模型;(4)构建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扫描时序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合成孔径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满足:(1)所述合成孔径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满足:(1)所述合成孔径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满足:其中,R0和R
N
为测绘带斜距的最小值和最大值,c为光速,Int(
·
)表示取其整数部分,Frac(
·
)表示取其分数部分,τ
p
为脉冲宽度,τ
RP
是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记录在脉冲周期间隔留出的时间间隔;为保证星下点回波不落在接收窗内,合成孔径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同时满足:为保证星下点回波不落在接收窗内,合成孔径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同时满足:其中,H为卫星高度,j为脉冲号,j=0表示想要的脉冲,j为正整数时表示想要脉冲之前的干扰脉冲,j为负整数时表示想要脉冲之后的干扰脉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稀疏TOPS

SAR成像模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实现过程如下:以降采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辉李国旭张晶晶宋宇凡朱岱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