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353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物参数,根据建筑物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获取塔吊参数,根据预设立塔规则和塔吊参数在建筑物模型上生成塔吊模型;获取建筑物建设参数,并根据预设建设规则和建筑物建设参数对塔吊模型进行附着顶升。通过采集并综合建筑物参数、塔吊参数和建筑物建设参数,以及预设立塔规则和预设建设规则,实现统一制式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的长期规划,有效的保障多建筑同时施工时,多塔联合作业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进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进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进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建筑工地施工中,为了方便运输建筑材料,通常需要设置不止一个不同数量和不同类型的塔吊;但是,各型塔吊的独立高度、附着以上悬高、大臂长度、标准节高度等参数均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塔吊作业覆盖的空间范围,可以理解为一个圆柱空间,且改圆柱空间的最大半径有范围限制。并且,塔吊与塔吊、塔吊与楼栋之间存在平面上的重叠覆盖,这就导致需要根据施工的要求设置不同高度,并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随建筑楼层施工的提高进行依次附着顶升。在现有技术中,当一个项目中多个单体建筑同时施工,进而需要多台塔吊同时作业时;为了避免多塔作业时发生碰撞,对施工进度和安全产生相互阻碍和影响,就需要对塔吊架设位置、附着顶升和高度,以及楼栋的施工顺序进行预先规划和设计。
[0003]但是,目前建筑工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统一安全高效的塔吊架设规划方案,仅仅是根据工人的个人经验进行短期规划,这就造成同时施工时,施工进度和安全产生相互阻碍和影响。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塔吊架设附着的规划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工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统一安全高效的塔吊架设规划方案,仅仅是根据工人的个人经验进行短期规划,导致同时施工时,施工进度和安全产生相互阻碍和影响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其包括:
[0007]获取建筑物参数,根据所述建筑物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
[0008]获取塔吊参数,根据预设立塔规则和所述塔吊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上生成塔吊模型;
[0009]获取建筑物建设参数,并根据预设建设规则和所述建筑物建设参数对所述塔吊模型进行附着顶升。
[0010]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建筑物参数,根据所述建筑物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具体包括:
[0011]获取各建筑物的楼底标高、最终高度、层高高度和楼间距,并根据所述楼底标高、最终高度、层高高度和楼间距生成建筑物模型。
[0012]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塔吊参数,根据预设立塔规则和所述塔吊参数在所述建筑物
模型上生成塔吊模型,具体包括:
[0013]获取各塔吊基础面标高、无附着高度、基础节高度、标准节高度、大臂相交长度、大臂与各建筑物的相交数据、起吊高度及吊钩至基础面高度;
[0014]根据所述塔吊基础面标高、无附着高度、基础节高度、标准节高度、大臂相交长度、大臂与各建筑物的相交数据、起吊高度及吊钩至基础面高度,按照所述大臂端部与标准节的间距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起吊高度和相交建筑的楼面防护顶端间距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相交塔吊的两大臂高度差处于第三预设范围内,在建筑物模型上生成塔吊模型。
[0015]进一步的,所述塔吊模型中的塔吊与建筑一对一设置、塔吊与塔吊对角设置或塔吊与塔吊正对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建筑物建设参数包括:附着楼层混凝土强度满足时间、附着点在楼层位置、作业临边防护高度、首道附着最大高度、相邻附着点最大间距、各附着点以上的塔身最大高度、楼层建设速度;
[0017]所述预设建设规则包括:塔吊的起吊高度与附着的楼栋作业防护面间距处于第四预设范围,塔吊的起吊高度与相交的楼栋作业防护面间距处于第五预设范围,相邻附着点间距小于相邻附着点最大间距。
[0018]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建筑物参数,根据所述建筑物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之前还包括:
[0019]预先获取工地参数,根据所述工地参数生成工地模型。
[0020]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建筑物建设参数,并根据预设建设规则和所述建筑物建设参数对所述塔吊模型进行附着顶升,之后还包括:
[0021]对附着顶升的塔吊模型进行校验。
[0022]本专利技术解决又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系统,其包括:
[0023]建筑物模型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建筑物参数,根据所述建筑物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
[0024]塔吊模型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塔吊参数,根据预设立塔规则和所述塔吊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上生成塔吊模型;
[0025]附着顶升模块,用于获取建筑物建设参数,并根据预设建设规则和所述建筑物建设参数对所述塔吊模型进行附着顶升。
[0026]本专利技术解决又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终端,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程序,所述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
[0027]本专利技术解决又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程序,所述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物参数,根据所述建筑物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获取塔吊参数,根据预设立塔规则和所述塔吊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上生成塔吊模型;获取建筑物建设参数,并根据预设建设规则和所述建筑物建设参数对所述塔吊模型
进行附着顶升。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提供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会根据统一采集建筑物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即在规划架设塔吊之前已经预先生成建筑物模型;然后再采集塔吊参数,并结合预设立塔规则,即可在建筑物模型上生成塔吊模型;最后,采集建筑物建设参数,并结合预设建设规则对塔吊模型进行附着顶升;进而能够有效的综合建筑物参数、塔吊参数和建筑物建设参数,以及预设立塔规则和预设建设规则,实现统一制式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的长期规划,有效的保障多建筑同时施工时,多塔联合作业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进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的较佳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系统的功能原理框图;
[003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终端的功能原理框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20、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系统;21、建筑物模型生成模块;22、塔吊模型生成模块;23、附着顶升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建筑物参数,根据所述建筑物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获取塔吊参数,根据预设立塔规则和所述塔吊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上生成塔吊模型;获取建筑物建设参数,并根据预设建设规则和所述建筑物建设参数对所述塔吊模型进行附着顶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建筑物参数,根据所述建筑物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具体包括:获取各建筑物的楼底标高、最终高度、层高高度和楼间距,并根据所述楼底标高、最终高度、层高高度和楼间距生成建筑物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塔吊参数,根据预设立塔规则和所述塔吊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上生成塔吊模型,具体包括:获取各塔吊基础面标高、无附着高度、基础节高度、标准节高度、大臂相交长度、大臂与各建筑物的相交数据、起吊高度及吊钩至基础面高度;根据所述塔吊基础面标高、无附着高度、基础节高度、标准节高度、大臂相交长度、大臂与各建筑物的相交数据、起吊高度及吊钩至基础面高度,按照所述大臂端部与标准节的间距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起吊高度和相交建筑的楼面防护顶端间距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相交塔吊的两大臂高度差处于第三预设范围内,在建筑物模型上生成塔吊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模型中的塔吊与建筑一对一设置、塔吊与塔吊对角设置或塔吊与塔吊正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架设和附着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建筑物建设参数包括:附着楼层混凝土强度满足时间、附着点在楼层位置、作业临边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达川苏国活王花周向明李光灿曹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