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接收方法及集成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326570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基站,包括:控制单元,在接收第一信道的第一子帧所用的第一窄带与接续着所述第一子帧而接收第二信道的第二子帧所用的第二窄带不同的情况下,将2个码元设定为重调时间;以及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信道及所述第二信道,在所述第一信道及所述第二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即PUSCH的情况下,所述2个码元是所述第一子帧最后的1个码元和所述第二子帧最前的1个码元,在所述第一信道是所述PUSCH且所述第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的情况下,所述2个码元是所述第一子帧最后的2个码元。后的2个码元。后的2个码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接收方法及集成电路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0月25日、申请号为201680062184.1、专利技术名称为“终端及发送方法”、申请人为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站、接收方法、及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0003]在3GPP LT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中,采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作为从基站(有时也称作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向终端(有时也称作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的通信方式,采用SC

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作为从终端向基站的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至3)。
[0004]在LTE中,基站通过将系统频带内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以被称为子帧的每个单位时间分配给终端,从而进行通信。图1表示LTE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的子帧结构例。如图1所示,1子帧由2个时隙构成。多个SC

>FDMA数据码元与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被时分复用于各时隙。基站在收到PUSCH时,使用DMRS进行信道估计。随后,基站使用信道估计结果进行SC

FDMA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
[0005]另外,在LTE中,针对下行链路数据应用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即,终端将表示下行链路数据的错误检测结果的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终端对下行链路数据进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若CRC的运算结果无错误,则将肯定响应(ACK:Acknowledgement)作为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若CRC运算结果存在错误,则将否定响应(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作为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对于该响应信号(即,ACK/NACK信号)的反馈,使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等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0006]根据终端以PUCCH发送ACK/NACK信号时的状况,区分使用多种格式。例如,若除ACK/NACK信号及上行调度请求以外并无要发送的控制信息,则使用PUCCH格式1a/1b。另一方面,若ACK/NACK信号的发送、与周期性地以上行线路发送的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有重复,则使用PUCCH格式2a/2b。
[0007]如图2所示,以PUCCH格式1a/1b从多个终端分别发送的多个ACK/NACK信号在时间轴上通过具备零自相关(Zero Auto

correlation)特性的ZAC(零自相关)序列而扩频(乘以ZAC序列),在PUCCH内中进行码分复用。在图2中,(W(0)、W(1)、W(2)、W(3))表示序列长4的沃尔什(Walsh)序列,(F(0)、F(1)、F(2))表示序列长3的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序列。
[0008]如图2所示,在终端中,ACK/NACK信号首先在频率轴上通过ZAC序列(序列长12)一
次扩频为与1SC

FDMA码元对应的频率成分。即,将序列长12的ZAC序列乘以以复数表示的ACK/NACK信号成分。接下来,将一次扩频后的ACK/NACK信号、及作为参考信号的ZAC序列分别通过沃尔什序列(序列长4:W(0)~W(3))及DFT序列(序列长3:F(0)~F(2))而二次扩频。即,将序列长12的信号(一次扩频后的ACK/NACK信号、或作为参考信号的ZAC序列)各自的成分乘以正交码序列(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沃尔什序列或DFT序列)的各成分。进一步,经二次扩频的信号通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或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转换为时间轴上的序列长12的信号。然后,对IFFT后的信号分别附加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形成由7个SC

FDMA码元构成的1时隙的信号。
[0009]另外,如图3所示,PUCCH以子帧为单位被分配给各终端。
[0010]来自不同终端的ACK/NACK信号彼此使用以不同的循环移位量(Cyclic Shift Index)定义的ZAC序列、或与不同的序列编号(OC Index:Orthogonal Cover Index)对应的正交码序列而扩频(进行乘法运算)。正交码序列是沃尔什序列与DFT序列的组。另外,正交码序列有时也被称作块扩频码(Block

wise spreading code)序列。因此,基站通过使用以往的反扩频及相关处理,能够将这些经码分复用的多个ACK/NACK信号分离(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4)。
[0011]此外,作为支撑今后的信息社会的结构,近年,不经由用户判断而通过设备间的自律通信来实现服务的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备受期待。作为M2M系统的具体的应用事例,有智能电网(smart grid)。智能电网是有效供应电或气等生命线的基础设施。例如,智能电网是在各家庭或大厦中配备的智能计量表与中央服务器之间实施M2M通信,从而自律且有效地调整资源的需求平衡。作为M2M通信系统的其他应用事例,可列举用于物品管理、环境监测或远程医疗等的监控系统、自动售卖机的库存或收费的远程管理等。
[0012]在M2M通信系统中,尤其着眼于具有广范围的通信区域的蜂窝系统的利用。在3GPP中,在LTE及进阶LTE的标准化中,已进行了面向被称作机器类型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的M2M的蜂窝网络高度化的标准化(例如,非专利文献5),并且以低成本化、功耗削减及覆盖增强(Coverage Enhancement)为要求条件的规格研究已经开始。尤其,与多为用户一边移动一边使用的手持终端不同,在智能计量表等几乎不移动的终端中,为了提供服务必须确保覆盖。因此,为了在配置有支持大厦的地下等在现有的LTE及进阶L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包括:控制单元,在接收第一信道的第一子帧所用的第一窄带与接续着所述第一子帧而接收第二信道的第二子帧所用的第二窄带不同的情况下,将2个码元设定为重调时间;以及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信道及所述第二信道,在所述第一信道及所述第二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即PUSCH的情况下,所述2个码元是所述第一子帧最后的1个码元和所述第二子帧最前的1个码元,在所述第一信道是所述PUSCH且所述第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的情况下,所述2个码元是所述第一子帧最后的2个码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在所述第一信道是所述PUCCH且所述第二信道是所述PUSCH的情况下,所述2个码元是所述第二子帧最前的2个码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在所述第一信道及所述第二信道是所述PUCCH且在所述PUCCH中接收ACK/NACK信号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子帧中,在前半时隙利用相同的序列长4的序列,在后半时隙利用序列长3的序列,在所述第二子帧中,在前半时隙利用序列长3的序列,在后半时隙利用序列长4的序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包括:在所述第一信道及所述第二信道是所述PUCCH且在所述PUCCH中接收信道状态信息信号即CSI信号的情况下,所述2个码元是所述第一子帧最后的1个码元和所述第二子帧最前的1个码元。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所述控制单元通过跳频从所述第一窄带切换到所述第二窄带。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所述第一窄带及所述第二窄带被设定为面向机器类型通信终端。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所述第一窄带及所述第二窄带被设定为面向机器类型通信终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在所述第一信道及所述第二信道是所述PUCCH且在所述PUCCH中使用PUCCH格式2的情况下,所述2个码元是所述第一子帧最后的1个码元和所述第二子帧最前的1个码元。9.一种接收方法,在接收第一信道的第一子帧所用的第一窄带与接续着所述第一子帧而接收第二信道的第二子帧所用的第二窄带不同的情况下,将2个码元设定为重调时间,接收所述第一信道及所述第二信道,在所述第一信道及所述第二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即PUSCH的情况下,所述2个码元是所述第一子帧最后的1个码元和所述第二子帧最前的1个码元,在所述第一信道是所述PUSCH且所述第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即PUCCH的情况下,所述2个码元是所述第一子帧最后的2个码元。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方法,在所述第一信道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哲矢铃木秀俊堀内绫子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