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41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涉及冲压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座;上模座,上模座朝向下模座的一面上设有回程件;呈圆周阵列布置在下模座的至少两件凹模件,其中,下模座上设有供凹模件滑动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朝向凹模件的圆周阵列中心轴倾斜,且导向通道的底部设有用弹簧作为动力源的顶出销,顶出销伸入导向通道支撑凹模件;以及滑动连接于下模座的至少一件凸模件,凸模件通过斜楔机构传动连接上模座。通过各部件的相互配合工作,使得凹模件能将圆管工件定位固定,以便凸模件运动至与凹模件配合,完成内凸包的冲压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凸包成型快速且稳定,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的底盘部件中,圆管工件一般用于通气、通油、排气、排水等功能,是汽车零部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圆管工件为了实现与其它圆管工件连接,其至少一端设有内凸包结构,有的更可能出现2个、3个或者更多的内凸包,凸包的成型一般是通过冲压实现,目前,现有内凸包生产设备结构复杂,且操作繁琐,圆管工件的固定及定位需分开操作,不方便生产人员进行快速生产,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凸包成型快速且稳定,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位于所述下模座上方的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能够朝向所述下模座运动,所述上模座朝向所述下模座的一面上设有回程件;呈圆周阵列布置在所述下模座的至少两件凹模件,其中,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供所述凹模件滑动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朝向所述凹模件的圆周阵列中心轴倾斜,且所述导向通道的底部设有用弹簧作为动力源的顶出销,所述顶出销伸入所述导向通道支撑所述凹模件,以使所述凹模件的端部围成一个用于放置圆管工件的定位平台,所述凹模件的端部设有整形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模座的至少一件凸模件,所述凸模件通过斜楔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上模座,所述下模座朝向所述下模座运动,通过所述回程件以将所述凹模件压至所述导向通道的底部,以使所述整形部的整形面在所述导向通道的作用下平移至贴合位于所述定位平台的圆管工件的内壁,所述凸模件在所述斜楔机构的作用下朝向所述整形面运动,所述凸模件与所述整形面配合,以完成圆管工件的内凸成型。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模件的运动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圆周阵列中心轴垂直且相交,所述凸模件朝向所述整形面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整形的凸头,所述整形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头相配合的内凹孔,所述凹模件下压至所述导向通道的底部后,所述内凹孔正对所述凸头。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座包括导向块和若干件导向座,所述导向块沿所述圆周阵列中心轴方向布置,所述导向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凹模件数量相同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呈圆周阵列分布,且所述第一斜面朝向所述圆周阵列中心轴倾斜,所述导向座的数量与所述凹模件的数量相同,所述导向座呈圆周阵列布置在所述导向块的侧面,所述导向座正对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平行所述第一斜面,从而限制出所述导向通道,其中,所述导向座设有与所述凸模件相配合的导向槽。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模件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
二斜面相配合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平行所述第一斜面。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的所述第三斜面设有导向凸端,所述第二斜面设有供所述导向凸端活动的导向槽。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模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整形部位于所述第二台阶,多个所述凹模件的所述第二台阶拼凑成所述定位平台,所述上模座带动所述回程件朝向所述下模座运动过程中,所述回程件压抵所述第一台阶。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形面为能够与圆管工件的内壁贴合的弧面。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楔机构包括斜楔块和滑块,所述斜楔块固定在所述上模座,所述滑块通过直线导轨结构连接所述下模座,所述凸模件安装于所述滑块,所述上模座朝向所述下模座下压,以带动所述斜楔块运动至与所述滑块配合,从而使所述凸模件在所述滑块的带动下运动至与所述整形面配合。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楔机构还包括回原组件,所述回原组件包括反侧块、限位螺杆以及压缩弹簧,所述反侧块固定在所述下模座,所述限位螺杆的一端设有压板,另一端穿过所述反侧块后连接所述滑块,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螺杆且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反侧块之间。