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雷达3D点云地面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24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3D点云地面检测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难以达到预期的地面滤除效果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采集车辆周围道路的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裁剪,确定感兴趣区域范围;初始化3D体素栅格,获得各个3D体素栅格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中的坐标;遍历所有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填充到坐标对应的3D体素栅格中,并记录索引;对各个3D体素栅格内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并遍历所有点云数据,计算点云数据到平面的距离,综合距离阈值和高度阈值比较,判断对应的点云数据是否为地面点;将所有判断为非地面点的点云数据送入聚类算法中,实现障碍物目标点的检测。针对单个体素的场景,识别区分地面点,达到预期的地面滤除效果。达到预期的地面滤除效果。达到预期的地面滤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雷达3D点云地面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雷达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雷达3D点云地面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在智能汽车或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但要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必须依赖多种传感器,比如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来感知车辆周围信息,进而去控制车辆在安全范围内行驶。本专利涉及的即是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可以扫描物体3D信息,对于自动驾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传感器。
[0003]然而,在应用激光雷达传统目标检测算法时,其中关键的一个过程是对地面点的检测,地面检测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之后的目标检测效果。目前,常用的地面检测算法是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RANSAC),采用平面拟合方法从一组点云数据中拟合出包含最多地面点的平面。实际应用中,地面并不是水平的,存在凸起或者凹陷等情况,所以很难达到预期的地面滤除效果。而且,有的算法仅能使用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不能适用于固态激光雷达。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基于激光雷达点云的道路目标3D检测方法及系统”,其公开号:CN112883820A ,公开日:2021

06

01,包括:接收在一道路上通过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包拆解开每一帧点云数据,将每一帧的点云数据按时间顺序分别保存;对每一帧点云数据,根据选定目标区域内点的数量阈值进行筛选,以丢弃点的数量小于该数量阈值任一帧点云数据;对于点云数据进行统计滤波操作;将预处理的点云数据进行过滤以确定目标物体点云数据;对于目标物体点云数据进行聚类以对密度稠密的点云数据进行组合,生成点云目标候选集;根据预训练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点云候选集进行种类判断,并计算出该目标物体的空间位置信息。
[0005]该方案难以达到预期的地面滤除效果,不能将地面点云与非地面点云数据进行精确分类,达到真正的降噪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难以达到预期的地面滤除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激光雷达3D点云地面检测方法,将点云数据通过3D体素栅格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再进行平面拟合等操作来提取地面点,达到预期的地面滤除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激光雷达3D点云地面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车载激光雷达,采集车辆周围道路的点云数据;S2:点云数据预处理;建立激光雷达坐标系,对点云数据裁剪,确定感兴趣区域范围;S3:初始化3D体素栅格,获得各个3D体素栅格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中的坐标;
S4:遍历所有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填充到坐标对应的3D体素栅格中,并记录索引;S5:对各个3D体素栅格内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并遍历所有点云数据,计算点云数据到平面的距离,综合距离阈值和高度阈值比较,判断对应的点云数据是否为地面点;S6:将所有判断为非地面点的点云数据送入聚类算法中,实现障碍物目标点的检测。
[0008]采用本方案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体素划分,将多种复杂场景转化为局部简单的场景,针对单个体素的简单场景信息,进行地面检测,可以更好的拟合出地面的真实情况,达到很好的地面滤除效果。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激光雷达坐标系以激光雷达安装位置为原点,车辆正前方为X轴正方向,以车辆左侧为Y轴正方向,以垂直车辆上方为Z轴正方向;裁剪的感兴趣区域范围x∈(x1,x2);y∈(y1,y2);z∈(z1,z2)。感兴趣区域范围通过人为设定调整,激光雷达大概扫到的范围在100

