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令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信令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要实现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如交通、交通引导开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商业中心等的规划,需要先找出人流聚集区,然后再基于这些人流聚集区的聚集核心点以及聚集区的停驻时间,进行城市规划。
[0003]目前,常通过采集海量的信令点数据,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后,获得人流聚集区的聚集核心点以及人流在聚集区内的停驻时间。其中,信令点数据是用户终端与基站进行一次通信的信令数据,每一信令点数据包括用户编码、信令时间、基站位置等信息。对信令点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为:数据处理装置从大数据平台获取一城市一段时间内各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然后,数据处理装置采用固定的空间距离阈值、停驻时间阈值,以及时空聚类算法对各用户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各用户的多个聚类。每一聚类的中心点即为停驻点,各停驻点包含了停驻点的位置和停驻时间等信息。最后,数据处理装置进行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令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一待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各用户的信令点数据,所述信令点数据包括基站位置和信令时间;采用第一距离阈值和第一时间阈值,对各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各用户对应的用户各自的多个第一驻点信息,所述第一驻点信息包括在各第一驻点的停驻时间和所述第一驻点对应的基站位置;基于各用户的第一驻点数量,从所述各用户中确定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所述第一类用户为第一驻点数量大于数量上限阈值的用户,所述第二类用户为第一驻点数量小于数量下限阈值的用户;采用第二距离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分别对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的用户各自的多个第二驻点信息,所述第二驻点信息包括在第二驻点的停驻时间和该第二驻点对应的基站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驻点信息和第二驻点信息用于对所述待规划区域进行交通规划用于城市规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包括两个分别用于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的阈值δ
d21
和δ
d22
;所述采用第二距离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分别对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的用户各自的多个第二驻点信息,包括:采用δ
d21
和第二时间阈值,分别对所述第一类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所述第一类用户的用户各自的多个第二驻点信息;采用δ
d22
和第二时间阈值,分别对所述第二类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所述第二类用户的用户各自的多个第二驻点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第一距离阈值和第一时间阈值,对各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各用户对应的用户各自的多个第一驻点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采用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是否能获得所述第一驻点信息;所述采用第一距离阈值和第一时间阈值,对各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各用户对应的用户各自的多个第一驻点信息,包括:在能够获得所述第一驻点信息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对各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各用户对应的用户各自的多个第一驻点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不能够获得所述第一驻点信息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第一速度阈值,对各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所述第一驻点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第二距离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分别对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的用户各自的多个第二驻点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采用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是否能获得所述第二驻点信息;
所述采用第二距离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分别对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的用户各自的多个第二驻点信息,包括:在能够获得所述第二驻点信息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分别对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的各信令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获得所述第一类用户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明,沈松伟,王健,王琦,李斯哲,汪旭,蒋志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