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程件通过缓冲组件连接所述上模座,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压料板、等高螺丝以及液压弹簧,所述压料板通过所述等高螺丝悬挂于所述上模座朝向所述下模座的一面上,所述回程件安装于所述压料板,所述液压弹簧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且端部压抵所述压料板。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凹模件呈圆周阵列布置在下模座上,且下模座上设有供凹模件滑动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朝向凹模件的圆周阵列中心轴倾斜,以使凹模件向上运动时,各凹模件的上端朝向圆周阵列中心轴方向聚拢,凹模件向下运动时,各凹模件的上端朝向圆周阵列中心轴方向远离,其中,导向通道的底部设有用弹簧作为动力源的顶出销,顶出销伸入导向通道中支撑凹模件,以使凹模件的端部围成一个用于放置圆管工件的定位平台,该状态下,将圆管工件放置于定位平台上时,凹模件的整形部位于圆管工件的内部且与圆管工件的内部具有一定的间隙,能够防止圆管工件在运动过程中倾斜跌离定位平台,也方便取出成型后的圆管工件,而凸模件滑动连接下模座,且凸模件通过斜楔机构传动连接上模座,进行圆管工件的内凸包成型时,将圆管工件的一端放置于定位平台上,且使圆管工件将凹模件的整形部套住,完成后,上模座朝向下模座运动,并带动回程件压抵凹模件,凹模件被回程件压抵至导向通道的底部,由于导向通道的导通方向是朝向圆周阵列中心轴远离,使得凹模件下压至导向通道底部过程中,各凹模件的整形部朝向远离圆周阵列中心轴方向远离,凹模件带动顶出销以将弹簧压缩,凹模件下到导向通道的底部后,整形部的整形面也平移至贴合位于定位平台的圆管工件的内壁,从而完成对圆管工件的定位固定,随着上模座的继续下压,凸模件在斜楔机构的的作用下朝向整形面运动,凸模件与整形面的相互配合,使凸模件将对应位置的圆管工件壁冲压在整形面上,完成内凸包的成型,整形完成后,上模座回归原位,凸模件在斜楔机构的作用下回原,然后,凹模件失去回程件的限制后,顶出销在弹簧复原的作用下将凹模件顶回初始状态,此时的整形部与圆管工件的内壁有一定的间隙,且不与内凸包干涉,
方便操作工人取走成型的圆管工件,然后继续放置待整形的圆管工件于定位平台上即可进行下一次内凸包的冲压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无需单独对圆管工件进行定位固定操作,在进行冲压前自动对圆管工件进行定位固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避免操作工人因工序过多而出现失误的次数增多,此外,还能通过增加凸模件的数量使得可以对圆管工件进行多个内凸包的整形。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9]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200);位于所述下模座(200)上方的上模座(100),所述上模座(100)能够朝向所述下模座(200)运动,所述上模座(100)朝向所述下模座(200)的一面上设有回程件(420);呈圆周阵列布置在所述下模座(200)的至少两件凹模件(730),其中,所述下模座(200)上设有供所述凹模件(730)滑动的导向通道(740),所述导向通道(740)朝向所述凹模件(730)的圆周阵列中心轴倾斜,且所述导向通道(740)的底部设有用弹簧作为动力源的顶出销(510),所述顶出销(510)伸入所述导向通道(740)支撑所述凹模件(730),以使所述凹模件(730)的端部围成一个用于放置圆管工件(800)的定位平台,所述凹模件(730)的端部设有整形部(734);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模座(200)的至少一件凸模件(600),所述凸模件(600)通过斜楔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上模座(100),所述下模座(200)朝向所述下模座(200)运动,通过所述回程件(420)以将所述凹模件(730)压至所述导向通道(740)的底部,以使所述整形部(734)的整形面在所述导向通道(740)的作用下平移至贴合位于所述定位平台的圆管工件(800)的内壁,所述凸模件(600)在所述斜楔机构的作用下朝向所述整形面运动,所述凸模件(600)与所述整形面配合,以完成圆管工件(800)的内凸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件(600)的运动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圆周阵列中心轴垂直且相交,所述凸模件(600)朝向所述整形面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整形的凸头,所述整形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头相配合的内凹孔(731),所述凹模件(730)下压至所述导向通道(740)的底部后,所述内凹孔(731)正对所述凸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00)包括导向块(720)和若干件导向座(710),所述导向块(720)沿所述圆周阵列中心轴方向布置,所述导向块(720)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凹模件(730)数量相同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呈圆周阵列分布,且所述第一斜面朝向所述圆周阵列中心轴倾斜,所述导向座(710)的数量与所述凹模件(730)的数量相同,所述导向座(710)呈圆周阵列布置在所述导向块(720)的侧面,所述导向座(710)正对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平行所述第一斜面,从而限制出所述导向通道(740),其中,所述导向座(710)设有与所述凸模件(600)相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智雄卢浩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