200米,可能在100米之后的点云数据非常少,不在算法范围内,通过人为适应性调整感兴趣区域范围,获得良好的计算数据,去除远距离噪声点云,有效提升算法的运行效率。
[0010]作为优选,初始化单个3D体素栅格尺寸为X0
×
Y0
×
Z0;根据裁剪的感兴趣区域范围以及预设的单个3D体素栅格尺寸求得感兴趣区域范围内3D体素栅格布局:GridSize v = (x2

x1) / X0 ;GridSize u = (y2

y1) / Y0;其中,GridSize v为3D体素栅格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中X轴方向的行数;GridSize u为3D体素栅格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中Y轴方向的列数。
[0011]作为优选,3D体素栅格的索引值确定方法为:以3D体素栅格的左下角为起始位置依次从左往右滑动,第一行结束后在从第二行依次从左往右滑动,直到滑动到3D体素栅格的右上角为止,依次编号获得3D体素栅格的索引值。获得3D体素栅格的索引值。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过程:计算由激光雷达坐标系到3D体素栅格坐标系的偏移量;由偏移量求得转换后点云数据在3D体素栅格中的坐标值;将转换后的点云数据的坐标值除以3D体素栅格的尺寸并向下取整为(u

,v

);根据3D体素栅格的尺寸求得点云数据所在3D体素栅格的索引值a:a= u
’×
b+ v

,其中b为所在3D体素栅格的行数;遍历所有基于激光雷达坐标系的点云数据,得到每个点云数据所在3D体素栅格的索引值a。通过坐标转换,获得点云数据所在3D体素栅格的索引值。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过程:对每个3D体素栅格内的点云数据按照其Z轴坐标值大小进行排序,选取Z轴坐标值小于预设高度阈值D1且Z轴坐标值由小到达排序的前5个点云数据;对于选取的5个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并计算其他点云数据到拟合平面的距离d;
若距离d的值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D2,则将该点云数据划分为地面点,并存储该点云数据的索引值,记标志位为地面点;若距离d的值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D2,则将该点云数据划分为非地面点,并存储该点云数据的索引值,记标志位为非地面点;遍历整个3D体素栅格,将所有点云数据判断标记为地面点或非地面点,并分别存储其对应的索引值。
[0014]识别区分地面点与非地面点,达到预期的地面滤除效果。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过程:将3D体素栅格内的点云数据的转化成二维坐标系,将所有点云数据的X值均设置为0;对点云数据按照Z轴坐标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选取前5个点云数据;对选取后的5个点云数据的Y坐标值和Z坐标值进行直线拟合;计算其他点云数据到拟合直线的距离,若计算得到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D1,则判断该点云数据为地面点,否则判断为非地面点;遍历整个3D体素栅格,将所有点云数据判断标记为地面点或非地面点,并分别存储其对应的索引值。
[0016]识别区分地面点与非地面点,达到预期的地面滤除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体素划分,将多种复杂场景转化为局部简单的场景,针对单个体素的简单场景信息,进行地面检测,可以更好的拟合出地面的真实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雷达3D点云地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车载激光雷达,采集车辆周围道路的点云数据;S2:点云数据预处理;建立激光雷达坐标系,对点云数据裁剪,确定感兴趣区域范围;S3:初始化3D体素栅格,获得各个3D体素栅格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中的坐标;S4:遍历所有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填充到坐标对应的3D体素栅格中,并记录索引;S5:对各个3D体素栅格内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并遍历所有点云数据,计算点云数据到平面的距离,综合距离阈值和高度阈值比较,判断对应的点云数据是否为地面点;S6:将所有判断为非地面点的点云数据送入聚类算法中,实现障碍物目标点的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3D点云地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雷达坐标系以激光雷达安装位置为原点,车辆正前方为X轴正方向,以车辆左侧为Y轴正方向,以垂直车辆上方为Z轴正方向;裁剪的感兴趣区域范围x∈(x1,x2);y∈(y1,y2);z∈(z1,z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3D点云地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化单个3D体素栅格尺寸为X0
×
Y0
×
Z0;根据裁剪的感兴趣区域范围以及预设的单个3D体素栅格尺寸求得感兴趣区域范围内3D体素栅格布局:GridSize v = (x2

x1) / X0 ;GridSize u = (y2

y1) / Y0;其中,GridSize v为3D体素栅格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中X轴方向的行数;GridSize u为3D体素栅格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中Y轴方向的列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3D点云地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3D体素栅格的索引值确定方法为:以3D体素栅格的左下角为起始位置依次从左往右滑动,第一行结束后在从第二行依次从左往右滑动,直到滑动到3D体素栅格的右上角为止,依次编号获得3D体素栅格的索引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3D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