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味茶、调味茶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调味茶生产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调味茶、 调味茶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调味茶也叫香薰茶或风味茶,通常是往茶叶里加入一定配比的花、 水果、天然香料等成分,再经过精制工艺得到的茶叶。调味茶也是采 用类似茶叶冲泡的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
[0003]相关技术中,调味茶在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食用香精等香源物质 喷洒到茶叶表面,然后自然干燥,从而得到具有香气的调味茶。
[0004]但是采用上述相关技术中的调味茶生产方式生产得到的调味茶 的香气只停留在茶叶表面,香气浓郁程度很低而且容易在长期储存的 过程中逐渐挥发,导致冲泡调味茶后,香气寡淡不持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调味茶上的香气持久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调味茶、调 味茶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调味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调味茶,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08]茶叶9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味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茶叶90
‑
98份;食用香精2
‑
10份;所述调味茶中还添加有食用香精质量的3%
‑
8%的丙二醇。2.一种调味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加温干燥茶叶;S2:喷洒调味茶中所需食用香精质量一半的食用香精到茶叶上,在步骤S1的余温下进行翻滚混合;S3:重复步骤S1和S2一次;S4:对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茶叶在40
‑
45℃下保温10
‑
20min,保温后再冷却至30
‑
35℃;S5:对经过步骤S4处理后的茶叶封闭式摊凉,最后将茶叶包装即可得到调味茶成品。3.一种调味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
‑
S4中均在调味茶生产设备中进行;所述调味茶生产设备包括搅拌罐(1)、设置于搅拌罐(1)一侧的加香装置(2)、设置于搅拌罐(1)内部的搅拌装置(3)和设置于搅拌罐(1)上的喷香装置;所述加香装置(2)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喷香装置(4)的进料端相连,所述喷香装置(4)的出料端与搅拌罐(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驱动组件(31)、搅拌轴(32)和组合桨叶(33),所述驱动组件(31)安装在搅拌罐(1)上,所述搅拌轴(32)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搅拌罐(1)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31)的输出端与搅拌轴(32)固定相连,所述组合桨叶(33)沿搅拌轴(32)的长度方向安装在搅拌轴(3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味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桨叶(33)包括关于搅拌轴(32)的轴线垂直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杆(331),所述第一支杆(331)设置于搅拌轴(32)长度方向上的中点处;所述第一支杆(331)两侧沿搅拌轴(32)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杆(332)和第三支杆(333),所有所述第二支杆(332)均与第一支杆(331)相互平行设置,所有所述第三支杆(333)均与第一支杆(331)相互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杆(332)与第三支杆(333)在搅拌杆的长度方向上呈交错布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杆(331)两侧的第二支杆(332)关于搅拌轴(32)的中点呈中心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杆(331)两侧的第三支杆(333)关于搅拌轴(32)的中点呈中心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杆(331)同一侧的第三支杆(333)的数量比所述第二支杆(332)的数量多一个;所述第一支杆(331)、第二支杆(332)和第三支杆(333)均等长;所述搅拌轴(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沿搅拌轴(32)长度方向螺旋缠绕的第一桨叶(334)和第二桨叶(335),所述第一桨叶(334)与第二桨叶(335)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桨叶(334)和第二桨叶(335)均与第一支杆(33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桨叶(334)与同侧的第二支杆(332)和第三支杆(333)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桨叶(335)与同侧的第二支杆(332)和第三支杆(333)固定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味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334)和第二桨叶(335)在第二支杆(332)上的连接点为第二支杆(332)的四等分点,所述第一桨叶(334)和第二桨叶(335)在第三支杆(333)上的连接点为第三支杆(333)的四等分点;除设置于搅拌轴(32)两端的第三支杆(333)外的所有第三支杆(333)上均固定连接有
辅助桨叶组(336),所述辅助桨叶组(336)包括均呈弧度设置的第一辅助桨叶(3361)和第二辅助桨叶(3362);所述第一辅助桨叶(3361)和第二辅助桨叶(336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杆(333)的两端,所述第一辅助桨叶(3361)第二辅助桨叶(3362)分别向第三支杆(333)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一辅助桨叶(3361)远离与第三支杆(333)相连的一端和第二辅助桨叶(3362)远离与第三支杆(333)相连的一端与与第三支杆(333)相邻的第二支杆(332)或第一支杆(331)相连,所述第二辅助桨叶(336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与第三支杆(333)相邻的另一侧的第二支杆(332)或第一支杆(331)上;且第一辅助桨叶(3361)和第二辅助桨叶(3362)均设于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郭影,叶无暇,叶无忌,罗盈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茗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