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步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23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同步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端,首先将待发送数据流按组分割编码,得到编码的通信码字;再通过频率差值映射算法将通信码字映射生成两个频率;最后通过合路器将两个频率通过一根天线同时发送出去。接收端,通过多个选频网络探测同时接收两个频率,并通过所述多个选频网络对应的带通滤波器滤除带外噪音,得到带宽极窄频率信号;获得信噪比最大频率信号和信噪比次大频率信号;将所述信噪比最大频率信号和信噪比次大频率信号输入频差映射解算模块得到通信码字;将所述通信码字进行译码得到正常的通信数据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非同步差分跳频的技术手段,解决发送端与接收端被跟踪干扰时的通信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同步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同步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采用跳频通信的双方需要拥有相同的跳频频表和相同的跳频图案,并在通信双方通信设备同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常通信,此方案具有三个明显缺陷。首先,需要使得通信双方事先进行跳频频表和跳频图案协商,协商一直才有可能进行通信;其次,跳频通信双方在一个跳频周期内需要进行数据通信,即跳频周期内需要传递信息;最后,需要通信双方跳频同步,如果通信双方始终未能同步,即使参数一致也不能进行通信。如此以来,通信干扰方虽然很难获取通信双方的跳频频表和跳频图案等通信参数,只要干扰方采用跟踪干扰方式,阻断通信双方同步机制亦能使得通信双方无法正常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同步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同步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包括:
[0005]将待发送数据流按组分割编码,得到编码的通信码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同步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将待发送数据流按组分割编码,得到编码的通信码字;通过频率差值映射算法将所述通信码字映射生成两个频率;通过合路器将所述两个频率通过一根天线同时发送出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差值映射算法通过频差编码实现,所述频差编码包括线性编码和非线性编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通过频率差值映射算法将所述通信码字映射生成两个频率具体包括:通过所述线性编码将所述通信码字映射生成两个频率,具体包括:进行稀疏编码:通过伪随机码确定参考频点,若下次通信频点高于所述参考频点,则编码为1,若低于所述参考频点则编码为0;或者若下次通信频点高于参考频点,则编码为0,若低于参考频点则编码为1,其中,比特位对应的频点通过公式1表示;其中,Y表示比特位对应的频点,X表示参考频点,n表示频点间隔数,k表示最小频点间隔,x
i
表示第i个比特位对应的取值,若比特位对应值为0则x
i
取值为

1,若比特位对应值为1则x
i
取值为+1;进行稠密编码:通过伪随机码确定参考频点,并将所述通信码字按照特定长度m进行分段;最小频点间隔为分段后的频点最小间隔,最大间隔为(2
m

1)
×
最小频点间隔。4.一种非同步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同步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具体包括:通过多个选频网络探测同时接收两个频率,并通过所述多个选频网络对应的带通滤波器滤除带外噪音,得到带宽极窄频率信号;将所述带宽极窄频率信号输入信噪比比较器,获得信噪比最大频率信号和信噪比次大频率信号;将所述信噪比最大频率信号和信噪比次大频率信号输入频差映射解算模块得到通信码字;将所述通信码字进行译码得到正常的通信数据流。5.一种非同步差分跳频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分割模块,用于将待发送数据流按组分割编码,得到编码的通信码字;频差编码模块,用于通过频率差值映射算法将上述通信码字映射成两个频率;发射模块,用于通过合路器将所述两个频率通过一根天线同时发送出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差编码模块中的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杰王欣李召瑞崔佩璋郭宝锋李擎尹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