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一体化喷管延伸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207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一体化喷管延伸段,包括喷管基体、进口集合器盖、出口集合器盖和底座,喷管基体、进口集合器盖、出口集合器盖、底座分别通过3D打印成型。喷管基体采用一体化设计打印成型,喷管基体、进口集合器盖、出口集合器盖、底座通过焊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外壁及部分进、出口集合器采用一体化成型,省去内外壁扩散焊工艺及部分零件间的焊接过程,简化传统铣槽式再生冷却喷管延伸段生产流程,大幅减少零件个数和焊缝数目,提高了结构可靠性。提高了结构可靠性。提高了结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一体化喷管延伸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3D打印一体化喷管延伸段。

技术介绍

[0002]中等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延伸段,冷却方式通常有排放冷却和再生冷却,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管束结构和铣槽结构。管束结构由多根矩形截面管焊接而成,根据单根管子宽度是否变化又可分为螺旋管束结构和纵向管束结构,管束结构涉及到单根管子的生产、成型、装配等,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成本高。铣槽结构内、外壁通过机加工成型,首先通过铣加工方式在内壁外表面加工能够提升冷却效率的肋,再通过扩散焊等工艺将内外壁连接起来形成带肋的封闭冷却通道,内外壁连接是依靠肋的上表面与外壁内表面接触区域实现连接,铣槽结构通常有上百根肋,并且各个肋条宽度一般仅有1

2mm,扩散焊工艺对内外壁的机加工及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内外壁连接的可靠性取决于上百根肋条与外壁面之间的扩散焊连接,焊接质量的检测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工艺较复杂,且易出现内外壁未连接缺陷和肋条变形。另外,扩散焊工艺焊接时会使用气体对内外壁加压,内外壁往往会产生凹陷变形,造成通道高度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一体化喷管延伸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管基体(1)、进口集合器盖(2)、出口集合器盖(3)和底座(4),喷管基体(1)、进口集合器盖(2)、出口集合器盖(3)、底座(4)分别通过3D打印成型;喷管基体(1)壁面内里沿轴向设计有沟槽,所述沟槽作为冷却通道(19),沟槽外壁在靠近小端的位置设置有开口,作为冷却通道进口(11),沟槽外壁在靠近大端的位置设置有开口,作为冷却通道出口(110);喷管基体(1)小端一侧有进口集合器,进口集合器上设计有多个径向孔(18),径向孔底部沿周向设计有进口集合器内腔(12),所述进口集合器内腔(12)用于连通冷却通道进口(11)与径向孔(18);喷管基体(1)大端一侧设计有环向凹槽和出口集合器,出口集合器上设计有多个斜向孔(113),所述环向凹槽位于斜向孔底部,用于连通冷却通道出口(110)与斜向孔(113);上述喷管基体(1)设计完成后通过3D打印成型,进口集合器盖(2)焊接在进口集合器外侧,形成封闭环形腔作为进口集合器外腔(17);出口集合器盖(3)焊接在出口集合器外侧,形成封闭环形腔作为出口集合器外腔(114);喷管基体(1)焊接在底座(4)上,喷管基体(1)大端环向凹槽与底座(4)形成出口集合器内腔(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一体化喷管延伸段,其特征在于:径向孔(18)形状为水滴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一体化喷管延伸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瑜田原王晓丽王朝晖杨进慧杜宁吴有亮刘阳旻王希杰曾鼎王仙侯凤云杨继东孙浩石珊珊白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