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灭火装置及其灭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灭火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灭火装置及其灭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便携式灭火器必须由操作人员使用进行灭火,不具有自动监测以及扑灭附近火源的功能;然而,相对封闭、无人员的值守的封闭空间也可能存在火灾隐患,例如,存在火灾隐患的小型机柜小型密闭空间,常常不具有自动监测以及主动灭火的灭火应用系统,在火灾发生时,由于无人员值守,没有操作人员使用便携式灭火器及时的进行灭火,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灭火装置及其灭火方法,解决传统的便携式灭火器必须由操作人员使用进行灭火,不具有自动监测以及扑灭火源的功能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火灾探测器、信号输入模块、用于灭火的灭火模块、供电模块、用于实时监测预设监控位置的温度的监测模块和主控模块;供电模块用于向所述自动灭火装置供电;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灾探测器、信号输入模块、用于灭火的灭火模块、供电模块、用于实时监测预设监控位置的温度的监测模块和主控模块;供电模块用于向所述自动灭火装置供电;所述信号输入模块与火灾探测器连接,用于信号输入模块接收火灾探测器感测的火灾信号;所述信号输入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信号输入模块将接收的火灾信号传输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灭火模块连接,用于主控模块控制灭火模块的启动;所述主控模块与监测模块连接,用于监测模块将实时监测的预设监控位置的温度传输至主控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模块包括瞬态电压抑制二极D4、二极管D1、电容C4、电容C1、电容C5、电阻R10、电阻R5、电阻R16、电阻R15、电阻R9、MOS管Q1B和MOS管Q1A:所述瞬态电压抑制二极D4的一端与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还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还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还与MOS管Q1B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1B的漏极与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B的栅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还与MOS管Q1A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A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1A的源极还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A的漏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还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点,所述连接点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点和电容C1的另一端之间设有测试点TP,所述测试点TP用于测试所述测试点TP的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熔断器、连接器P6、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6、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7、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0、电阻R46、电阻R33、电阻R36、电阻R41、电阻R76和电平转换芯片RS0102,所述熔断器F1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熔断器F1的另一端与连接器P6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熔断器F1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6的一端连接,所述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连接器P6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7的一端连接,所述瞬态电压抑制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其,邱少师,陈福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创想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